第一章 生态强省建设与两型社会发展 1
一、生态强省与两型社会的理论内涵 2
二、生态强省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分析 6
三、海西生态强省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9
第二章 现代农业与生态经济园区建设 20
一、现代农业与生态经济的内涵 21
二、生态经济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26
三、生态经济园区的发展与对策 32
第三章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作制度优化 42
一、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及内涵 43
二、南方农作制度现状与发展 45
三、南方主要集约型农作模式 47
四、优化现代农作制度的启示 50
五、现代农作制度成效与展望 52
第四章 两岸循环农业发展与合作策略 55
一、两岸循环农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56
二、大陆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与模式 62
三、台湾永续农业的发展历程与模式 66
四、海峡两岸循环农业交流合作策略 69
第五章 有机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2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与历程 73
二、有机农业的现状与特点 75
三、发展有机农业制约因素 77
四、福建省有机农业的优势 79
五、有机农业的标准及趋势 80
六、发展有机农业若干对策 83
第六章 绿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87
一、绿色农业的概念与历程 88
二、绿色农业的特点与发展 89
三、绿色农业的现状与成效 91
四、绿色农业的前景与对策 94
第七章 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其保护 100
一、农业生物多样性内涵与意义 101
二、福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02
三、福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104
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111
五、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113
第八章 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实践 118
一、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意义 120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机制管理 121
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成效 123
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问题 124
五、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126
第九章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开发前景 130
一、生物质能技术研究进展 131
二、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研究 135
三、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成效 141
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前景 144
五、发展生物质能若干对策 148
第十章 秸秆菌业发展与菌渣循环利用 155
一、食用菌发展的现状与产业特色分析 156
二、食用菌菌渣的养分和主要利用模式 160
三、菌渣循环在秸秆菌业中的技术集成 171
四、菌渣循环利用在绿色农业中的作用 173
第十一章 山地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防护 179
一、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分析 180
二、草被植物对土壤侵蚀治理 183
三、草业与农业生态环境防护 187
四、草业在生态治理中的展望 192
第十二章 山地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策略 196
一、福建省山地资源现状与分析 197
二、福建省山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202
三、水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对策 212
四、山地综合开发及其保护策略 216
第十三章 农业节能减排与技术机制探索 220
一、农业生产污染类型与危害性 221
二、农业生产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224
三、农业生产能耗及其污染途径 227
四、福建农业生产节能减排成效 233
五、推进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235
六、农业节能减排主要技术途径 236
七、防止农业污染的对策与保障 239
第十四章 农药残留分析与安全使用技术 242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243
二、环境中农药残留的形成 245
三、环境农药残留分析技术 246
四、环境中农药的降解方法 249
五、农药安全及其使用对策 252
第十五章 畜牧产业污染现状与防控对策 259
一、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成效 260
二、畜牧产业的污染现状与分析 263
三、规模化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267
四、规模化养殖的污染防控对策 270
第十六章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修复技术 275
一、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276
二、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278
三、水体富营养化成因 279
四、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283
五、若干思考及其对策 288
第十七章 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控修复对策 294
一、农业污染的现状 295
二、工业污染的现状 305
三、土壤污染的分析 312
四、防控修复的对策 315
第十八章 农村环境污染与防控治理对策 319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评估与分析 320
二、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与分析 322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原因与分析 327
四、不同污染来源的防控治理措施 330
五、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难点与对策 339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