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基本内容】 1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二、中医诊断的原理与原则 2
三、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3
四、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 4
【补充阐发】 5
一、有关“证”的若干概念 5
二、关于辨证的“辨”与“证” 5
三、“黑箱”理论与中医“司外揣内”的诊断原理 6
四、“生物全息律”与中医“见微知著”的诊断原理 6
五、中医学所揭示的“生命全息律” 6
六、中医诊断学从外知内的诊断原理 7
七、四诊并重是中医诊断的原则 7
八、临床思维中的辨证与辨病 8
九、诊断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意义 8
十、中医诊断学主要古代专著简介 9
【古代文献】 10
【研究进展】 12
一、中医诊断研究的范围 12
二、中医诊断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三、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简介 15
四、中医诊断研究评述与展望 16
上篇 诊法 21
第一章 问诊 21
第一节 问诊概述 21
【基本内容】 21
一、问诊的意义与方法 21
二、问诊的内容 22
【补充阐发】 23
一、症状的意义及与病机的关系 23
二、“主诉”与“主症”的关系 24
三、现病史与既往史的界定及关系 24
四、“十问歌”的演变及其意义 25
【古代文献】 25
一、问诊的意义 25
二、问诊的方法 26
三、问诊的内容 26
【研究进展】 27
一、中医“问诊”内容的逐步完善 27
二、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设计的思路 28
三、注意问诊的心理学效应 29
四、建构问诊训练平台,强化技能培养 29
五、把握中医问诊的认识论特点 30
六、量表在问诊研究中的使用 30
第二节 问现在症 31
【基本内容】 31
一、问寒热 32
二、问汗出 33
三、问疼痛 35
四、问不适 37
五、问睡眠 38
六、问饮食 38
七、问二便 40
八、问情志 41
九、问两性 42
十、问小儿 44
【补充阐发】 45
一、主症的识别及询问 45
二、怎样理解恶寒发热 45
三、感寒发热与气虚发热、阳虚发热 46
四、对寒热往来机制的认识 47
五、潮热的分类与病机 48
六、盗汗、自汗的虚实辨析 49
七、疼痛的病因与病机 50
八、五更泄泻的时间与辨证 50
九、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 51
十、虫积为何嗜食异物 51
十一、“除中”的机制分析 52
十二、口苦、口酸、口甜、口咸的病机 52
十三、“嗜睡”、“昏迷”与“昏睡”的区别 53
十四、“阳痿”、“遗精”虚实属性辨析 53
【古代文献】 54
一、问寒热 54
二、问汗出 55
三、问疼痛 56
四、问不适 57
五、问睡眠 59
六、问饮食 59
七、问二便 59
八、问情志 60
九、问两性 60
十、问小儿 60
【研究进展】 61
一、症状的规范化研究 61
二、症状对证候诊断贡献度的算法研究 66
三、常见症状发生机制的现代研究 71
四、症状信息采集方法的研究 75
五、中医问诊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展望 77
第二章 望诊 80
第一节 全身望诊 80
【基本内容】 80
一、望神 80
二、望色 83
三、望形 85
四、望态 87
【补充阐发】 87
一、怎样理解“望而知之谓之神” 87
二、如何理解“一会即觉”、“以神会神” 88
三、望诊应远近结合,动态观察 88
四、“神乱”与“失神”的区别 88
五、假神的病机与辨识 89
六、关于“?”字和“?白”的含义 89
七、关于“望色十法” 89
八、望色十法之“抟” 90
九、何谓“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90
十、怎样理解“形胜气者夭”、“气胜形者寿” 91
十一、脏腑色部的定位 91
十二、部位与色泽合参望色 92
十三、面色变化的常见病症 92
【古代文献】 93
一、望神气 93
二、望色泽 95
三、望形体 104
四、望姿态 105
【研究进展】 106
一、色诊客观化的色度学基础 106
二、正常人肤色色度学测定 108
三、中国人病色色度测定 111
四、红外成像面图研究 115
五、中医色诊主生主死特性的光学信号分析 117
六、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系统研究 117
七、面部望诊二维坐标体系的建立 119
八、体质诊断的基本思路 120
九、中医色诊的研究方法 121
十、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望诊研究 123
十一、望色研究的成绩、问题与展望 123
第二节 局部望诊 125
【基本内容】 125
一、望头面 125
二、望五官 126
三、望躯体 130
四、望四肢 133
五、望二阴 134
六、望皮肤 135
七、望小儿指纹 136
【补充阐发】 137
一、头部诊法 137
二、头发诊法 138
三、颜面诊法 140
四、眉毛诊法 142
五、五轮诊法 142
六、眼球经区诊法 145
七、鼻部诊法 146
八、山根诊法 148
九、人中诊法 148
十、口唇诊法 151
十一、齿龈诊法 153
十二、腭颊黏膜诊法 155
十三、胸胁诊法 157
十四、腹部诊法 160
十五、脐部诊法 162
十六、鱼际络脉诊法 164
十七、弹踝诊法 165
十八、爪甲诊法 165
十九、足掌诊法 169
二十、前阴诊法 171
二十一、肛门诊法 173
二十二、第二掌骨侧诊法 174
二十三、皮纹诊法 176
二十四、痈疽疔疖的表现特点 181
二十五、斑与疹、白?与汗疹的区别 181
二十六、儿科分经察纹法 182
二十七、望小儿指纹诊法 183
【古代文献】 184
一、望头面 184
二、望五官 184
三、望小儿指纹 187
【研究进展】 188
一、头面诊法研究进展 188
二、目诊研究进展 189
三、耳诊研究进展 195
四、鼻诊研究进展 199
五、人中诊法研究进展 200
六、牙龈诊研究进展 201
七、甲诊研究进展 201
八、小儿指纹研究进展 201
第三节 望排出物 206
【基本内容】 206
一、望排出物概述 206
二、望排出物的内容 206
【补充阐发】 208
一、白痰非尽寒,黄痰非皆热 208
二、多唾不一定是病 208
三、如何辨脓和辨血 208
四、正常小儿大便特点 209
五、尿黄不尽属热证 209
【古代文献】 209
一、望痰涎 209
二、望呕吐物 210
三、望大便 210
四、望小便 211
【研究进展】 213
一、痰实质的研究 213
二、尿检测指标与阴阳虚实辨证 214
三、“小便清长”模型研究 214
第三章 舌诊 216
第一节 舌诊概要 216
【基本内容】 216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16
二、舌诊的原理 217
三、舌诊的方法 218
四、舌诊的基本内容 219
【补充阐发】 220
一、舌既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220
二、舌诊与望舌的异同 220
三、舌面脏腑分部的古今认识 220
四、刮舌和揩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221
五、古今重要舌诊著作介绍 221
【古代文献】 224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24
二、舌诊原理 225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25
四、舌诊内容 227
【研究进展】 228
一、有关舌诊的统一名词和舌上分部的规定(草案) 228
二、舌活体显微观察 228
三、中医舌诊的微生态研究 229
第二节 望舌质 229
【基本内容】 229
一、舌色 230
二、舌形 231
三、舌态 232
四、舌络 233
【补充阐发】 234
一、舌上点、刺,星、斑的区别及意义 234
二、舌面凸凹的临床意义 234
三、正常情况下的齿痕舌、短缩舌、裂纹舌及剥落苔 234
四、舌痒的临床意义 235
五、舌麻的临床辨析 235
六、舌痛的辨证分析 236
七、舌下络脉的古今望诊 236
八、舌下“瘀血丝”、“瘀血点”的临床意义 237
【古代文献】 237
一、舌体的颜色 237
二、舌体的形质 241
三、舌体的动态 245
四、舌下络脉 249
【研究进展】 249
一、几种常见病理舌质的组织学观察 249
二、血瘀证舌质的组织学变化 250
三、不同舌质的舌尖微循环临床观察 251
四、中医证型舌质表面超微结构 252
五、紫黯舌、红绛舌形成因素的研究 252
六、舌下络脉的现代研究 253
七、中医舌色的Delphi法研究 253
第三节 望舌苔 254
【基本内容】 254
一、苔质 254
二、苔色 256
【补充阐发】 257
一、绿苔、霉苔、霉酱苔的临床意义 257
二、黄苔主热也有变例 257
三、白苔并非独主寒证 258
四、灰黑苔的辨证意义 259
【古代文献】 260
一、苔质 260
二、苔色 263
【研究进展】 266
一、舌苔形成原理研究 266
二、舌苔脱落细胞的临床检测 269
三、舌苔与病证的相关性研究 271
四、舌苔实验研究方法的进展 272
五、舌苔研究的展望 273
第四节 舌象分析要点及意义 276
【基本内容】 276
一、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276
二、正常舌象 277
三、病理舌象 278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 280
【补充阐发】 282
一、望舌辨体质禀赋 282
二、年龄、性别与舌象的关系 283
三、舌诊在温病辨证中的意义 283
四、临床常见中医舌病 285
五、舌诊临床意义的中西医对照 286
【古代文献】 287
一、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 287
二、正常舌象 287
三、舌神 288
四、危重舌象 288
五、舌诊的临床意义 288
【研究进展】 289
一、正常舌象的特点研究 289
二、舌诊现代研究的主要方法 291
三、舌象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309
第四章 闻诊 314
第一节 听声音 314
【基本内容】 314
一、正常声音 314
二、病变声音 315
【补充阐发】 318
一、闻诊及“闻”字考略 318
二、五声、五音诊病理论 319
三、喑哑、失音的虚实辨析 320
四、对谵语、郑声寒热虚实的辨识 320
五、喉中痰鸣与哮、喘的关系 321
六、对“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认识 322
七、少气、短气与喘的区别和联系 322
八、对咳逆、上气的认识 323
九、呕、吐、哕、噫的相关概念 323
十、肠鸣、矢气的病机 324
【古代文献】 324
一、听声诊病原理 324
二、发声异常 325
三、语言异常 326
四、呼吸异常 326
五、咳嗽 327
六、胃肠异常声 327
【研究进展】 328
一、声学基础及诊断技术研究 328
二、中医声诊的现代研究 329
三、声诊的现代临床实验研究 332
四、国外对声诊的研究概况 334
五、声诊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335
第二节 嗅气味 337
【基本内容】 337
一、病体气味 337
二、病室气味 338
【补充阐发】 338
一、嗅气味诊病的机制 338
二、嗅气味诊病的注意事项 339
三、恶臭气息与辨证的关系 339
四、特殊气味的临床意义 340
【古代文献】 340
【研究进展】 341
一、气味的理论实质及其特征 341
二、气味诊断技术的研究 342
三、对人体气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343
四、常见病症气味的实验研究 344
五、对口臭气味的研究 345
六、嗅气味研究的展望 346
第五章 脉诊 349
第一节 脉诊概说 349
【基本内容】 349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349
二、诊脉的部位 350
三、诊脉的方法 353
【补充阐发】 355
一、寸口诊脉及分候脏腑的原理 355
二、关于寸口脉分候脏腑的争议 357
三、遍诊法的诊脉部位及临床意义 358
四、趺阳脉的诊法与临床意义 359
五、古今脉象分类方法的研究 359
【古代文献】 362
一、诊象形成的原理 362
二、诊脉的部位 362
三、诊脉的方法 363
【研究进展】 365
一、脉象机制研究 365
二、三部九候诊脉的研究 368
三、脉象客观化的研究 373
四、脉象信息特征与分析 381
第二节 正常脉象 388
【基本内容】 388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388
二、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 389
【补充阐发】 390
一、“平脉”的含义与脉象 390
二、对脉象“胃、神、根”的理解 392
三、“四季平脉”的研究 393
【古代文献】 395
一、平脉的特点 395
二、平脉的生理变异 396
【研究进展】 397
一、正常人脉象因年龄、性别变化的特点 397
二、正常人脉象因四时、昼夜变化的特点 400
三、正常人脉象因地域、种族变化的特点 402
四、正常人脉象因职业关系变化的特点 402
五、胃、神、根的脉象与脉图研究 403
第三节 病理脉象 404
【基本内容】 404
一、常见病脉 404
(一)脉位异常 404
(二)脉率异常 406
(三)脉力异常 407
(四)脉宽异常 407
(五)脉长异常 408
(六)脉流利度异常 409
(七)脉紧张度异常 409
(八)脉律异常 410
二、脉象鉴别 411
(一)脉象比类鉴别 411
(二)脉象对举鉴别 413
三、相兼脉象 413
(一)脉象相兼的概念和理由 413
(二)脉象相兼的原则和主病 414
四、特殊脉象 414
(一)真脏脉 414
(二)妇人脉 415
(三)小儿脉 415
【补充阐发】 416
一、注意运用脉象要素辨别脉象 416
二、脉象主病应把握其常,注意其变 417
三、临床不能相兼的脉象 419
四、弦脉与紧脉的脉象鉴别 419
五、大脉与小脉的脉象特征 419
六、妊娠脉象的特征 420
七、离经脉的特征 421
八、怪脉的脉象特征与主病 421
【古代文献】 423
一、常见病脉 423
二、相兼脉 436
三、真脏脉 437
【研究进展】 438
一、常见病脉的研究进展 438
(一)脉象浮与沉的研究 438
(二)脉象迟与数的研究 440
(三)促、结、代脉象的研究 442
(四)弦与濡脉象的研究 445
(五)滑与涩脉象的研究 448
(六)细与洪脉象的研究 450
二、妇女脉象的研究进展 451
(一)月经期脉象研究 451
(二)妊娠期脉象研究 452
(三)正常分娩过程脉象研究 453
(四)临产离经脉研究 453
三、小儿脉象及脉图研究 453
四、真脏脉象的研究 454
(一)釜沸脉的研究 454
(二)解索脉的研究 454
(三)雀啄脉的研究 455
(四)麻促脉的研究 455
(五)虾游脉的研究 456
(六)鱼翔脉的研究 456
(七)屋漏脉的研究 456
(八)弹石脉的研究 457
(九)转豆脉的研究 457
(十)偃刀脉的研究 457
五、其他危重脉象的研究 458
(一)鬼祟脉的研究 458
(二)临终前脉象图的观察 458
第四节 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461
【基本内容】 461
一、脉诊的临床运用 461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 462
【补充阐发】 463
一、关于脉症顺逆与从舍的认识 463
二、关于脉诊的临床意义 465
三、临床忽视脉诊的原因探析 466
【古代文献】 466
一、脉象分析病证 466
二、脉象阐述病机 468
三、脉象指导治疗 468
四、脉象推断预后 468
【研究进展】 468
一、疾病与脉象、脉图关系的研究 468
二、证候与脉象、脉图关系的研究 474
三、脉象的动物实验研究 477
四、中医脉诊研究的展望 480
第六章 按诊 483
第一节 按诊概说 483
【基本内容】 483
一、按诊的方法 483
二、按诊的注意事项 484
三、按诊的临床意义 485
【补充阐发】 485
一、按诊的沿革 485
二、按诊的体位 485
三、按诊的注意事项 485
【古代文献】 486
【研究进展】 486
一、中医腹诊的概念 486
二、中医腹诊的原理 487
三、中医腹诊的源流 487
第二节 按诊的内容 489
【基本内容】 489
一、按胸胁 489
二、按脘腹 491
三、按肌肤 493
四、按手足 494
五、按腧穴 495
【补充阐发】 495
一、可按者可有实,拒按者亦有虚 495
二、中医腹诊的方法与内容 496
三、中医腹诊的临床意义 497
四、腧穴按诊的原理 497
【古代文献】 498
一、按胸胁 498
二、按脘腹 498
三、按肌肤 499
四、按手足 500
五、按腧穴 500
【研究进展】 501
一、中医腹诊的临床应用研究 501
二、中医腹诊的客观化研究 503
三、中医腹诊仪的研制 504
四、尺肤诊法研究 505
五、腧穴按诊研究 506
六、按诊研究展望 507
中篇 辨证 513
第七章 八纲辨证 513
第一节 八纲的基本证候 514
【基本内容】 514
一、表里辨证 514
二、寒热辨证 516
三、虚实辨证 517
四、阴阳辨证 519
【补充阐发】 520
一、八纲概念形成的沿革 520
二、八纲亦为类病的纲领 521
三、八纲的内容宜增“上”、“下”两纲 521
四、八纲中的辩证法思想 522
五、对表证病位的理解 522
六、肌表、表、表证的区别及关系 523
七、对表证“恶寒”而不“畏寒”的理解 524
八、半表半里证辨 524
九、寒热两纲的逻辑问题 525
十、《内经》中虚实的不同概念 525
【古代文献】 526
一、八纲的含义 526
二、表里辨证 526
三、寒热辨证 528
四、虚实辨证 530
五、阴阳辨证 531
【研究进展】 532
一、八纲证候的临床研究 532
二、八纲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533
三、八纲辨证的研究展望 535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536
【基本内容】 536
一、证候相兼 536
二、证候错杂 538
三、证候真假 540
四、证候转化 541
【补充阐发】 543
一、寒热证候相兼有多少证型 543
二、“表虚证”当质疑 544
三、邪气出入与证候转化的关系 544
四、虚证转实的可能性 545
五、“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辨析 546
六、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区别 547
七、热深厥亦深的病机分析 547
【古代文献】 548
一、证候错杂 548
二、证候转化 548
三、证候真假 549
【研究进展】 549
一、表寒、表热证研究 549
二、虚寒、虚热证研究 550
三、动物病理模型 551
第八章 病性辨证 554
第一节 辨六淫证候 554
【基本内容】 554
一、风淫证 554
二、寒淫证 555
三、暑淫证 556
四、湿淫证 556
五、燥淫证 557
六、火热证 557
【补充阐发】 558
一、“病性”的概念与内容 558
二、风客肌肤的常见病症鉴别 559
三、因寒致痛的机理 559
四、暑证的常见证候辨析 560
五、“湿证”、“燥证”的寒热病性区分 560
六、湿兼他邪致病的机理及临床鉴别 561
七、虚火辨析 561
【古代文献】 562
一、风淫证 562
二、寒淫证 563
三、暑淫证 563
四、湿淫证 563
五、燥淫证 564
六、火热证 564
七、六淫证候 565
【研究进展】 565
一、六淫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565
二、六淫证本质的研究 569
三、六淫证研究述评 570
第二节 辨阴阳虚损证候 571
【基本内容】 571
一、阴虚证 571
二、阳虚证 572
三、亡阴证 572
四、亡阳证 572
【补充阐发】 573
一、阳虚症状的两重性 573
二、阴虚火旺与戴阳、格阳的区别 574
三、中日两国对阴虚证和阳虚证理解的异同 574
【古代文献】 575
一、阴虚和阳虚 575
二、亡阴和亡阳 576
【研究进展】 576
一、阴阳虚损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 576
二、阴阳虚损证候本质的研究 579
三、阴阳虚损证候研究述评 582
第三节 辨气血证候 584
【基本内容】 584
一、气病证候 585
二、血病证候 587
三、气血同病证候 589
【补充阐发】 591
一、血瘀证的概念与范围 591
二、血瘀证的病因与病机 592
三、血瘀证的主要表现 593
四、血瘀证形成的机理 595
五、血瘀证的临床辨析 596
六、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597
七、关于动血、动风与血热、血寒 598
【古代文献】 598
一、气病证候 598
二、血病证候 600
三、气血同病证类 601
【研究进展】 602
一、气虚证研究进展 602
二、血虚证研究进展 606
三、血瘀证研究进展 609
第四节 辨津液病证候 629
【基本内容】 629
一、痰证 630
二、饮证 630
三、水停证 631
四、津液亏虚证 631
【补充阐发】 632
一、痰饮瘀血应属病机病证 632
二、常见痰证的临床鉴别 632
三、痰证的命名特点 633
【古代文献】 633
一、痰证 633
二、饮证 634
三、水停证 635
四、津液亏虚证 635
【研究进展】 636
一、痰证的流行病学研究 636
二、痰证的本质研究 636
三、痰证实验研究述评 639
第五节 辨情志证候 641
【基本内容】 641
一、喜伤证候 641
二、怒伤证候 641
三、思伤证候 642
四、忧伤证候 642
五、悲伤证候 642
六、恐伤证候 642
七、惊伤证候 642
【补充阐发】 643
一、注意情志的双刃剑作用 643
二、情志致病的规律 643
三、情志病证的临床特征 643
四、情志病证治疗的特点 644
【古代文献】 644
【研究进展】 645
一、中医情志学说的源流研究 645
二、情志证候的临床研究 646
三、情志证候的实验研究 648
四、情志证候研究述评 650
第九章 脏腑辨证 652
第一节 心病辨证 652
【基本内容】 652
一、心病虚证 653
二、心病实证 654
【补充阐发】 656
一、关于心火亢盛证 656
二、中医脑病的辨证 657
【古代文献】 658
一、心病辨证 658
二、脑病辨证 660
【研究进展】 661
一、心病辨证指标的研究 661
二、心病证型动物造模的研究 672
第二节 肺病辨证 680
【基本内容】 680
一、肺病虚证 680
二、肺病实证 681
【补充阐发】 684
一、肺阳虚证辨析 684
二、论肺血虚证 684
【古代文献】 685
一、肺的生理病理特点 685
二、肺病辨证 686
【研究进展】 689
一、肺病辨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689
二、肺病证候的生理病理基础研究 690
三、肺病证候的动物模型研究 697
四、肺病研究评述与展望 698
第三节 脾病辨证 702
一、脾病虚证 702
二、脾病实证 703
【补充阐发】 704
一、关于脾阴虚证 704
二、对“阴火证”的认识 705
【古代文献】 706
一、脾的生理病理特点 706
二、脾病辨证 706
【研究进展】 708
一、脾虚证的诊断标准研究 708
二、脾虚证的辨证指标研究 709
三、脾实证的临床实验研究 714
四、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715
五、脾病辨证的研究述评 717
第四节 肝病辨证 722
【基本内容】 722
一、肝病虚证 723
二、肝病实证 723
【补充阐发】 726
一、论肝气虚证及肝阳虚证 726
二、肝火证的证候概要 727
三、肝病之郁结和上下横窜厥脱之变 727
四、肝气、肝火、肝阳三证的关系与比较 728
五、内风证的病机辨析 728
【古代文献】 728
一、肝的生理病理特点 728
二、肝病辨证 729
【研究进展】 731
一、肝病证候的综合研究 731
二、肝郁气滞证的研究 732
三、肝火炽盛证的研究 734
四、肝阳上亢证的研究 735
五、肝风内动证的研究 739
六、肝气虚证的研究 741
七、肝病证候研究述评 741
第五节 肾病辨证 744
【基本内容】 744
一、肾之阴阳虚损 745
二、肾之精气亏虚 746
【补充阐发】 746
一、论“肾实证” 746
二、肾气不固的证候特点 747
【古代文献】 748
一、肾的生理病理特点 748
二、肾病辨证 748
【研究进展】 749
一、肾病证候的辨证学研究 749
二、肾病证候的证本质研究 749
三、肾病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 753
四、肾病辨证研究述评 755
第六节 腑病辨证 759
【基本内容】 759
一、腑病虚证 759
二、腑病实证 761
【补充阐发】 764
一、论“胃强脾弱”证 764
二、胃阴虚证与脾阴虚证的鉴别 764
三、“肺胃气逆”为病理概念而非证名 764
四、肠道湿热证的证候特点 765
五、胆与情志的关系 765
六、“心移热于小肠”是非辨析 766
【古代文献】 766
一、诸腑的生理病理特点 766
二、腑病辨证 767
【研究进展】 769
一、腑病证候诊断标准研讨 769
二、腑病证候的证本质研究 770
三、腑病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 772
第七节 脏腑兼病辨证 775
【基本内容】 775
一、脏腑兼病虚证 776
二、脏腑兼病实证 779
【补充阐发】 780
一、“心肾相交”理论的历史源流 780
二、心肾不交的病理本质 780
三、心肾不交证临床辨析 781
四、肾不纳气证及其类证鉴别 781
五、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的辨析 782
六、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阳亢证的区别 782
七、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中焦湿热证之辨析 783
【古代文献】 783
一、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783
二、脏腑兼病辨证 784
【研究进展】 787
一、脏腑兼证的辨证学研究 787
二、脏腑兼证的证本质研究 788
三、脏腑兼病证候的动物模型研究 792
第十章 其他辨证概要 797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 797
【基本内容】 797
一、辨六经病证 797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800
【补充阐发】 800
一、六经之说异议 800
二、强分经证、腑证有悖仲景原旨 802
三、关于少阳病的位置 804
四、太阳中风证的虚实属性 805
五、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病机区分 806
【古代文献】 807
【研究进展】 809
一、六经辨证的理论研究 809
二、六经辨证的临床研究 814
三、六经辨证的实验研究 815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817
【基本内容】 817
一、辨卫气营血病证 818
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819
【补充阐发】 819
一、关于温病的概念 819
二、伤寒与温病的异同 820
三、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820
四、关于“寒温之争”与“寒温合一” 821
五、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825
六、温病发生不全自肺卫开始 826
七、热入营血为何反不甚渴 826
【古代文献】 827
【研究进展】 827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研究 827
二、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研究 829
三、卫气营血辨证的实验研究 831
四、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 834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 839
【基本内容】 839
一、辨三焦病证 839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 840
【补充阐发】 841
一、对三焦生理特点的认识 841
二、卫气营血证候与三焦证候的实质区别 842
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比较 844
四、外感病辨证简表 845
【古代文献】 847
【研究进展】 848
一、三焦辨证的理论研究 848
二、三焦辨证的临床研究 849
三、三焦辨证的实验研究 850
第四节 经络辨证概要 853
【基本内容】 853
一、十二经脉病证特点 854
二、奇经八脉病证特点 854
【补充阐发】 854
一、关于“是动病”、“所生病”含义的探讨 854
二、十二经病证的特点 856
三、奇经八脉病证与病机 857
四、《内经》经络诊断法 857
【古代文献】 859
【研究进展】 860
一、经络辨证的理论研究 860
二、经络辨证的临床研究 861
三、经络辨证的实验研究 862
下篇 诊断综合运用 867
第十一章 诊法与辨证的综合运用 867
第一节 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867
【基本内容】 867
一、病情资料属性的分类 867
二、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 868
【补充阐发】 869
一、證、证、症、候的沿革与证候的本来含义 869
二、关于“症”的音、义 871
三、证的概念的演变 871
【古代文献】 872
【研究进展】 874
一、诊法原理的探讨 874
二、从客观指标加深对“证”的认识 877
第二节 辨证思维方法 878
【基本内容】 878
一、辨证基本内容的掌握 878
二、辨证与诊法的关系 879
三、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879
四、辨证的步骤 880
五、中医证名的具体要求 881
六、辨证诸法的综合运用 881
【补充阐发】 882
一、诊断的思维方式与特征 882
二、辨证的基本要求 883
三、辨证的主要步骤 885
四、证所反映的基本内容 887
五、证名的表述形式 888
六、“证”的结构与层次 889
七、证候分类的思考 890
八、证型的含义与局限 890
九、“辨证”含义的演变 891
十、“证”与“病理过程”的关系 892
十一、中医辨证误诊原因分析 892
十二、中医辨证的不足 894
【古代文献】 895
【研究进展】 896
一、辨证体系的合理内核 896
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897
三、统一辨证体系的内容与特色 899
四、“证”实质的研究 900
五、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 901
六、数学方法在中医诊断中的运用 902
七、专科特色辨证的研究 906
八、临床常见标准证名 908
第十二章 中医疾病诊断概要 930
第一节 中医疾病诊断思路 930
【基本内容】 930
一、“病”的概念与意义 930
二、中医疾病的命名 933
【补充阐发】 937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937
二、病名与辨病的概念 937
三、中医病名诊断的意义 937
四、中医病名中存在的问题 938
五、中医病名混乱的原因辨析 939
【古代文献】 939
一、疾病概念 939
二、疾病命名 940
【研究进展】 941
一、中医病名研究的进展 941
二、中医病名分化的研究 941
三、规范病名的应用 945
第二节 中医疾病的分类 946
【基本内容】 946
一、中医疾病分类的概况 946
二、中医疾病分类的方法 947
【补充阐发】 948
一、中西医病名的主要异同 948
二、病名与证候、证名的关系 949
三、症、病、证概念的混淆应予纠正 950
【古代文献】 950
【研究进展】 951
一、中医疾病分类的研究 951
二、中医临床常见标准病名 954
第十三章 中医病案 980
第一节 医案 980
【基本内容】 980
一、医案的含义与意义 980
二、医案的沿革与特点 981
三、医案的常见形式与要求 983
【补充阐发】 986
一、医案的起源与发展 986
二、中医医案的分类 989
【古代文献】 990
【研究进展】 990
一、医案整理研究的意义 990
二、医案整理研究的原则 991
三、医案整理研究的步骤 991
四、医案整理研究的方式 991
第二节 病历 993
【基本内容】 993
一、病历的含义与意义 993
二、中医病历的内容与要求 994
三、中医病历书写的重点内容 1000
四、中医病历的书写格式 1002
五、中医病历示例 1007
【补充阐发】 1011
一、注重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 1011
二、中医病历质量控制的措施 1011
【古代文献】 1012
【研究进展】 1013
一、记录现在症的常用术语 1013
二、记录脉象、舌象的常用术语 1015
三、记录望、闻、按诊的常用术语 1016
四、中医病历的管理与应用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