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1000客观题突破200核心考点》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阳光考研命题研究中心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0130774
  • 页数:2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新大纲全新编写,通过1000道精心编写的客观题串大纲中的200核心考点,在掌握答题技巧的同时掌握核心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4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5

五、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7

六、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9

七、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0

八、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2

九、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3

十、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3

十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5

十二、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5

十三、发展的实质 17

十四、规律及其客观性 18

十五、现象和本质 18

十六、必然性和偶然性 20

十七、可能性和现实性 21

十八、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23

十九、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24

二十、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6

二十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7

二十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8

二十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9

二十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0

二十五、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32

二十六、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33

二十七、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34

二十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5

二十九、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36

三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8

三十一、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8

三十二、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39

三十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9

三十四、真理及其客观性 40

三十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42

三十六、真理的具体性 43

三十七、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45

三十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6

三十九、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48

四十、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48

四十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49

四十二、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49

四十三、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50

四十四、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50

四十五、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51

四十六、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52

四十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53

四十八、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4

四十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56

五十、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57

五十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59

五十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61

五十三、人的本质 61

五十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63

五十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4

五十六、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64

五十七、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66

五十八、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66

五十九、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7

六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68

六十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68

六十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70

六十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70

六十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0

六十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70

六十六、剩余价值率 71

六十七、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71

六十八、超额剩余价值 71

六十九、资本积累 72

七十、资本有机构成 72

七十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73

七十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73

七十三、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74

七十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4

七十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75

七十六、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75

七十七、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76

七十八、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78

七十九、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78

八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79

八十一、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80

八十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81

八十三、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81

八十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8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83

一、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83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85

三、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85

四、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87

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87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88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89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90

九、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91

十、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92

十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93

十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94

十三、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95

十四、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96

十五、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98

十六、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98

十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99

十八、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条件 101

十九、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02

二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102

二十一、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02

二十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03

二十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04

二十四、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105

二十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106

二十六、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07

二十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08

二十八、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08

二十九、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109

三十、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10

三十一、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10

三十二、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11

三十三、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13

三十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 113

三十五、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14

三十六、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16

三十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18

三十八、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18

三十九、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19

四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120

四十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121

四十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22

四十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23

四十四、“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24

四十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25

四十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26

四十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8

四十八、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 128

四十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29

五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130

五十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130

五十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31

五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131

五十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31

五十五、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31

五十六、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132

五十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33

五十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133

五十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4

六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35

六十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36

六十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7

六十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137

六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37

六十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39

六十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140

六十七、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42

六十八、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44

六十九、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146

七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48

七十一、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149

七十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49

七十三、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1

七十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54

七十五、尊重和保障人权 155

七十六、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 156

七十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58

七十八、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58

七十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159

八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61

八十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61

八十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163

八十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164

八十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166

八十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9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69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70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170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71

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72

六、戊戌维新运动 172

七、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73

八、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73

九、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74

十、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74

十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75

十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75

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7

十四、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78

十五、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79

十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80

十七、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81

十八、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82

十九、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83

二十、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83

二十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84

二十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85

二十三、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86

二十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87

二十五、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87

二十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88

二十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89

二十八、“大跃进”及其纠正 190

二十九、“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1

三十、改革开放的起步 192

三十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92

三十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94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94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94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95

四、世界观与人生观 196

五、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96

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97

七、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98

八、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98

九、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99

十、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0

十一、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201

十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02

十三、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202

十四、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03

十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04

十六、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04

十七、我国的国家制度 205

十八、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