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兽共患传染病 3
前言 3
1 人兽共患传染病概述 3
2 鼠类的危害 4
2.1 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 4
2.2 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5
2.3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6
2.4 生物安全 6
3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防治 7
3.1 防治原则 7
3.2 预防为主 7
3.3 综合防治 8
3.4 因地制宜 8
3.5 加强合作 8
3.6 流行病学调查 9
3.7 疫情监测 9
3.8 疫情报告 10
3.9 疫情诊断 10
3.10 疫情处置 11
4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分述 13
4.1 钩端螺旋体病 13
4.2 鼠疫 18
4.3 狂犬病 25
4.4 流行性出血热 29
4.5 旋毛虫病 41
4.6 棘球蚴病 46
4.7 鼠型斑疹伤寒 50
4.8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52
4.9 野兔热 55
4.10 莱姆病 59
第二篇 畜禽养殖场生境特点 67
1养殖场生产模式 67
1.1 集约化饲养 67
1.2 半集约化饲养 67
1.3 散养 67
2养殖场布局 68
2.1 养殖场的总体布局 68
2.2 各种房舍和建筑设施的分区 68
3养殖场环境特点 70
3.1 养殖场有充足的食物 70
3.2 养殖场毗邻庄稼地或果树地冬季是老鼠迁徙的主要场所 74
3.3 养禽场育雏车间雏禽是老鼠捕食的对象 75
3.4 养殖场饮水系统给老鼠提供充足水源 75
3.5 养殖场鸡笼笼架适合老鼠攀登 77
3.6 养禽场防暑降温用卷帘是老鼠喜欢啃咬的对象 80
3.7 养殖场通风系统是老鼠的通道 81
4畜牧养殖场鼠害发生特点 85
4.1 种类及发生情况 85
4.2 优势鼠种——褐家鼠的发生规律 86
4.3 鼠害发生特点 88
第三篇 畜禽养殖场鼠害防控 94
1 鼠类的个体生态 94
1.1 食性 94
1.2 活动 96
1.3 栖息 96
1.4 繁殖与寿命 97
1.5 适应性 98
1.6 感觉 99
2鼠类的种群生态 100
2.1 种群结构 100
2.2 数量变动 101
2.3 种内和种间关系 103
3养殖场常见鼠种 105
3.1 褐家鼠 105
3.2 小家鼠 108
3.3 黑线姬鼠 110
3.4 黄胸鼠 113
3.5 大仓鼠 115
4养殖场鼠类密度调查方法 117
4.1 鼠密度 117
4.2 鼠密度监测 117
4.3 鼠密度调查 118
5养殖场的鼠类控制方法 122
5.1 综合治理 122
5.2 环境治理 123
5.3 物理防治 124
5.4 生物防治 124
5.5 遗传防治 126
5.6 化学防治 127
6常见的杀鼠剂 135
6.1 常见的急性杀鼠剂 137
6.2 常见的慢性杀鼠剂 139
6.3 熏蒸剂 147
7畜牧养殖场灭鼠操作步骤 150
7.1 测定鼠密度 150
7.2 灭鼠方案实施 151
7.3 养殖场灭鼠实例 152
8灭鼠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57
9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后一般性处理 159
9.1 吸收和症状 159
9.2 诊断 159
9.3 处理 159
附表1 养殖场鼠类调查记录表 162
附表2 ——养殖场鼠密度调查表(粉迹法) 163
附表3 ——养殖场鼠密度调查表(夹夜法) 164
附表4 ——养殖场鼠情调查表(目测法) 165
附表5 ——养殖场鼠密度调查表(堵洞查盗法) 166
附表6 ——养殖场鼠密度调查表(食饵消耗法) 167
第四篇 附录 171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 171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190
附录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12
附录4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24
附录5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234
附录6 畜禽养殖场鼠害监测评价与防控地方标准 249
附录7 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清查收缴毒鼠强等禁用剧毒杀鼠剂的通告》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