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后 1995—1997手记·修学 1
真伪 34
重塑“70后” 38
说话方式 44
关于“先锋”、“后先锋”文学 46
虚伪的“断裂” 48
无门的写作 50
红别离 61
张爱玲与杜拉 65
塞林格与短篇小说 69
塞林格与禅宗 72
博尔赫斯与抄袭 75
卡夫卡与观念艺术 79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82
海明威的怜悯 87
图森的“轻松” 91
译者的话 94
推荐者语 98
迟到者说 101
破戒 103
自我 106
海明威 114
福楼拜 118
杜拉 121
普希金 125
川端康成 128
聚斯金德 131
歌德 133
唐丹鸿 139
萨福 153
纪德 166
清算与对立 178
纪德(《梵蒂冈地窖》) 183
现实大于想象——谈多利维列《红窗帘:一个真实的故事》 186
题目 189
影响 194
风格 196
形象就是本质——就郭敬明、韩寒接受《大众软件》采访 198
很多过往的好方法并不适合你——答凌丁问 203
对话&李牧/陈卫 211
“进步”与“个性” 227
三天与时代 229
态度 232
格言集 1999—201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