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脉传承 1
公元1888年 1
甬人善贾,亦善抱团 2
刘鸿生的人生舞台——上海 6
祖父刘维忠的创业工程——丹桂茶园戏院 10
“拒绝上帝” 13
18岁的求业者 14
第二章 买办生涯 16
从“跑街”做起 16
一套全新的推销方案 17
与大班司诺脱会晤 19
为他人作嫁衣裳 22
借船出海 24
拓展销售网 25
插足陶都 27
坐上粪船,落荒而逃 28
开滦“售品处经理” 29
创办中华煤球公司 30
第三章 登上“煤炭大王”宝座 36
力争鸿基煤的独家代理权 36
同业联合 38
经营码头业务 39
组建中华码头公司 43
日晖港产权案 45
蒋介石血洗上海 47
出游欧美 49
第四章 进军火柴业 51
捐献不如设厂 51
管理中的难题——农民向工人的转化问题 55
吃掉燮昌苏州火柴厂 57
“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 58
“他用人肯花钱” 59
用人不疑——坚信林天骥 60
重用与驾驭“华太师” 63
第五章 组建“大中华” 66
狼来了——瑞典火柴厂的强大攻势 66
官狼吏虎,一丘之貉 69
“维持同业公共利益,谋国货发展” 70
上国民政府请愿书 74
“国府”的“统制”企图 75
瑞典火柴公司的垄断野心 76
“互助合作”,共御强敌 77
出任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80
第六章 联华制夷与联夷制夷 85
合并九江裕生火柴厂 85
合并杭州光华火柴厂 87
“发展和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 88
筹组同业联合营业 91
合组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94
私人首创与官方执行 100
第七章 问鼎水泥业 101
心中的又一个梦 101
内学启新,外学小野田 103
迎合市场心理,取得工部局化验证明 106
象、马、龙的较量 108
由自相残杀到联手对外 110
三足鼎立与三强联合 115
修炼内功,进行技术改造 117
试图与日本水泥业妥协 119
第八章 横向拓展 122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22
创办章华毛绒纺织公司 12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28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130
接办贾汪煤矿 131
敌占时期的中华码头 136
投资柳江煤矿 138
组建华丰搪瓷公司 140
组织惠工银行团,改组中华工业厂 142
投资大华保险公司 144
创办“中国企业银行” 146
顾丽江采办处 149
经营理念与经营绩效问题 150
第九章 家族传统与公司制度 154
两种投资 154
建造“企业大楼”——筹建刘氏托拉斯 156
人类历史上的“第四大发现” 156
从家族企业向社会企业的艰难跨越 159
建立控股集团的尝试 167
对“经济社会之组织”的探索 169
第十章 由商而官 175
1927年,多事之秋 175
畏惧工人运动,殷忧共产党革命 177
刘氏企业工人劳动和待遇状况 179
半推半就去做官 186
大刀阔斧整顿招商局 189
工部局华董 197
国民政府见死不救 199
命运,必须自己主宰 201
第十一章 上海滩的生存逻辑 203
“那真是我一生难忘的一个夜晚” 203
“势利朋友”宋子文 205
与魔鬼打交道的技巧 207
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209
第十二章 巧借爱国东风 212
河山变色,天地玄黄 212
“病急乱投医” 217
“九一八”品牌一路走红 219
刘氏企业的“游击战” 222
“自由港能创设于中国乎” 226
刺刀下的合作 229
第十三章 陪都孤泪 234
黄浦江的抽搐 234
逃出上海 235
内地投资计划 236
委员长的空头支票 238
在香港设立大中国火柴公司 240
“官商合办”,虎羊同圈 243
创办西北毛纺织厂和中国毛纺织公司 247
由大老板到小伙计 258
第十四章 昨夜星辰昨夜风 262
返回上海 262
舐犊之情 267
“还不是歇的时候” 268
“美货就是美祸” 270
四大家族反动统治破产的先声 275
蒋经国的上海之行 277
归去来兮 280
第十五章 大爱无疆 285
周总理召见 285
陈毅市长的座上客 286
对“人民共和国”的情感认同 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 289
“难忘的一九五三年” 290
“你舍得舍不得?” 29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93
刘鸿生大事记 296
参考文献 304
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