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阶级斗争到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奏与重构 1
一、马克思、列宁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阶级阶层理论的思想渊源 1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及醉觞 4
(一)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6
(二)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8
(三)阶级斗争观念的背后是“大同社会”的情结 11
三、变奏:邓小平在阶级理论上改弦更张 15
四、重构:江泽民、胡锦涛在阶级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 19
五、结语:政治人·经济人·社会人 23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特点、趋势及其主因分析 27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 27
(一)阶层概念的采用 27
(二)中国改革前的社会分层状况 32
(三)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 37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与趋势 48
(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 48
(二)中国社会阶层发展趋势 53
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因及其评价 57
(一)制度解释是根本性的解释 57
(二)市场经济是造成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 59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意识与阶层矛盾 62
一、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意识概述及其表现 62
(一)如何理解阶层意识的内涵 62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意识表现 67
二、“群体性事件”凸显当代中国社会三大阶层矛盾 73
三、中国社会阶层矛盾与冲突原因解析 81
(一)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因素无疑是最根本的 81
(二)从主观感受来看,人们的思想意识态度倾向也是重要的尺度 82
四、性质分析:利益型矛盾与价值型矛盾 86
第四章 阶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92
一、和谐社会需要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9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其总要求 92
(二)阶层和谐的当代内涵与特征 97
(三)阶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 100
二、阶层和谐实现的条件与可能 101
(一)经济的发展为和谐阶层关系的构建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101
(二)公平正义是通往合理社会阶层结构的阶梯 102
(三)利益协调是和谐阶层关系实现的关键 104
(四)共同富裕是体现阶层和谐的最佳状态 106
三、化解阶层冲突,强化社会认同 108
(一)疏导、释放矛盾冲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09
(二)畅通渠道,让各阶层的意见得到正常表达 111
(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 118
四、阶层和谐的新思路:共筑社会共同体 120
第五章 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阶层和谐——面向未来的出路 126
一、阶层和谐度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标识 126
(一)执政能力在新时期的界定 126
(二)促进阶层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责任 130
二、科学发展观对阶层和谐的指导意义 136
(一)发展的要义:奠定阶层和谐的物质基础 136
(二)以人为本:阶层和谐的根本 139
(三)从阶层和谐视角解读“全面协调可持续” 142
(四)“统筹兼顾”各社会阶层 149
三、健全弱势阶层的社会支持体系 153
(一)积极回应弱势阶层的正当利益诉求,健全弱势阶层由弱渐强的社会支持体系 154
(二)加强权力制衡和法制建设,阻止强势阶层侵害弱势阶层的利益 157
(三)在解决弱势群体的过程中,政府无疑是主导性的力量 160
第六章 创造和谐——中国政府整合社会各阶层的选择 162
一、从新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跨越 162
(一)发展经济的新政策 162
(二)中国社会问题的凸显呼唤社会政策出台 166
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促进阶层和谐的主要途径 176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79
(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83
(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86
(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88
(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191
三、牢记“民生是最大的公务”,完善社会管理 194
第七章 国外关于社会阶层的学说及其构建阶层利益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199
一、国外关于社会阶层的学说 199
(一)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模式:韦伯的阶层理论 200
(二)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203
(三)现代西方社会阶层理论 205
(四)西方社会阶层理论的意义和缺陷 214
二、国外建立阶层利益协调机制的经验与教训、政策与措施阐析 215
(一)国外构建阶层利益协调机制的失败教训 216
(二)国外构建阶层利益协调机制的成功经验 221
三、启迪与思考 241
(一)思想认识层面 241
(二)政策操作层面 242
主要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