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编年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逵夫编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0052658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依次对下夏至秦代的我国文学的编年体形式做了概括。研究深入,叙述全面。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一、编年体文学史的特征与意义 1

二、先秦佚诗与先秦诗歌发展总貌 7

三、先秦赋、辞令与诸子散文的成就 17

四、先秦时代的讲史、故事和小说 26

五、先秦寓言的成就 35

六、先秦时代的文学活动 51

七、先秦时代的诗论、文体观念与文学思想 60

八、先秦文学编年史的必要性 70

凡例 75

夏商西周部分 3

引论——由考古发现看原始社会的文学 3

夏代部分(约前2070—前1600年) 17

约前2070—约前2026年 禹 17

禹建夏朝,标志着国家政权的形成和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17

禹伐三苗,作《禹誓》以动员部族,开帝王制作誓、诰、训、命之先河 22

夏有乱政,禹作《禹刑》。《禹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维护国家统治和意志的法律文书 23

禹发布禁令,作《禹禁》 24

史官记禹之言行成《禹之总德》 24

禹铸九鼎象物,使民知神奸。九鼎既是王权的象征,也是综合绘画、雕刻、铸造等各种技艺为一体的艺术品 25

禹作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27

奚仲造车,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28

禹卒,葬会稽。其子启嗣禹即帝位,从此结束了氏族社会选贤举能的禅让制,建立了世袭继承制。 28

约前2025—约前2016年 启 29

启伐有扈氏,作《甘誓》 29

启使蜚廉开采铜矿,铸造铜器 31

启有钧台之享 32

启征西河 32

九年,启为《九招》乐舞作《九辩》、《九歌》 32

帝启九年崩,其子太康立 35

约前2015—约前1987年 太康 35

太康即位,沉湎于游乐,不恤民事 35

启子五观放纵失度,史述其事而作《五观》 35

有穷氏首领羿因夏民以代夏政 37

后羿因夏人废太康,而立其弟仲康 37

约前1986—约前1974年 仲康 37

胤征羲和,作《胤征》 37

仲康崩,子相立 39

约前1973—约前1946年 相 39

相即位,处商丘 39

元年,征淮夷 39

二年,征风夷及黄夷 39

七年,于夷来宾 39

羿代相而立,号曰“有穷”。相避之而居斟灌 40

后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而沉溺于田猎,任用寒浞。寒浞杀之而取其位。夏之旧臣靡借有鬲氏之力灭浞,立少康 40

约前1945—约前1925年 少康 41

少康初年,方夷来宾 41

少康改进工艺,发明了用人工曲蘖造酒的技术 41

少康崩,子予立 42

约前1924—约前1898年 予 42

帝予居原,自原迁于老丘 42

予作甲 42

柏杼子征于东海及王寿,得一狐九尾 43

予崩,子槐立 43

约前1897—约前1854年 槐 43

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43

槐崩,子芒立 43

约前1853—约前1836年 芒 44

后芒即位,元年,以玄珪宾于河,命九东狩于海,获大鸟 44

芒崩,子泄立 44

约前1835—约前1815年 泄 44

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爵,由是畎夷等服从于夏 44

泄崩,子不降立 45

约前1814—约前1756年 不降 45

不降六年,伐九苑 45

不降崩,弟扃立 45

约前1755—约前1735年 扃 45

扃崩,子厪(胤甲)立 45

约前1734—约前1715年 厪(胤甲) 46

胤甲居西河,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 46

厪崩,不降之子孔甲立 46

约前1714—约前1675年 孔甲 46

帝孔甲好事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46

孔甲使刘累豢龙 46

孔甲作《破斧之歌》 47

孔甲崩,子皋立 47

前1674—前1664年 皋 47

皋崩,子发立 47

约前1663—约前1651年 发 47

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 47

周祖弃当生活于此时。周人使用的八进位制同上古结绳纪事之法的结合,形成八卦之前身八索 49

发崩,子桀立 50

约前1650—前1600年 桀 50

桀宠信妹喜,在后宫收倡优为奇伟之戏,烂漫之乐 50

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夏人作歌以诅咒之 51

桀杀关龙逢 51

汤始居亳,作《帝诰》、《釐沃》 51

汤宽以治民,诸侯皆归商 60

汤有景亳之命 60

桀囚汤于夏台。周先祖不窋失其后稷之官,当在此时 61

夏人欲去夏就商,相和而歌:“盍归于亳,亳亦大矣。觉兮较兮,吾大命格兮。去不善而就善,何乐兮。”伊尹闻之,去夏适汤 62

伊尹以夏政丑恶,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汝鸠、汝方而作《汝鸠》、《汝方》 63

桀伐岷山,得二女,弃妹喜。妹喜遂与伊尹交,间夏 63

夏太史令终古投奔商汤 63

夏王朝日益衰败 64

商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史述其事而作《汤征》 64

秦人、赵人远祖之旁支费昌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 65

夏桀五十一年,社坼裂 65

伊尹相汤伐桀,战于鸣条之野,汤临战誓众而作《汤誓》 65

汤逐夏师,伐三朡,获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66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而止,史叙其事而作《夏社》、《疑至》、《臣扈》 67

汤灭夏 68

夏代文学综论 69

商代部分(前1600—前1046年) 79

前1600—约前1588年 汤 79

汤建商朝。商代已进入广泛使用文字的时期 79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汤之左相仲虺作《仲虺之诰》。语多警策,且富有文采 79

汤既黜夏命,归于亳,作《汤诰》 81

五年,汤因旱祷雨而作《汤誓》 81

汤求贤治天下而作《汤誓》 83

商有乱政,汤作《汤刑》 84

伊尹作《咸有一德》 84

咎单作《明居》 85

汤命伊尹作《大濩》乐舞,歌《晨露》,修《九招》、《六列》 85

汤有建商之功,时人作诗颂之 86

十三年,汤崩 87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其弟外丙立 87

约前1587—约前1585年 外丙 88

外丙即位三年而崩,弟中壬立 88

约前1584—约前1581年 中壬 88

中壬即位四年而崩,伊尹立太丁之子太甲 88

约前1580—约前1548年 太甲 89

元年十二月乙丑,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89

三年,太甲乱德,伊尹放之于桐宫而自行国政 89

六年,伊尹迎太甲归亳而作《太甲》 89

公刘率周人迁豳 91

太甲崩,子沃丁立 94

约前1547—约前1529年 沃丁 94

八年,伊尹卒,葬于亳,咎单训畅伊尹事而作《沃丁》 94

周人在豳开垦土地,勤于稼穑,有《七月》之诗 95

沃丁崩,弟太庚立 95

约前1528—约前1524年 太庚 95

太庚崩,子小甲立 95

约前1523—约前1507年 小甲 96

小甲崩,弟雍已立 96

约前1506—约前1494年 雍己 96

雍已崩,弟太戊立 96

约前1493—约前1474年 太戊 96

七年,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告于巫咸而作《咸乂》、《太戊》 96

太戊作《伊陟》、《原命》命伊陟 97

秦人、赵人之远祖孟戏、中衍为帝太戊之御,太戊妻之 98

太戊崩,子中丁立 98

约前1473—约前1464年 中丁 98

元年,仲丁迁于嚣,作《仲丁》 98

六年,征蓝夷 99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99

中丁崩,弟外壬立 99

约前1463—约前1454年 外壬 100

外壬崩,弟河亶甲立 100

约前1453—约前1445年 河亶甲 100

元年,河亶甲自嚣迁于相,作《河亶甲》 100

征蓝夷,再征班方 101

河亶甲崩,子祖乙立 101

约前1444—约前1370年 祖乙 101

元年,祖乙迁于耿,作《祖乙》 101

祖乙崩,子祖辛立 102

约前1369—约前1354年 祖辛 102

祖辛崩,弟沃甲立 102

约前1353—约前1329年 沃甲 103

沃甲崩,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立 103

约前1328—约前1320年 祖丁 103

祖丁崩,弟沃甲之子南庚立 103

约前1319—约前1314年 南庚 103

南庚更自庇迁于奄 103

南庚崩,祖丁之子阳甲立 103

约前1313—约前1310年 阳甲 104

阳甲崩,弟盘庚立 104

约前1309—约前1282年 盘庚 104

十年(前1300年),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迁殷前后作《盘庚》三篇 104

盘庚崩,弟小辛立 107

约前1281—约前1261年 小辛 107

小辛崩,弟小乙立 107

约前1260—前1251年 小乙 108

小乙崩,子武丁立 108

前1250—前1192年 武丁 108

高宗即位三年,梦得傅说,使百工求诸野,得诸傅岩而作《说命》 108

三十四年(前1217),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110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癸巳日卜问十日之内是否有灾祸,商王视卜兆后言有不测之灾,五天后果然传来土方、工方侵犯边境的报告。全辞为记叙文体,时间、人物、事件、经过、结果俱全 110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戊子日卜问天象,商王视兆后言丁日雨,十天后的丁酉日果然有雨 111

贞人有卜辞之作,验辞记有云从东方出现,彩虹自北而南跨越天空,像饮大河之水。此辞开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之先河 111

记四方风名,有刻辞之作。全辞句式整齐,已运用排比的手法 112

贞人有卜辞之作,卜问妇好分娩,商王视卜兆后言丁日分娩好,庚日分娩大吉,结果31天后的甲寅日分娩,因为是女孩而失望。卜辞反映出了商王的心理活动 112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癸巳日卜问十天内是否有灾祸,商王视卜兆后言有不测之灾,结果甲午日商王田猎,马被绊倒,车翻人坠。文字准确、生动,颇能传神 112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癸卯日卜问雨从何方来,表现了渴望下雨的迫切心情 112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戊午日卜问田猎是否有收获,结果当天田猎大有收获 113

武丁崩,子祖庚立 113

前1191—约前1181年 祖庚 113

祖已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以戒王 113

祖庚崩,弟祖甲立 115

约前1180—约前1165年 祖甲 116

祖甲崩,子廩辛立 116

约前1164—约前1159年 廩辛 116

廩辛崩,弟康丁立 116

约前1158—前1148年 康丁 116

康丁崩,子武乙立 116

前1147—前1 113年 武乙 117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117

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瑴、马八匹 117

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117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乙未日祭祀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太乙、太丁、太甲、太庚、小甲所献牲牢之数 118

武乙崩,子文丁立 118

前1112—前1102年 文丁 118

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 118

三年,洹水一日三绝,殷人尞祭之 119

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 119

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120

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120

帝文丁杀周之季历 120

文丁崩,子帝乙立 121

前1101—前1076年 帝乙 121

二年,周人伐商 121

十年九月甲午日,帝乙率众征人方 121

十五年,再次征人方 122

小臣俞作尊铭,记十五年征人方时商王巡视夔京及受王赏赐事 122

小子?作卣铭,记其受命往堇地及所受之赏赐 122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己巳日卜问年成,商王视卜兆后言吉利,东、南、西、北四方均有收成。全辞句式整齐,已运用排比的手法 122

小臣墙从商王征伐,大获全胜,有刻辞记其事及所获战利品,开铭功颂德文学之先河 122

有刻辞记商王田猎于麦鹿,赏赐宰丰 123

贞人有卜辞之作,记卜问十天之内是否有灾祸,商王视卜兆后言甲日祭先王庙号曰甲者吉利,为典型的商代先王甲日祭祀辞 123

作册般作甗铭,记商王因用兵于人方而祭于社及受王赏赐 123

小臣缶作鼎铭,记其受商王赏赐湡地五年赋税事 124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124

前1075—前1046年 帝辛 125

邲其作卣铭,记商王令其贶赐夆地之田于?而得五朋贝,时值商王二祀 125

邲其作卣铭,记商王命祭祀帝乙之语及受赏事,时值商王四祀 125

邲其作卣铭,记其受作册赏赐,时值商王六祀 125

六年,周文王初禴于毕 125

文王祭于帝乙之庙,周人记其事而有甲骨刻辞之作 126

小臣邑作斝铭,记其受商王赏赐 126

殷纣王宠妲己,使乐人师延为之作淫声 127

殷纣王厚赋税,广苑台,慢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 127

殷纣王为炮格之法 127

周文王礼贤下士,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等皆归文王 127

吕尚穷困而不遇于时,归周文王 128

纣囚文王,文王演八卦 129

《周易》成书于商末,卦、爻辞中保存了许多西周以前的文献资料。其中阴阳对立、立象以尽意等观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1

闳夭、散宜生用吕尚之计,献美女宝物于纣,纣释文王,使专行征伐 139

文王祭祀殷先王,被册命为方伯,周人记其事而有甲骨刻辞之作 140

纣拒比干谏,废商容 141

前1056年 帝辛二十年 周文王元年 141

文王受命,元年断虞、芮之讼 141

前1055年 帝辛二十一年 周文王二年 141

文王伐犬戎 141

前1054年 帝辛二十二年 周文王三年 142

文王伐密须 142

前1053年 帝辛二十三年 周文王四年 144

文王伐黎,祖伊恐告纣,史叙其事而作《西伯戡黎》 144

前1052年 帝辛二十四年 周文王五年 144

文王伐邘 144

前1051年 帝辛二十五年 周文王六年 145

文王伐崇侯虎 145

文王迁都于丰 146

宰椃作角铭,记其随从商王而受赏赐 146

前1050年 帝辛二十六年 周文王七年 147

周文王崩,武王立,修文王之业 147

前1048年 帝辛二十八年 周文王九年 147

周文王九年,武王观兵盟津,有告司马、司徒等命,吕尚并发布号令 147

殷纣王暴虐无道,王子微欲去之,不能自决,询于太师、少师,史叙其事而作《微子》。微子终因纣不从其谏,去殷适周 148

纣杀王子比干,箕子佯狂为奴,鼓琴自悲,后世因而作《箕子操》 149

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奔周 150

前1046年 帝辛三十年 周文王十一年 150

一月十四日,武王伐纣,师渡孟津,诸侯咸会,武王作《太誓》以为动员令 150

一月二十日,武王伐纣,陈师牧野,临战誓众而作《牧誓》,一举克商 161

商代文学综论 163

西周部分(前1046—前771年) 171

前1046年 武王元年 周文王十一年 171

文王十一年一月二十一日,武王设祭于社,登基即天子位,标志着西周王朝的建立 171

一月二十四,武王安抚殷商百官、献民,申明伐殷之义而作《商誓》 171

武王立武庚守商祀。建管叔于鄘、蔡叔于卫,以监殷民 173

一月二十七日前后,史官作《克殷》记武王克殷的过程,兼及善后之举 174

利作簋铭,记甲子朝克商天象及一月二十七日受武王赏赐事 175

克殷后第41天,擒获艾侯,行献俘礼时史官诵读《禽艾》 175

克殷后第46天,武王荐俘而燎于周庙,史佚向上帝诵读《武寤》 176

五月,史官作《武成》,记武王克商至凯旋归来诸事 178

天亡作簋铭,记武王五月乙亥祭祀文王、丁丑享大祖及其受武王赏赐事 182

武王迁都于镐 183

武王欲营建洛邑,传位周公,史录君臣对答之语并叙事之始末而作《度邑》 184

武王以殷为鉴而作《支》 184

武王克殷,班赐宗彝,作《分器》封先圣王之后、功臣、昆弟 184

前1045年 武王二年 周文王十二年 185

四月,武王有疾,命周公立成王,告以为政之要,保成王于位,史录其言而作《武儆》、《五权》 185

前1044年 武王三年 周文王十三年 186

箕子来降,周人记其事而有甲骨刻辞之作 186

武王访箕子,箕子为武王陈《洪范》 186

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而作《麦秀之诗》 190

武王克商,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 190

巢伯闻武王克商,慕义来朝,芮伯作《旅巢命》 191

武王病,周公欲以己身代武王死,史官录其册祝之文并叙事之始末而作《金縢》 191

前1043年 武王四年 周文王十四年 192

武王克殷,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而作《采薇歌》 192

十二月武王崩于镐京,明年夏六月葬于毕 193

前1042年 周成王元年 周公摄政元年 193

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称王 193

管叔、蔡叔与纣子武庚联合淮夷、徐、奄、熊、盈等国叛周 196

周公东征,讨伐管叔、蔡叔、武庚及东方诸国,矢誓邦君、御事而作《大诰》 197

淮夷、徐戎助管、蔡、武庚为乱,伯禽率师征之,于费地誓众而作《费誓》 198

前1041年 周成王二年 周公摄政二年 199

周公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199

周公作《微子之命》,封微子启于宋 200

管叔、蔡叔作乱,周公兴兵东征。周公忧王业之将坏,故陈《七月》以明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既诛管、蔡,作《鸱鸮》之诗以明其志 200

前1040年 周成王三年 周公摄政三年 203

周公征服奄等东方诸国,扩大了势力范围 203

周公东征期间,成王作《归禾》,命唐叔将其所得禾馈赠于周公 203

周公东征期间得命禾,陈成王之命而作《嘉禾》 204

周公伐淮夷、践奄而作《成王政》 204

周公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告召公而作《将蒲姑》 205

周公东征凯还,劳归士而作《东山》之诗。东征士卒喜得生还,有人作《破斧》之诗 205

东人欲成王以礼迎归周公而作《伐柯》;周公得到礼遇西归时,东人惜别而作《九罭》 206

前1039年 周成王四年 周公摄政四年 207

?作鼎铭,记周公东征归来献俘周庙、五月戊辰行饮酒礼及受周公赏赐事 207

周公东征归来,豳人述其进退为难之事而作《狼跋》 207

周公自奄至于宗周,五月二十八日为安抚、威胁、利诱四方之士及殷民而作《多方》 208

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10

周公作策命之书《伯禽》,封伯禽于鲁 210

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徙封康叔于卫 211

沫司徒作簋铭,记其从康叔至于卫 213

周公作《唐诰》,封唐叔于夏虚 214

蔡叔既没,周公作《蔡仲之命》,复封其子蔡仲以奉其祀 214

周公大规模迁徙殷商及其与国的遗民 215

前1038年 周成王五年 周公摄政五年 216

三月,周公据当年武王之意营建洛邑 216

前1037年 周成王六年 周公摄政六年 217

周公制礼作乐,作《周礼》、《誓命》、《大武》 217

周公尊后稷以配天而作《生民》 218

前1036年 周成王七年 周公摄政七年 219

洛邑告成,史官作《作雒》记其规模形制,兼及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封康叔及营洛始末 219

三月十四日,周公在洛邑南郊祭天,歌奏《昊天有成命》之诗;以后稷配天,歌奏《思文》;以先王配享,歌奏《天作》 220

周公在明堂祭祀文王以配上帝,歌奏《我将》之诗 224

周公在文王庙中祭文王,歌奏《清庙》、《维天之命》和《维清》之诗;在武王庙中祭武王,歌奏《时迈》和《般》之诗 226

三月二十一日,周公安抚庶殷众士,作《多士》 229

三月二十一日,召公谐殷民、戒成王而作《召诰》 231

成王将亲政,召公献《公刘》、《洞酌》、《卷阿》以戒成王 233

十二月三十日,成王在洛邑举行烝祭,歌奏《丰年》、《潜》之诗 233

前1035年 周成王八年 236

正月一日,成王正式亲政,登基典礼时歌奏《闵予小子》、《访落》、《小毖》、《烈文》、《敬之》之诗 236

成王南郊祭天、绎祭宾尸,歌奏《噫嘻》、《丝衣》之诗 240

正月一日或稍后,史逸录成王与周公对答之语而作《洛诰》 243

正月二日,周公在左闳门告诫群臣应勤劳王家,辅佐成王而作《皇门》 244

周公还政成王,恐其逸豫,为勉励成王而作《无逸》 245

周公述文王、武王、太王之功业以戒成王而作《文王》、《大明》、《绵》 246

周公颂文王、武王之德,并述大王以来王业之所由兴,或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246

召公不悦周公致政而不去位之鲁,周公作《君奭》以明其意 247

二月,成王祈社稷,歌奏《载芟》之诗 248

二月十七日,成王率殷东国五侯祭文王、武王,歌奏《雝》、《载见》 249

成王祭文、武之后,行飨礼,歌奏《振鹭》、《有瞽》、《有客》、《臣工》之诗 253

仲秋,成王报社稷,歌奏《良耜》之诗 255

周人述成王举行烝祭及祈、报社稷的情形而作《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 256

周人述成王祭毕燕族人、行飨礼及燕公尸的情形而作《行苇》、《既醉》、《凫鹥》 258

周公因周之官政未次序而作《周官》,戒成王辨百官而作《立政》 260

息慎来贺,王使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261

楚子来告事,周人记之而有甲骨刻辞之作 261

前1033年 周成王十年 262

周公将没,欲葬于成周。周公卒,成王葬于毕,告周公而作《亳姑》 262

周公既没,成王作《君陈》,命君陈代周公治理成周 262

前1021年 周成王二十二年 263

毛伯作簋铭,述周王令其伐东国之命并记其战功及告上之语。为散文佳作叙战事,后述诰诫,而中间叙遣师处峰峦陡起 263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四月十七日成王崩,子康王钊立,临朝以文、武之业申戒诸侯,史官叙事之始末而作《顾命》 264

前1020年 周康王元年 265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 265

前1018年 周康王三年 265

作册大作鼎铭,记召公为武王、成王铸鼎等事 265

前1016年 周康王五年 266

三月,康王在洛邑祭祀武王,歌奏《执竞》之诗 266

何作尊铭,记康王四月丙戌诰宗小子之言 268

前1015年 周康王六年 269

西周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思想家吕尚卒 269

前1012年 周康王九年 271

晋侯筑宫而美,康王使让之 271

前1009年 周康王十二年 271

六月三日,康王作《毕命》命毕公分居里,成周郊 271

前1005年 周康王十六年 272

康王巡狩至庐山 272

鲁侯伯禽薨 272

前1000年 周康王二十一年 272

鲁炀公元年 272

前998年 周康王二十三年 272

庚嬴作鼎铭,记四月丁巳受康王褒奖、赏赐 272

盂作鼎铭,记康王九月在宗周命盂之辞。康王一命盂绍续荣,早晚规谏;再命盂效法其祖南公;三命盂主司戎之职。铭文苍渊严峻 273

前997年 周康王二十四年 274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274

前996年 周康王二十五年 274

盂伐鬼方,大有俘获,作鼎铭详记八月甲申所行献俘礼,叙事章法严密 274

师旂作鼎铭,记其属下不从王出征,白懋父令处以罚金事。铭文曲致古雅 275

献作簋铭,记其受楷伯金车之赐而推美于天子。铭文章法奇诡多变化 276

矢作簋铭,记周王令其迁于宜之册命 276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 277

前995年 周昭王元年 277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 277

前981年 周昭王十五年 277

鲁幽公弟?杀幽公而自立 277

前980年 周昭王十六年 278

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278

前977年 周昭王十九年 278

静作鼎铭,记其受王命省南国、归至成周及八月丁丑昭王之命辞 278

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279

矢作彝铭,称扬明公的赏赐及命令并叙事之始末,为散文佳作。铭文苍覈高峻 279

矢作簋铭,称扬皇王之赐,记其丁公之祭 280

召作尊铭,记受白懋父赏赐事 280

士上作卣铭,记其与史寅受王命在成周殷见并赏赐诸侯事 281

令作鼎铭,记周王大耤于諆田、行射礼及其所受之赐 281

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征不返,卒于江上,子满立,是为穆王 281

前976年 周穆王元年 282

穆王元年,筑祗宫于南郑 282

穆王作《冏命》,命伯冏为周太仆正 282

穆王作《君牙》,命君牙为周大司徒 283

史官记周王命大正正刑书之诰辞,并叙事之始末而作《尝麦》 283

前971年 周穆王六年 284

穆王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 284

前969年 周穆王八年 285

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骝马是生绿耳 285

前968年 周穆王九年 285

穆王所居郑宫、春宫 285

前965年 周穆王十二年 285

穆王将伐犬戎,祭公谋父谏。文中提出“修意”、“修言”、“修文”、“修名”、“修德”、“修刑”之说,认为有所征讨则“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要“布令陈辞”,是对军事应用文体的最早论述 285

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穆王周行天下之心 286

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取其五王以东 286

前964年 周穆王十三年 287

穆王十三年,西征,至于青鸟之所憩 287

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287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駵、绿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 287

前963年 周穆王十四年 287

穆王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之,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 287

前961年 周穆王十六年 288

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288

前960年 周穆王十七年 288

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 288

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 288

前956年 周穆王二十一年 288

穆王因祭公病重,询之以懿德,祭公告以勤政守位之事,史录君臣问答之语而作《祭公》。此年蔡公谋父卒 288

前953年 周穆王二十四年 289

正月,穆王使左史戎夫记历史上之大事可为借鉴者,朔望讲述之 289

前950年 周穆王二十七年 289

卫作簋铭,记其三月戊戌受穆王册命、赏赐 289

前947年 周穆王三十年 290

虎作簋铭,记其四月初吉受穆王册命及对扬天子休命之语 290

前943年 周穆王三十四年 291

鲜作簋铭,记五月戊午穆王禘祀昭王及其受穆王褒奖、赏赐 291

前940年 周穆王三十七年 291

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至于九江 291

前938年 周穆王三十九年 291

穆王有塗山之会 291

前932年 周穆王四十五年 292

鲁公?薨 292

前926年 周穆王五十一年 292

吕侯以穆王之命申述夏时赎刑之法而作《吕刑》 292

前922年 周穆王五十五年 293

?作簋铭,记其率有司师氏击戎,大获全胜 293

孟作记言之铭,叙其父受毛公赏赐 294

长甶作盉铭,记穆王行饮酒、大射礼及其受褒奖事 294

遹作簋铭,记其侍周王行礼而受赏赐 295

静作簋铭,记周王令其司射学宫及因无过错而受赏赐事 295

穆王崩,子伊扈立,是为恭王 296

前922年 周恭王元年(恭王当年改元) 296

师询作簋铭,记二月庚寅恭王令其夹辅王室、勿使王陷于艰难之命辞 296

前920年 周恭王三年 297

裘卫作盉铭,记三月壬寅以物易田事 297

师遽作簋铭,记其四月辛酉受恭王赏赐 298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298

前918年 周恭王五年 298

裘卫作鼎铭,记正月初吉划分田界事 298

前915年 周恭王八年 299

齐生鲁作彝铭,记十二月丁亥为其文考乙公作器 299

前914年 周恭王九年 299

裘卫作鼎铭,记正月庚辰以物易地事 299

前911年 周恭王十二年 300

走作簋铭,记其三月庚寅受恭王册命 300

前910年 周恭王十三年 301

无?作簋铭,记其正月壬寅受恭王马匹之赐 301

前908年 周恭王十五年 301

趞曹作鼎铭,记五月壬午恭王在周新宫行射礼及其所受之赐 301

前903年 周恭王二十年 302

休作盘铭,记其正月甲戌受恭王赏赐 302

前900年 周恭王二十三年 302

史墙作盘铭,叙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穆王功烈及微氏高祖、乙祖、亚祖、文考乙公明德 302

倗生作簋铭,记格伯以土地换取倗生四匹良马,意欲反悔,殹妊等至田中植木以为标识,并起土定疆界事 303

尹姞作鬲铭,记天君至宗室繇林及其所受之赐 304

乖伯作簋铭,记其所受周王之赐及周王命辞 304

恭王崩,子囏立,是为懿王 305

前899年 周懿王元年 305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305

师虎作簋铭,记六月甲戌懿王令其继承祖考职事之册命 305

曶作鼎铭,分记六月乙亥受周王册命、四月丁酉讼效父背约及索赔于匡季三事 305

前898年 周懿王二年 306

吴作彝铭,记其二月丁亥受懿王册命 306

趩作尊铭,记三月乙卯懿王令其继承父祖业绩之册命 307

前893年 周懿王七年 307

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307

牧作簋铭,记十三月甲寅懿王令其辅佐百僚,敬狱恤刑之命辞 308

前892年 周懿王八年 308

敔作簋铭,记其追御南淮夷,大有收获,受周王褒扬、赏赐 308

盝作尊铭,记其受周王册命 309

懿王崩,恭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310

前891年 周孝王元年 310

师?作簋铭,记其四月甲寅受孝王册命 310

师?作簋铭,记九月丁亥孝王重申先王之命,令其作司士并给予赏赐 310

前889年 周孝王三年 311

达作簋铭,记其五月壬寅受孝王赏驹之赐 311

前888年 周孝王四年 311

散伯车父作鼎铭,记其八月丁亥为?姞作器 311

前887年 周孝王五年 311

师?作簋铭,记其九月壬午受孝王册命 311

前886年 周孝王六年 312

师臾作钟铭,记为其烈祖皇考作钟,祈求福禄长寿 312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312

前885年 周夷王元年 312

师?作簋铭,记正月丁亥伯龢父令其主家内外事之命 312

前884年 周夷王二年 313

王臣作簋铭,记其三月庚寅受夷王册命 313

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 313

前883年 周夷王三年 313

师兑作簋铭,记二月丁亥受夷王册命 313

三年,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314

前880年 周夷王六年 314

夷王猎于杜林,得一犀牛 314

宰兽作簋铭,记二月甲戌夷王重申先王之命,令其继其祖考之事 314

前879年 周夷王七年 315

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 315

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315

前878年 周夷王八年 315

楚子熊渠伐庸、杨粤,至于鄂。封其长子于庸,更名曰“伯庸”,是为《离骚》所言屈氏之祖 315

夷王有疾,诸侯奔走祈祷 315

夷王崩,子厉王胡立 315

前877年 周厉王元年 316

逆作钟铭,记三月庚申叔氏命辞 316

师兑作簋铭,记其五月甲寅受厉王册命 316

叔?父作盨铭,记六月丁亥为郑季作器 316

前875年 周厉王三年 317

师晨作鼎铭,记其三月甲成受厉王册命 317

师俞作簋铭,记其三月甲戌受厉王册命 317

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 317

召穆公作《民劳》,警同列以戒王 318

前874年 周厉王四年 319

?作盨铭,记其二月戊戌受厉王赏赐 319

前873年 周厉王五年 319

谏作簋铭,记其三月庚寅受厉王册命 319

前867年 周厉王十一年 320

师?作簋铭,记其九月丁亥受厉王册命 320

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 321

前866年 周厉王十二年 321

大师虘作簋铭,记其正月甲午受厉王虎裘之赐 321

大作簋铭,记其三月丁亥受厉王赏赐 321

前865年 周厉王十三年 322

望作簋铭,记其六月戊戌受厉王册命 322

?作壶铭,记其九月戊寅受厉王赏赐 323

厉王作宗周钟铭,记南国服孳进犯中原,周师反击,夺其城邑,南夷东夷二十六国来朝。铭文渊奥宏朗,体势骏迈 323

前863年 周厉王十五年 324

大作鼎铭,记三月丁亥厉王行享礼及其受马匹之赐事 324

前862年 周厉王十六年 325

伯克作壶铭,记七月乙未受白太师赏赐 325

前852年 周厉王二十六年 325

番匊生作壶铭,记其十月己卯为孟妃姜作器 325

前850年 周厉王二十八年 326

?作盘铭,记其五月庚寅受厉王册命 326

前848年 周厉王三十年 326

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有“谏厉王不可专利”之文 326

前847年 周厉王三十一年 327

?攸从作鼎铭,记其三月壬辰讼攸卫牧于王并使攸卫牧誓盟事 327

前845年 周厉王三十三年 328

晋侯苏受王命征伐,战果显著,得王赏赐,作晋侯苏钟铭,其铭文记事细致而有层次,代表了未经后人修改的西周记叙文的文风 328

伯?父作盨铭,记其八月辛卯作盨 328

前844年 周厉王三十四年 329

召穆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的卓越见解。论述中言及古之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瞽史教诲”的制度 329

芮良夫谏厉王无道,戒执政者当导王于正,作《芮良夫》 329

诸侯刺王暴虐无亲,不欲朝王而作《菀柳》 329

凡伯作《板》之诗以刺厉王 330

厉王无道,无纲纪文章,召穆公作《荡》,伤周室之大坏 331

前841年 周厉王三十七年 331

善父山作鼎铭,记正月庚戌受周王册命 331

厉王出奔于彘 331

邵公以其子代太子靖死 332

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告病刺乱而作《大东》 332

芮良夫作《桑柔》,伤厉王之贪暴,造成国家的灾难 332

玁狁侵犯京师,武公命多友率部追逐,多有俘获而得武公赏赐,多友作鼎铭以记其事。记战争原委及献俘过程,交代人物关系清楚,行文严整 334

?作匜铭,记牧牛与其师有狱讼,伯扬父审案,罚牧牛并使其起誓事 335

因矢、散之间有土地之争而区画疆界、盟誓定约事,散氏作盘铭以记其事。文章铺叙典雅,高简峻整 335

史颂受周王之命,省视姻友、里君、百姓并率而至于成周受璋、马之赐,史颂作鼎铭以记其事 337

禹作记言之铭,叙噩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伐南国、东国,周王命西六师、殷八师征讨,不克。武公遣其率师伐噩侯、擒驭方事 337

前841年 共和元年(共和当年改元) 鲁真公十五年 齐武公十年 晋靖侯十八年 秦秦仲四年 楚熊勇七年 宋釐公十八年 卫釐侯十四年 陈幽公十四年 蔡武侯二十三年 曹夷伯二十四年 燕惠侯二十四年 338

共和摄位改元,号曰共和 338

晋靖侯卒,釐侯立 339

前838年 共和四年 晋釐侯三年 339

楚熊勇卒,熊严立 339

蔡武侯卒,夷侯立 339

前835年 共和七年 楚熊严三年 蔡夷侯三年 339

曹夷伯卒,幽伯立 339

前832年 共和十年 曹幽伯三年 340

陈幽公卒,釐公立 340

前831年 共和十一年 陈釐公元年 340

宋釐公卒,惠公立 340

前828年 共和十四年 宋惠公三年 340

厉王死于彘,子宣王立 340

楚熊霜立 340

前827年 周宣王元年 鲁真公二十九年 齐武公二十四年 晋釐侯十四年 秦秦仲十八年 楚熊霜元年 宋惠公四年 卫釐侯二十八年 陈釐公五年 蔡夷侯十一年 曹幽伯八年 燕惠侯三十八年 340

流民自述辛劳而作《鸿雁》 340

召穆公和乐宗室,抚慰公侯世卿而作《常棣》 341

辅国大臣作《伐木》,以求增进友情 342

宣王行冠礼,辅国大臣作《假乐》以为冠词 343

召伯虎作《天保》,祝福宣王即政 345

宣王燕群臣喜宾而有《鹿鸣》之作 346

使臣叙其出使思归、博咨广询而有《四牡》、《皇皇者华》之作 347

中兴大臣渴求贤才使仕于国而有《鹤鸣》之作 348

燕惠侯卒,釐侯立 348

前826年 周宣王二年 燕釐侯元年 348

?作簋铭,记其正月丁亥受周王册命 348

鲁真公卒,武公立 349

曹戴伯立 349

前825年 周宣王三年 鲁武公元年 曹戴伯元年 349

颂作鼎铭,记五月甲戌受周王册命 349

齐武公卒,厉公立 349

前824年 周宣王四年 齐厉公元年 350

宣王使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 350

王石秦仲子襄公,与兵七千人伐戎,破之 350

前823年 周宣王五年 350

兮甲作盘铭,记其三月庚寅从王伐玁狁,得马匹、驹车之赐及受王命治成周四方积以至于南淮夷事 350

仍叔作《云汉》美宣王遇旱而惧,侧身修行 351

晋釐侯卒,献侯立 352

前822年 周宣王六年 晋献侯元年 352

召穆公受王命伐淮夷,归来受赏而作《江汉》 352

召穆公作《常武》美宣王平定徐之乱 354

秦仲死于戎,庄公立 354

楚熊霜卒,熊徇立 354

前820年 周宣王八年 秦庄公二年 楚熊徇二年 355

诗人作《斯干》咏宣王筑宫室寢庙;作《无羊》咏牧事有成牛羊众多 355

不其作簋铭,记伯氏命其伐玁狁及所受弓、矢、臣、田之赐。行文富于变化,造语惊警 356

前819年 周宣王九年 356

诗人作《车攻》、《吉日》美宣王田于东都、西都 356

宣王会诸侯于东都讲习武事,诸侯美之而作《瞻彼洛矣》;宣王美诸侯有威仪而作《裳裳者华》;宣王燕飨诸侯,诸侯作《桑扈》 357

前816年 周宣王十二年 358

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作盘铭,记其伐玁狁有功、受周王赏赐。以韵文行之,错落有致 358

南仲伐玁狁,凯旋归来,作《出车》叙其事 359

张仲作《六月》,咏尹吉甫帅师伐玁狁,有功而归 362

诗人作《采芑》,咏方叔南征蛮荆,克敌致胜 363

从军征伐玁狁的士兵在归家之时,感时伤事而作《采薇》 364

宣王时燕飨、祝福而有《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之作 365

从军战士之家室思念丈夫,有《杖杜》之作 366

行役之徒咏召穆公奉王命为申伯营谢而作《黍苗》 366

尹吉甫作《崧高》之诗,送申伯徙封于谢 367

尹吉甫作《韩奕》之诗,咏韩侯入觐,受宣王策命赏赐,归国便道亲迎 367

仲山父陈辞谏宣王立戏 368

鲁武公卒,懿公立 368

齐厉公卒,文公立 368

前815年 周宣王十三年 鲁懿公元年 齐文公元年 368

尹吉甫作《烝民》,送仲山甫受王命筑城于齐 368

中兴大臣挽留贤臣而作《白驹》 369

前813年 周宣王十五年 370

卫釐侯卒,武公立 370

前812年 周宣王十六年 卫武公元年 370

克作钟铭,记其九月庚寅以王命率循泾东至于京师,受宣王赏赐 370

晋献侯卒,穆侯立,自曲沃徙都绛 371

前811年 周宣王十七年 晋穆侯元年 371

此作鼎铭,记十二月乙卯受宣王册命 371

前810年 周宣王十八年 371

善夫克作盨铭,记其十二月庚寅受王命,作器祈福禄长寿 371

吴虎作鼎铭,记十三月丙戌宣王重申先王之命,授其土地事 372

蔡夷侯卒,釐侯立 372

前809年 周宣王十九年 蔡釐侯元年 373

?作鼎铭,记其四月辛卯受宣王册命 373

前808年 周宣王二十年 373

诗人作《庭燎》,美宣王勤于早朝 373

前807年 周宣王二十一年 374

鲁懿公卒,孝公立 374

前806年 周宣王二十二年 鲁孝公元年 郑桓公元年 374

宣王始封其弟友于郑 374

前804年 周宣王二十四年 374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374

齐文公卒,成公立 375

前801年 周宣王二十七年 齐成公三年 375

伊作簋铭,记正月丁亥受宣王册命 375

前800年 周宣王二十八年 375

楚熊徇卒,熊咢立 375

宋哀公卒,戴公立 375

前798年 周宣王三十年 楚熊咢二年 宋戴公二年 376

宣王三十年,有兔舞镐 376

前797年 周宣王三十一年 376

后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376

前796年 周宣王三十二年 376

周宣王伐鲁,诛伯御,立鲁孝公。诸侯不睦,诗人戒王而作《沔水》 376

陈釐公卒,武公立 377

曹戴伯卒,惠公立 377

前795年 周宣王三十三年 陈武公元年 曹惠公元年 377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有马化为狐 377

齐成公卒,庄公立 377

前792年 周宣王三十六年 齐庄公三年 377

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 377

前791年 周宣王三十七年 378

楚熊咢卒,若敖立 378

燕釐侯卒,顷侯立 378

前790年 周宣王三十八年 楚若敖元年 燕顷侯元年 378

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 378

前789年 周宣王三十九年 378

王征申戎,破之 378

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军士怨而作《祈父》 378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379

前785年 周宣王四十三年 379

王杀其臣杜伯 379

晋穆侯卒,殇叔立,太子仇出奔 379

前783年 周宣王四十五年 晋殇叔二年 379

宋之正考父得《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 379

前782年 周宣王四十六年 380

诸侯朝见,颂美天子而有《蓼萧》之作;天子燕飨、赏赐诸侯而有《湛露》、《彤弓》之作 380

天子视学,太学之士乐君子之育材而作《菁菁者莪》 381

天子燕诸侯,诸侯美之而作《鱼藻》;天子赐命诸侯,并有《采菽》之作 381

妇人被弃而有《黄鸟》、《我行其野》之作 382

诗人咏幽王娶申后而作《鸳鸯》 382

毛公厝作鼎铭,记周王令其夹辅王室之命辞。其文记叙有法而崇奥浑穆,可与《尚书》中文字并列 383

琱生作簋铭,记其以物请君氏使召伯虎息土地之讼,召伯虎平定狱讼之事。行文富于变化,造语凝练 385

克作鼎铭,先言其祖夹辅王室之功德,次记周王册命之辞 386

逨作盘铭,记周王之册命,并历述其先祖辅佐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王之功绩及明德,为西周铭文之佳篇 387

宣王崩 389

前781年 周幽王元年 鲁孝公二十六年 齐庄公十四年 晋殇叔四年 秦庄公四十一年 楚若敖十年 宋戴公十九年 卫武公三十二年 陈武公十五年 蔡釐侯二十九年 曹惠公十五年 郑桓公二十六年 燕顷侯十年 389

幽王即位 389

晋太子仇袭殇叔而自立,是为文侯 390

陈武公卒,夷公立 390

前780年 周幽王二年 晋文侯元年 陈夷公元年 390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390

前779年 周幽王三年 390

晋文侯二年,周厉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邱,名之曰郑,是曰桓公 390

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 391

柞作钟铭,记其四月甲寅受周王册命 391

前778年 周幽王四年 392

秦庄公子世父自将击戎 392

秦庄公卒,襄公立 392

陈夷公卒,平公立 392

前776年 周幽王六年 秦襄公二年 陈平公二年 392

史伯硕父作鼎铭,记其八月己巳作器祈福 392

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 392

周大夫作《十月之交》,刺幽王宠褒姒、用小人 393

周之士作《北山》,刺役使不均,己独劳于从事 393

行役劳苦而忧思者感时伤乱作《无将大车》 394

周之大夫自伤久役、思归怀友而作《小明》 394

征夫苦其行役而作《何草不黄》 395

前774年 周幽王八年 395

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395

王以郑伯友为司徒 395

申后作《白华》之诗,自伤被黜 395

周之大臣深恶幽王废申后、宠褒姒,思得贤女以配君子而作《车舝》 396

卫武公作《青蝇》之诗,刺幽王信谗言,废申后、放太子 397

前773年 周幽王九年 397

史伯向郑桓公纵论古今历史及当时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推测发展局势,高屋建瓴,颇多警辟之论。文中提出“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的观点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 397

周大夫作《小旻》之诗,刺幽王任用小人 398

周宗族有人作《角弓》之诗,刺幽王不亲九族 399

太子宜臼奔放在申,作《小弁》之诗以抒其忧 399

苏信公作《何人斯》以绝暴公,伤于谗言而作《巧言》 400

前772年 周幽王十年 401

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401

幽王作乐淮上,君子忧伤,诗人作《鼓钟》以刺之 401

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402

东夷作乱,兴师征讨,征夫有《蓼莪》、《四月》、《渐渐之石》之诗歌 402

征夫行役,逾时不归,怨妇忧思而作《采绿》 404

幽王东征西伐,用兵不息,诗人感周室将亡而作《苕之华》 404

凡伯刺幽王嬖褒姒乱政作《瞻卬》,刺幽王内乱地削作《召旻》 405

家父作《节南山》之诗,刺王用尹氏以致乱 406

周之大夫作《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407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407

天下俗薄,朋友道绝而有《谷风》之作 408

周之同姓大臣忧孤危将亡而作《頍弁》 409

妇人喜见君子而有《隰桑》之作 409

周之大夫刺幽王而作《瓠叶》 410

前771年 周幽王十一年 410

申侯与缯人、犬戎杀幽王、王子伯服及郑桓公,西周亡 410

西周文学综论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