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序&栾成显 1
绪论 1
上篇 3
第一章 典业类书 3
第一节 学徒用书 4
一 概述 4
二 数字表示 7
三 纪时表示 12
四 货币表示 15
五 当物表示 18
第二节 当物鉴识用书 20
一 概述 20
二 当物估价 25
三 鉴物方法 29
第三节 典铺管理用书 33
一 概述 33
二 人事管理 37
三 财物管理 40
四 制度建设 42
第二章 典业营业票簿 47
第一节 当票 47
一 遗存述略 48
二 活动时空 51
三 当物当本 56
四 经营状况 59
第二节 当簿 64
一 遗存述略 64
二 典当物本 66
三 赎取时限 73
四 挂失手续 78
五 留取过程 81
第三节 赎取簿 85
一 格式内容 85
二 月息 88
三 营业状况 92
第四节 架总簿 96
一 格式内容 96
二 活动时空 101
三 架本当本 103
四 赎取当期 108
第三章 典业普通票簿 115
第一节 流水簿 115
一 概述 116
二 经营状况 119
三 存典生息 122
四 典当税捐 126
第二节 月总簿 128
一 概述 128
二 商业资本 132
三 经营效益 138
四 分配方式 140
第三节 年总簿 142
一 商业资本 143
二 赢利能力 148
第四节 盘存簿 154
一 概述 155
二 商业资本 159
三 经营效益 163
四 利润分配 167
第五节 员工收支簿 171
一 概述 171
二 收入事项 175
三 辛俸收入 177
四 年度收入 181
第四章 典商社会生活文书 187
第一节 置产簿 187
一 概述 189
二 典本来源 193
三 财产积累 196
四 村落变迁 201
第二节 分家阄书 205
一 遗存述略 206
二 阄主身份 209
三 活动地域 214
四 商业资本 218
第三节 家用收支账 221
一 概述 222
二 收入来源 226
三 消费支出 231
第四节 书信 236
一 典本来源 237
二 资本组织 241
三 当户当因 244
四 社会交往 247
下篇 253
第五章 徽州典商活动时空 253
第一节 兴衰过程 253
一 兴起 254
二 兴盛 256
三 中落 258
四 复兴 262
五 衰落 264
六 衰败 268
第二节 活动地域 271
一 徽州故里 271
二 江浙地区 276
三 长江中部 283
四 其他区域 288
第六章 徽商典铺经营管理 292
第一节 商业资本 292
一 资本来源 293
二 资本组织 298
三 资本规模 302
第二节 经营方式 309
一 聘用经营 310
二 独资自营 315
三 其他方式 319
第三节 营业状况 321
一 当期 322
二 利率 325
三 经营效益 329
第四节 分配制度 334
一 正余利制 334
二 官利制 338
三 月折制 341
四 津贴制 344
第五节 两点辩证 347
一 典当类型辨 347
二 存款业务辨 354
第七章 徽晋典商比较 359
第一节 活动时空 359
一 明代活动地域 360
二 清前期活动地域 361
三 清后期活动地域 366
四 民国活动地域 370
第二节 经营管理 373
一 典铺规模 373
二 当期 375
三 利率 376
四 经营业务 379
五 组织管理 381
六 分配方式 384
第三节 典本及身份来源 387
一 典本来源 387
二 典商身份 392
第八章 徽州典商个案研究 400
第一节 吴文奎的资本运行 400
一 经营效益 401
二 积累增长 405
三 分散消耗 409
第二节 胡学梓的家产规模 417
一 商业资产 419
二 土地资产 423
三 房产 427
第三节 程林的财产分割 429
一 资料整理 430
二 经营效益 433
三 分家方式 437
第九章 徽州典商与明清社会 442
第一节 徽商典业的社会作用 442
一 经济作用 442
二 文化作用 447
三 社会作用 452
第二节 徽州典商的社会关系 457
一 基层社会关系 458
二 地方官府关系 461
三 民间组织关系 466
第三节 徽州典商的商业伦理 470
一 儒贾观 470
二 义利观 475
三 奢俭观 479
第四节 典当业与明清社会变迁 483
一 大商人资本的出现 483
二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486
三 金融市场的变迁 490
四 明清社会变迁的性质 493
附录 余鲁卿《经历志略》 497
参考文献 554
后记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