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曾国藩著;石晶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2900837
  • 页数:171 页
图书介绍:中国历史悠长,著名人物众多,各类典籍繁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画卷中吸取营养呢?清代著名文化大家曾国藩为我们指点了迷津。

第一章 儒学的历史时空——曾国藩点评儒学人物 1

求仁得仁的孔子 1

曾国藩点评原文:知道者,时时有忧危之意,其临文也亦然 1

孔子小传:温文尔雅的儒家至圣先师 1

分析:曾国藩与他所敬佩的儒学的开创者——孔子 2

有光明俊伟之气的孟子 7

曾国藩点评原文:细玩孟子光明俊伟之气,惟在子与韩退之得其仿佛 7

孟子小传:孟子出游,“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7

分析:曾国藩“光明俊伟之气”与“人性善”的孟子心灵哲学 8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董仲舒 10

曾国藩点评原文:治乱兴废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 10

董仲舒小传:“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10

分析:曾国藩“默会”的“圣贤之言微旨” 11

一代儒学宗师朱熹 12

曾国藩点评原文:大圣因由生知,而其平生,造次克念精诚,亦通异于庸众 12

朱熹小传:理学之集大成者 13

分析:朱熹理学让曾国藩又喜又厌 14

第二章 无为而治,老庄之道——曾国藩点评老庄 19

志气高远、有淡雅之气的老庄 19

曾国藩点评原文: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9

老子小传:道家之鼻祖 19

分析:“道不可言”——曾国藩对老子“道”的思想解读 20

分析:曾国藩眼中的老庄之“朦胧美” 23

庄子小传:尝为蒙漆园吏 25

分析:庄子的“诙谐之趣”何以引起曾国藩如此兴趣 26

分析:从曾国藩的点评看老子和庄子的不同 31

第三章将相和天下兴——曾国藩点评将相 37

汉初的耿臣樊哙 37

曾国藩点评原文:乃不愧大人格君心者 37

樊哙小传:少时以屠狗为业 37

分析:曾国藩眼中的“知樊哙” 39

笑傲千古的贤相能臣诸葛亮 40

曾国藩点评原文:诸葛武侯治蜀,有言公惜赦者 40

诸葛亮小传:南阳卧龙,隆中对策定天下 40

分析:曾国藩心中的完人形象——诸葛亮 41

悲壮的“白帝托孤” 43

曾国藩点评原文: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敛退之象 43

分析:曾国藩看到的刘禅与诸葛亮君臣关系 4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管仲 46

曾国藩点评原文:非以此为古来伟人计功簿也 46

管仲小传:辅君治国的一代奇才 46

分析:曾国藩视野中的管仲 47

才华横溢的贾谊 48

曾国藩点评原文:千古奏议,推《治安策》为绝唱 48

贾谊小传:太过执著的才子 48

分析:“汉朝公卿忌贾生” 48

成功与失败谁人评说的韩信 49

曾国藩点评原文:韩信乃高祖之臂膀 49

韩信小传:受过胯下之辱的淮阴侯 49

分析:韩信在曾国藩眼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49

谋士的典范张良 52

曾国藩点评原文: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2

张良小传:汉初名臣,一代谋士 52

分析:曾国藩称赞的谋士典范——张良 53

第四章 文酒风流两千年——曾国藩点评文学家 55

豁达光明的李白 55

曾国藩点评原文: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55

李白小传:一代诗仙耀千古 55

分析:曾国藩视野里的李白 55

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杜甫 58

曾国藩点评原文:而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 58

杜甫小传:自称少陵野老 58

分析:让曾国藩感念不已的“杜甫的襟怀” 58

恬淡从容的白居易 61

曾国藩点评原文:白香山则冲淡处多 61

白居易小传: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61

分析:曾国藩因何喜欢白居易的美学主张 61

文章第一妙境韩愈 63

曾国藩点评原文:温韩文《柳州罗池庙碑》,觉情韵不匮,声调铿铿,乃文章中第一妙境 63

韩愈小传:三岁而孤,有读书经世之志 63

分析:曾国藩如何看待韩愈的文学主张与创作 63

一生隐居的孟浩然 66

曾国藩点评原文: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上,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66

孟浩然小传:一代田园诗人 66

分析:无奈寄情于山水的孟浩然 67

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 68

曾国藩点评原文:雄奇者,瑰珠俊迈,以扬马为最 68

欧阳修小传:道德楷模,文章大家 68

分析: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与曾国藩称赞的“惬适”文风 69

多才多艺的苏轼 71

曾国藩点评原文:因读东坡“但寻牛矢觅归路”诗 71

苏轼小传:老夫聊发少年狂 72

分析:曾国藩“醒而复醉”说东坡 72

文章大家柳宗元 75

曾国藩点评原文:唯庄柳之文,苏黄之诗,韩公诗文,皆极诙诡,此外实不多见 75

柳宗元小传:少年贫苦,大器晚成 75

分析:曾国藩心目中的柳宗元与古文运动 75

豁达的“诗鬼”——杜牧 79

曾国藩点评原文:如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 79

杜牧小传:杜牧沽酒;牧童遥指杏花村 80

分析:曾国藩说的“豁达的诗鬼”——杜牧 80

爱国诗人陆游 82

曾国藩点评原文: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 82

陆游小传:陆唐悲歌,千古绝唱 83

分析:爱国诗人陆游 83

第五章 读史使人明智——曾国藩点评史学家 86

剑笔写春秋的史圣司马迁 86

曾国藩点评原文:足下为古文,笔力稍患其弱 86

司马迁小传:彪炳千古的史圣 86

分析:使散文不朽的人 87

千古不朽的班固 88

曾国藩点评原文:班固人表,失其指矣 88

班固小传:新创体例,断代成史 88

分析:曾国藩读《汉书》 90

锐意进取的司马光 92

曾国藩点评原文: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 92

司马光小传:世称涑水先生 92

分析:司马光殚精竭虑写史书 92

第六章 书道纵横——曾国藩点评书法家 96

曾国藩点评原文:偶思古之书家,字里行间别有一种意态 96

分析: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98

分析: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101

分析:书学鼎盛的唐代 102

分析: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111

分析: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116

第七章 忠肝义胆——曾国藩点评改革家 119

曾国藩点评原文: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皆忠肝义胆之人 119

势无不积、法无不改的商鞅 119

商鞅小传:立木求信,以信革政 119

分析:曾国藩看商鞅变法,南门立木 119

诗政一家的王安石 121

王安石小传:改革变法美名传 121

分析:曾国藩眼中的王安石变法 121

一代名相张居正 123

张居正小传:一条鞭法定乾坤 123

分析:曾国藩说——荆楚名士张居正隐忍有余 124

第八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曾国藩点评书生从戎 126

“西北大使”班超 126

曾国藩点评原文:国难之时,志士当效投笔从戎,如班超、沈括、虞允文、辛弃疾也 126

班超小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6

分析:投笔从军的班超 126

一代儒将沈括 128

沈括小传:文武兼务,口诛笔伐 128

分析:沈括出使不辱使命 128

两袖清风的虞允文 129

虞允文小传:一代奇将 129

分析:一介书生退万敌 130

剑笔写柔情的辛弃疾 132

辛弃疾小传:慷慨悲壮爱国词人 132

分析:词人也爱国 133

第九章 舍生取义——曾国藩点评民族英雄 135

曾国藩点评原文:于国家大义,吾尝思戚继光、岳飞、郑成功之情 135

抗倭英雄戚继光 135

戚继光小传:抗倭保国谱凯歌 135

分析:曾国藩眼中的英雄戚继光 136

直抗黄龙府的岳飞 138

岳飞小传: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38

分析:曾国藩喜吟《满江红》,原因何在 139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142

郑成功小传:收复台湾的功臣 142

分析:曾国藩叹服郑成功收复台湾 142

第十章 天下一家——曾国藩点评帝王 144

始皇帝秦始皇 144

曾国藩点评原文:国统自始皇迄今千余年矣 144

天下分合,秦宋有天壤之别,盖始皇与宋帝殊也 144

秦始皇小传:千古一帝 144

分析:曾国藩看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144

谦逊平和的汉文帝 147

曾国藩点评原文:天下唯诚不可掩 147

汉文帝小传:执政于乱政之后的帝王 147

分析:“至诚至让”的西汉文帝刘恒 147

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 151

曾国藩点评原文:宋不师古,国亡矣 151

宋太祖小传:极权皇帝 151

分析:北宋亡国与权力膨胀 152

喜欢儒家的朱元璋 156

曾国藩点评明太祖:好儒,疑臣,一和尚 156

明太祖小传:贫苦出身,开国皇帝 156

分析:曾国藩此说从何而来 157

分析:朱元璋与峨眉山僧 159

分析:明太祖醉计试大将 160

第十一章 同一屋檐下——曾国藩点评同代人 161

卖国有理的李鸿章 161

曾国藩点评原文: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 161

李鸿章小传:清朝一代重臣 161

分析:李鸿章的军事思想与军事业绩 162

分析:曾国藩训诫李鸿章的一字诀 164

收复新疆的左宗棠 165

曾国藩点评原文:我于同侪最服左季高也 165

左宗棠小传:功罪多有评说 165

分析:曾国藩眼中的晚清怪杰左宗棠 166

分析:令曾国藩称道的左宗棠一生关注台湾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