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简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飞鸿,崔晟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164151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采用编年体例,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完整再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

第一章 思想与哲学一、诸子百家 1

儒家 1

道家 2

墨家 2

法家 3

名家 4

阴阳家 5

纵横家 6

兵家 7

杂家 8

农家 8

医家 9

二、四书五经 10

《大学》 10

《中庸》 10

《论语》 11

《孟子》 12

《诗经》 12

《尚书》 14

《礼记》 15

《周易》 16

《春秋》 16

三、人文学说 17

董仲舒 17

刘歆 18

王充 19

郑玄 20

王弼 21

范缜 21

周敦颐 22

张载 23

程颢、程颐 24

朱熹 25

张栻 26

陆九渊 27

王守仁 28

黄宗羲 28

顾炎武 29

王夫之 30

梁漱溟 30

第二章 历史风云一、帝王权臣 32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32

姜太公 33

管仲 34

商鞅 35

秦始皇 37

汉高祖刘邦 38

曹操 39

诸葛亮 40

隋文帝杨坚 41

唐太宗李世民 42

魏徵 43

女皇武则天 44

宋太祖赵匡胤 44

岳飞 45

完颜阿骨打 46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47

元世祖忽必烈 48

明太祖朱元璋 48

明成祖朱棣 50

清太祖努尔哈赤 50

清太宗皇太极 51

清圣祖玄烨 52

清世宗胤禛 53

清高宗弘历 54

和珅 55

林则徐 56

曾国藩 57

李鸿章 58

左宗棠 60

慈禧太后 61

孙中山 62

二、政治制度 64

禅让制 64

井田制 65

三公九卿 65

郡县制 66

察举制 67

西域都护 68

屯田制 69

占田、课田和户调制 70

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改革 70

三省六部制 72

科举制 72

庆历新政 73

元代的等级制度 74

内阁与大学士 74

八旗制度 75

三、历史事件 76

大禹治水 76

战国的变法 76

焚书坑儒 79

巨鹿之战 80

楚汉相争 81

文景之治 82

独尊儒术 83

王莽改制 84

董卓之乱 84

官渡之战 85

赤壁之战 86

八王之乱 87

淝水之战 88

贞观之治 89

安史之乱 90

牛李党争 91

王安石变法 91

徽宗裨政与靖康之变 92

郑和下西洋 93

戚继光抗倭 94

张居正改革 95

郑成功收复台湾 96

雅克萨战役 97

清代文字狱 98

鸦片战争 99

三元里抗英 100

火烧圆明园 102

中日甲午战争 103

戊戌变法 105

百日维新 107

四、历史遗韵 108

万里长城 108

琅邪刻石 109

秦始皇陵 110

秦兵马俑 110

泰山石刻 111

龙门石窟 112

云冈石窟 113

敦煌莫高窟 114

赵州桥 115

丝绸之路 115

金缕玉衣 116

马王堆汉墓 117

汉代冶铁遗址 118

永乐大典 118

明十三陵 119

四库全书 120

古今图书集成 120

第三章 文学一、诗歌 122

《诗经》 122

屈原与楚辞 123

汉代乐府民歌 124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125

陶渊明与田园诗 126

谢灵运与山水诗 127

唐代诗歌 128

初唐四杰 129

陈子昂 129

孟浩然 131

王维 132

李白与盛唐诗歌 132

杜甫与中唐诗歌 135

韩孟诗派 137

元稹、白居易与新题乐府诗 138

李商隐、杜牧与晚唐诗歌 139

王安石 140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41

二、词 142

李煜 142

婉约派 142

豪放派 143

柳永 143

晏殊 144

李清照 145

苏轼 145

辛弃疾 146

纳兰性德 147

三、散文 147

《左传》 147

《国语》 148

《战国策》 149

孔丘与《论语》 150

孟轲与《孟子》 150

墨翟与《墨子》 151

老子与《道德经》 151

庄周与《庄子》 152

韩非与《韩非子》 153

司马迁与《史记》 153

韩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 154

欧阳修与诗文变革 155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56

王思任、张岱与晚明小品散文 157

四、小说 158

施耐庵与《水浒传》 158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159

吴承恩与《西游记》 160

三言二拍 162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62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164

曹雪芹与《红楼梦》 164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165

五、戏曲 166

关汉卿的杂剧 166

王实甫与《西厢记》 168

白朴的杂剧 168

马致远的杂剧 169

郑光祖的杂剧 170

洪昇与《长生殿》 171

孔尚任与《桃花扇》 172

六、赋 173

宋玉与《神女赋》 173

汉赋 174

贾谊 175

司马相如 176

扬雄 177

班固与《两都赋》 177

张衡 178

曹植与《洛神赋》 179

第四章 艺术一、书法 181

甲骨文 181

金文 182

大篆 183

帛书 184

隶书 185

章草 186

今草与狂草 187

行书 187

魏碑 188

楷书 189

陆机与《平复帖》 190

王羲之与《兰亭序》 191

王献之 192

草圣张旭 192

颜真卿 194

米芾与《蜀素帖》 194

宋徽宗与瘦金体 196

二、绘画 196

史前绘画 196

先秦绘画 197

人物画 198

山水画 199

花鸟画 200

界画 201

扬州八怪 202

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203

阎立本与《步辇图》 204

张萱与《捣练图》 205

周昉与《簪花仕女图》 206

韩滉与《五牛图》 207

顾闳中与《韩熙载夜宴图》 208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210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211

赵孟頫的画史成就 212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214

唐寅的绘画过程 215

仇英与《汉宫春晓图》 218

郎世宁与《百骏图》 219

三、音乐舞蹈 228

远古先秦音乐 220

巫与商代音乐 221

楚声 222

相和歌与清商乐 223

西域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音乐 224

唐代大曲 225

俗讲与散乐 226

《琴论》与《唱论》 227

弹词与鼓词 228

明清琴派 229

昆腔和弋阳腔 230

京剧 231

古代四大名琴 232

琵琶 233

三弦 234

二胡 235

马头琴 236

鼓 236

月琴 237

筝 238

笛 239

唢呐 240

《高山流水》 241

《广陵散》 243

《平沙落雁》 244

《十面埋伏》 244

《渔樵问答》 245

《夕阳箫鼓》 246

《汉宫秋月》 247

《梅花三弄》 249

《阳春白雪》 249

《胡笳十八拍》 250

第五章 科技教育医学一、科技 252

磁现象与司南的发明 252

造纸术 253

印刷术 253

火药 254

圭表 255

日晷 256

漏刻 256

地动仪 257

浑天仪 258

唐初天文图 258

沈括与《梦溪笔谈》 259

授时历 260

梅文鼎的天文成就 261

《历象考成后编》与《坤舆全图》 262

《时宪历》的颁行 263

《地理志》开创疆域志 264

《元一统志》 265

朱思本与《舆地图》 266

《九章算术》 267

祖冲之和圆周率 268

秦九韶与《数书九章》 269

珠算 270

算盘 271

耒耜 271

水车 273

都江堰 274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75

王祯与《农书》 275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276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277

麻纺织 278

丝织 279

黄道婆与棉纺织 280

二、教育 281

古代学校的名称 281

稷下学宫 282

古代私学 282

蒙养教育 283

六艺 284

孔子的教育思想 284

鸿都门学 285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286

书院 286

殿试 287

胡瑗“苏湖教法” 288

魏源的教育思想 289

《朱子读书法》 290

蔡元培 290

陶行知 291

三、传统中医 292

何为中医 292

中医“四诊” 293

《黄帝内经》 294

医圣张仲景 295

麻沸散 296

《针灸甲乙经》 297

孙思邈与《千金要方》 29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299

第六章 鉴赏收藏陶器 301

彩陶的产生 302

彩陶的真伪鉴别 304

青铜器 305

司母戊大鼎 307

四羊尊 307

曾侯乙墓编钟 307

嵌错攻战宴乐纹铜壶 308

青铜“包浆” 309

先秦青铜的艺术特点 310

铜镜 311

瓷器窑口 312

青瓷 313

宋代瓷器 314

青花瓷器 315

元代青花瓷 316

珐琅彩瓷 317

歙砚 318

文房四宝 319

纸币 320

五铢钱 321

紫砂壶 321

唐三彩 322

巧夺天工鼻烟壶 323

根据佛像特征推断年代 325

牙雕工艺品莫以黄白判新旧 326

第七章 道教佛教一、道教 326

道家思想 326

道教起源 326

张道陵创五斗米道 327

道教神仙 328

道教礼仪 329

道教斋醮活动 330

道教修持 331

道教法器 332

道教名山 333

道教门派 335

道教经典 336

藏外道书 336

道教在海外的传播 337

二、佛教 338

中国佛教宗派 338

佛教传播和寺院经济 339

玄奘西游 340

鉴真东渡 341

佛教四大名山 342

中国佛教四大石窟 343

四大菩萨 345

佛教经典 346

第八章 建筑奇葩一、礼制建筑 348

殷墟 348

阿房宫 349

未央宫 350

大明宫 351

兴庆宫 352

元大都 353

紫禁城 354

太极殿 355

天坛 355

沈阳故宫 356

布达拉宫 358

晋祠 359

杨家祠堂 360

武侯祠 361

三苏祠 362

洛南文庙 363

资中文庙 364

凤庆文庙 365

二、楼阁 366

光岳楼 366

鹳雀楼 367

岳阳楼 368

浔阳楼 369

北京鼓楼 370

滕王阁 371

文澜阁 372

文津阁 373

天一阁 374

三、园林景观 376

明代西苑 376

承德避暑山庄 377

颐和园 379

拙政园 381

留园 382

瞻园 383

四、民居 385

徽州建筑 385

客家土楼 386

瑶族吊脚楼 387

哈尼族蘑菇房 387

羌族碉楼 388

傣族竹楼 389

侗族鼓楼 390

白族的住宅建筑 392

布依族半边楼 393

彝族土掌房 394

东乡族庄窠 394

乔家大院 395

四合院 395

第九章 中华传统风情一、时令节庆 398

春节 398

元宵节 398

清明节 399

端午节 400

七夕节 401

中秋节 402

重阳节 403

腊八节 404

歌会和歌节 405

赛装节 406

火把节 406

鲁班节 408

古尔邦节 409

吉祥天母节 410

泼水节 410

二、游戏娱乐 412

击壤 412

射穿七札 413

蹴鞠 415

古代太极拳 417

马球 417

步打球 419

雅歌投壶 419

弈秋诲弈 420

三、饕餮盛宴 422

熟食与祭灶 422

南甜北成话风味 423

中国八大菜系 425

五大名宴 426

中国各地名小吃 427

四大美人与八道美味 428

用餐排坐 429

轩辕酒的传说 429

陶渊明与酒 431

李白与酒 432

“醉翁”欧阳修 434

苏轼与酒 435

古代酒具的发展 436

中国茶艺 438

茶道 439

饮茶方式的演变 440

四、服饰 441

商周服饰 441

春秋战国服饰 442

秦汉服饰 443

魏晋南北朝服饰 444

隋唐服饰 445

宋辽夏金元服饰 447

明清服饰 448

汉服的影响 450

满族旗袍 452

旧旗袍发展史 452

五、习俗礼仪 455

年画 455

送灶神 456

接财神 457

庙会 458

三书六礼 459

闹洞房 460

拜寿 461

鞠躬礼节 461

饮茶礼节 462

拜年礼仪 463

拱手礼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