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海根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4204162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结合图像质量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讨论如何测量和评价印刷质量,以定量测试为主。第一章从质量的一般概念推及印刷质量,分析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差异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第二章以图像质量袁为核心展开讨论,注重说明引入质量属性的必要性,以便形成联系客观测度和主观偏好的关系。第三章简要讨论设备标定和特征化,以设备标定到标准状态为主要内容。第四章简要介绍测试图和测量仪器,考虑到传统仪器对印刷图像质量参数的全面测量和评价几乎无能为力,因而重点放在数字成像设备上,且以印刷业熟悉的平板扫描仪为主。第五章聚焦于数字印刷机或打印机的有效分辩测量,围绕ISO 12233建议的倾斜边缘法展开。第六章讨论文本与线条质量,大体上按ISO 13660标准定义的质量属性展开讨论,以线条边缘质量测试为重点。第七和第八两章均涉及印刷图像的噪声问题,按空间非均匀性和噪声功率谱分解成两章,测量数据类型分别对应于空间量和频率成分。第九章是关于套印误差测量的内容,本书以单参考线基本测试单元为主。第十章讨论阶调和色彩表现测量,由扫描仪为分析和评价色彩表现提供基础数据。本书尽可能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字印刷质量检测和评价技术,书中的许多测量数

第1章 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质量的定义 1

1.1.2 服务质量 2

1.1.3 质量标准 3

1.1.4 质量管理系统 4

1.1.5 质量控制 5

1.1.6 质量保证 6

1.2 印刷质量 7

1.2.1 印刷质量的基本含义 7

1.2.2 图像质量 8

1.2.3 传统印刷质量的测量和评价特点 8

1.3 印刷质量标准 9

1.3.1 国际印刷及相关质量标准制定机构 9

1.3.2 数字成像国际标准 11

1.3.3 单色数字印刷国际质量标准 11

1.3.4 彩色数字印刷国际质量标准 12

1.4 传统印刷质量与数字印刷质量 14

1.4.1 现状 15

1.4.2 质量等级与期望质量 15

1.4.3 常规质量缺陷与人为质量缺陷 16

1.4.4 质量缺陷分等 18

1.4.5 胶印工艺的开放性 18

1.4.6 数字印刷的封闭性 19

第2章 图像质量 21

2.1 数字图像质量 21

2.1.1 图像质量的基本含义 21

2.1.2 信号与噪声 23

2.1.3 空间分辨率和色调分辨率 24

2.1.4 锐化程度 25

2.1.5 对比度 25

2.1.6 动态范围 27

2.1.7 畸变与失真 28

2.2 图像质量圆与质量模型 29

2.2.1 影响图像质量的系统性因素 29

2.2.2 定量描述的重要性 30

2.2.3 图像质量圆 31

2.2.4 图像总体质量与感觉属性 32

2.2.5 物理图像参数 33

2.2.6 技术变量 34

2.2.7 图像质量模型的心理基础 35

2.2.8 图像质量模型的形式 35

2.2.9 图像质量模型 36

2.2.10 图像质量的两种观察角度 37

2.3 图像整体质量 38

2.3.1 图像质量域 38

2.3.2 质量测度与客观评价 39

2.3.3 质量偏好与主观评价 40

2.3.4 图像质量描述与质量属性 41

2.3.5 质量测度、属性与偏好的关系 42

2.4 图像质量属性 43

2.4.1 基本图像质量属性 44

2.4.2 图像质量属性的设计目标 44

2.4.3 材料与稳定性属性 45

2.4.4 图像质量属性选择对整体偏好的影响 46

2.5 图像质量测度 47

2.5.1 印刷缺陷 47

2.5.2 质量测度与应用的关系 48

2.5.3 设计变量 49

2.5.4 主观测度与客观测度 50

2.5.5 测量和计算流程 51

2.6 图像偏好与感觉质量 52

2.6.1 图像偏好的重要性 52

2.6.2 视觉系统的感受特征 53

2.6.3 测量图像感觉质量的两种方法 54

2.6.4 尺度法 55

2.6.5 测量法 56

第3章 设备标定与特征化 58

3.1 标定 58

3.1.1 标定的基本含义 58

3.1.2 彩色标定 59

3.1.3 设备标定 60

3.2 输入设备标定 61

3.2.1 主要标定对象 61

3.2.2 光源 62

3.2.3 路德-埃尔维斯条件 63

3.2.4 扫描仪 64

3.2.5 平板扫描仪标定 65

3.2.6 数字照相机标定 66

3.3 输出设备标定 67

3.3.1 基本假设 67

3.3.2 显示器标定 68

3.3.3 标定与RIP的关系 70

3.3.4 RGB打印机与CMYK打印机 71

3.3.5 独立于通道的打印机标定 72

3.3.6 灰平衡打印机标定 74

3.4 设备特征化 76

3.4.1 标定与特征化的关系 76

3.4.2 设备的特征化处理 77

3.4.3 两种输入设备特征化技术 78

3.4.4 扫描仪的经验法特征化 80

3.4.5 半色调和连续调输出设备 80

3.4.6 输出设备非线性特征的主要来源 81

3.4.7 输出设备特征化的通用工作流程 82

第4章 测试图与测量仪器 84

4.1 测试图 84

4.1.1 测试目的与类型 84

4.1.2 标准测试图 85

4.1.3 自定义测试图 86

4.1.4 自动图像质量分析对测试图的基本要求 87

4.2 测试图设计的基本考虑 89

4.2.1 基本测量单元的空间布局 89

4.2.2 测试图的保真度 90

4.2.3 形态特征 91

4.2.4 测试图设计的定位特征考虑 92

4.2.5 光谱特征 93

4.2.6 测试图特征的畸变考虑 94

4.2.7 全局畸变 94

4.3 测量仪器 96

4.3.1 模拟测量仪器 96

4.3.2 数字测量仪器 98

4.3.3 某些印刷质量测度对测量仪器的特殊要求 99

4.3.4 数字成像设备的优势和特点 100

4.3.5 空间标定 101

4.3.6 密度标定 102

4.3.7 颗粒尺度标定 103

4.4 平板扫描仪性能评价 103

4.4.1 空间均匀性 104

4.4.2 与扫描仪结构无关的空间畸变 104

4.4.3 光电变换函数 105

4.4.4 空间频率响应 106

4.4.5 图像噪声 107

4.5 扫描参数选择 107

4.5.1 图像数据捕获原则 108

4.5.2 扫描模式 108

4.5.3 曝光与像素值裁剪 109

4.5.4 采样频率 110

4.5.5 有效分辨率折算与R10判据 111

4.5.6 样本尺寸 112

第5章 数字印刷机的有效分辨率测量 114

5.1 数字印刷机空间分辨能力的合理指标 114

5.1.1 数字印刷机的物理分辨率 114

5.1.2 寻址能力 115

5.1.3 视觉分辨率 116

5.1.4 空间频率响应 116

5.1.5 对比度传递函数 118

5.1.6 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119

5.2 空间频率响应测量方法 120

5.2.1 倾斜边缘测量法 120

5.2.2 对比度传递函数计算法 121

5.2.3 正弦亮度分布测量法 122

5.2.4 方法比较 123

5.2.5 倾斜边缘法空间频率响应测量的注意事项 124

5.2.6 数字印刷机SFR的方向性 125

5.3 线对数测量法 126

5.3.1 方法概述 126

5.3.2 对比度的确定方法 127

5.3.3 测试图结构与输出 128

5.3.4 测量与数据处理 129

5.3.5 测量结果举例 130

5.4 影响倾斜边缘法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131

5.4.1 插值算法 131

5.4.2 测试图的频率成分问题 132

5.4.3 图像捕获设备噪声 133

5.4.4 数字成像设备的有效分辨率 134

5.5 空间频率响应补偿 135

5.5.1 补偿原则 135

5.5.2 扫描仪SFR曲线选择 136

5.5.3 补偿计算注意事项 137

5.5.4 空间频率响应补偿实例 138

第6章 文本与线条 141

6.1 文本质量 141

6.1.1 数字输出设备追赶胶印文本质量的努力 141

6.1.2 传统文本质量检验方法 142

6.1.3 文本质量的定量评价 143

6.1.4 ISO 19751标准开发组建议的文本质量属性 144

6.1.5 测试图建议 145

6.1.6 文本的可阅读性 146

6.1.7 字符表示方法 147

6.1.8 字符笔画的客观测度 148

6.2 国际标准定义的线条质量属性 149

6.2.1 ISO 13660定义的线条质量属性类型 149

6.2.2 ISO 19751文本与线条质量属性开发组建议 150

6.2.3 粗糙度 151

6.2.4 模糊度 152

6.2.5 线条宽度 153

6.2.6 暗度 153

6.2.7 填充 155

6.2.8 填充区域均匀性与线条宽度的相关性 155

6.3 线条边缘质量建议测试规程 156

6.3.1 兴趣区域高度的影响 156

6.3.2 兴趣区域的位置敏感性 158

6.3.3 测量数据异常的原因分析 159

6.3.4 建议测试规程与有效性验证 160

6.3.5 不可测量线条 162

6.4 线条质量的某些特殊问题 163

6.4.1 目标特征与缺陷特征 163

6.4.2 线条的固有子属性 164

6.4.3 线条整体质量模型 165

6.4.4 倾斜边缘法分析线条边缘质量的可行性 166

6.4.5 粗糙度与模糊度的联系和区别 167

6.4.6 边缘梯度分析 168

6.4.7 倾斜边缘法测量数据修正 169

第7章 空间非均匀性 170

7.1 宏观均匀性和微观均匀性 170

7.1.1 宏观均匀性 170

7.1.2 微观均匀性 171

7.1.3 空间非均匀性测试图 172

7.1.4 测试图印刷样张数字化 173

7.1.5 空间非均匀性质量缺陷模拟 174

7.1.6 三种基本缺陷 175

7.2 颗粒度 176

7.2.1 颗粒感与颗粒度 176

7.2.2 颗粒度定义 177

7.2.3 测量和计算方法 177

7.2.4 测试图与建议测量程序 178

7.2.5 记录点尺寸对颗粒度的影响 179

7.2.6 颗粒度的维纳谱测量 180

7.2.7 阶调水平与颗粒度的关系 181

7.2.8 纸张对颗粒度的影响 182

7.2.9 网点结构与颗粒度 183

7.3 斑点 184

7.3.1 定义与基本特点 185

7.3.2 斑点与颗粒度的关系 186

7.3.3 特殊周长斑点模型 187

7.3.4 斑点与颗粒度组合效应 188

7.3.5 斑点的变化规律 189

7.3.6 静电照相设备对空间非均匀性的影响 190

7.4 条带 191

7.4.1 定义及基本特点 191

7.4.2 条带类型 192

7.4.3 条带分析的数学基础 193

7.4.4 激光扫描装置条带 194

7.4.5 光学对不准条带效应 196

7.4.6 热条带效应 197

7.4.7 条带效应的主观评价 198

7.5 其他空间非均匀性 199

7.5.1 背景朦胧 199

7.5.2 背景痕迹 200

7.5.3 大面积暗度与空白 201

7.5.4 随机条纹 202

第8章 噪声功率谱印刷质量评价应用 203

8.1 噪声功率谱分析基础 203

8.1.1 噪声的类型 203

8.1.2 图像噪声的来源和种类 204

8.1.3 连续和离散傅里叶变换 205

8.1.4 频谱 206

8.1.5 信号能量与功率 207

8.1.6 功率谱 208

8.2 噪声功率谱 209

8.2.1 讨论噪声功率谱的意义 209

8.2.2 噪声功率谱应用历史 210

8.2.3 空间频率响应与噪声功率谱测量比较 211

8.2.4 噪声功率谱计算 212

8.2.5 一维噪声功率谱估计 213

8.2.6 印刷图像的二维随机噪声特点 214

8.2.7 二维噪声功率谱 214

8.3 噪声功率谱测量与应用 215

8.3.1 测量准备 215

8.3.2 对测量数据的一般要求 216

8.3.3 噪声功率谱曲线 217

8.3.4 阶调相关性 217

8.3.5 网点结构与噪声功率谱关系 218

8.3.6 纸张对噪声功率谱的影响 219

8.3.7 静电照相数字印刷典型噪声功率分布 220

8.3.8 视觉加权 221

第9章 套印误差测量 223

9.1 部件运动精度与套印误差 223

9.1.1 数字输出设备套印误差的主要来源 223

9.1.2 半色调处理与网点叠印 224

9.1.3 不同印刷技术的套印误差 225

9.1.4 套印误差对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 226

9.1.5 套印误差的随机性 227

9.2 套印误差测量原理 227

9.2.1 参考对象与基本测量单元 228

9.2.2 测量系统的运动质量 229

9.2.3 对测量仪器的空间频率响应要求 230

9.2.4 单参考线测试单元 230

9.2.5 双参考线测试单元 231

9.2.6 套印误差计算 232

9.3 套印误差测量程序 233

9.3.1 测试图 233

9.3.2 系统测量精度检验 234

9.3.3 测试图输出 236

9.3.4 兴趣区域与测量操作 236

9.3.5 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判断 237

9.3.6 特征参数补偿与宽度补偿 238

9.3.7 彩色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套印误差 240

第10章 阶调与色彩表现 242

10.1 从质量属性角度认识色彩表现 242

10.1.1 色彩表现子属性 242

10.1.2 ISO 19751开发组的最终选择 243

10.1.3 色彩量化 244

10.1.4 色彩保真度 245

10.1.5 色彩尺度或等级 246

10.1.6 色彩表现的测量方法 247

10.2 密度测量 248

10.2.1 密度计测量与平板扫描仪测量 248

10.2.2 扫描仪密度测量数据的有效性验证 249

10.2.3 软件测量工具 249

10.2.4 测量数据选择 250

10.2.5 平板扫描仪测量数据的获取方法 252

10.2.6 测量数据补偿 252

10.3 阶调响应测量 253

10.3.1 测试图的基本考虑 253

10.3.2 阶调响应特性评价 254

10.3.3 阶调响应的表示方法 255

10.3.4 密度阶调响应曲线 256

10.3.5 反射系数阶调响应曲线与标定 257

10.3.6 面积工具测量法 258

10.3.7 网点结构对阶调响应测量结果的影响 259

10.4 色彩表现测量 260

10.4.1 测试图设计 260

10.4.2 工作色彩空间 261

10.4.3 不能以RGB和CMYK彩色数据评价色彩表现的理由 262

10.4.4 关于Lab数据色彩表现评价的讨论 263

10.4.5 适合于色彩表现评价的彩色数据 265

10.4.6 关于理想HSB值 265

10.4.7 测量HSB值 266

10.5 色域评价 268

10.5.1 基本概念 269

10.5.2 色域体积 269

10.5.3 离散和连续表示 270

10.5.4 墨粉熔化过程对色域的影响 271

10.5.5 液体显影静电照相数字印刷与胶印色域比较 273

10.5.6 色域缺口与ICC文件检查 274

参考文献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