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综述 1
1.2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 13
第2章 六盘山区与厦门市土地利用条件的分析 21
2.1六盘山区地理区位 21
2.2六盘山区自然条件分析 22
2.3六盘山区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4
2.4厦门的地理区位 25
2.5厦门的自然条件分析 26
2.6厦门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7
第3章 基于时空模型的六盘山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 29
3.1引言 29
3.2研究方法 30
3.3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36
3.4小结 61
第4章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图谱分析 62
4.1引言 62
4.2土地利用及覆被图谱合成、建立与分析 63
4.3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增势图谱的分布特征 66
4.4土地利用增势图谱前后期变化的比较 69
4.5土地利用减势图谱前后期变化的比较 72
4.6小结 74
第5章 六盘山区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5
5.1引言 75
5.2研究方法 76
5.3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78
5.4小结 80
第6章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预测 82
6.1引言 82
6.2研究方法与步骤 83
6.3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分析 85
6.4小结 96
第7章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价 98
7.1引言 98
7.2研究方法 99
7.3结果与讨论 105
7.4小结 109
第8章 土地利用变化下的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的演变 111
8.1引言 111
8.2研究方法 112
8.3土壤侵蚀现状及图谱变化的基本特点 114
8.4各县土壤侵蚀面积比例的变化 115
8.5土壤侵蚀变化的建模分析 117
8.6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变化的耦合分析 120
8.7小结 124
第9章 基于地理知识的厦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遥感系列制图 126
9.1引言 126
9.2综合系列制图的理论基础 127
9.3厦门市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图的内容和分类系统 127
9.4综合系列制图的方法 129
9.5小结 132
第10章 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的分析 133
10.1引言 133
10.2区域概况 133
10.3数据来源与方法 134
10.4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分析 135
10.5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41
10.6小结 143
第11章 六盘山区与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比较 145
11.1引言 145
11.2研究区概况 146
11.3研究方法 147
11.4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分析 148
11.5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比较 159
11.6小结 165
第12章 六盘山区、闽东南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比较及借鉴日本MIDORI模式 167
12.1引言 167
12.2六盘山区生态农业模式 169
12.3闽东南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的模式 173
12.4日本生态农业模式 174
12.5六盘山区、闽东南地区及日本生态农业模式的比较 181
12.6“美多丽”(MIDORI)的特征与优势 184
12.7讨论与启示 188
第13章 六盘山区与厦门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比较借鉴 190
13.1六盘山区生态功能及地位 190
13.2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环境响应与安全 191
13.3六盘山区借鉴厦门发展的经验教训 195
13.4六盘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97
13.5小结 199
第14章 结论与展望 200
14.1总结与发现 200
14.2展望 204
参考文献 205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