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 2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动向 8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要求 14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前景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萌芽期 17
一 比较文学在西方的萌芽 17
二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萌芽 20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形成期 26
一 比较文学在西方的形成 26
二 比较文学形成的文化阐释 31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期 38
一 比较文学在法国 38
二 比较文学在英国 44
三 比较文学在德国 49
四 比较文学在美国 53
五 比较文学在俄国 62
六 比较文学在中国 67
第四节 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74
一 比较文学的现状 74
二 比较文学的前景 84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 87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87
一 比较文学的名称 88
二 比较文学的实质 92
三 与比较文学密切相关的几个术语 106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特点 108
一 开放性 109
二 综合性 112
三 族际性 114
四 语际性 116
五 科际性 117
六 比较性不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 119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120
一 影响研究的可比性 122
二 平行研究的可比性 133
三 跨学科研究的可比性 137
第四节 比较文学的学派问题 141
一 法国学派 141
二 美国学派 142
三 中国学派 144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方法问题 151
一 比较文学的方法与方法论 152
二 比较文学的方法与研究类型 153
第四章 影响研究 156
第一节 影响的涵义 156
第二节 流传学 160
第三节 渊源学 166
第四节 媒介学 171
第五节 译介学 175
第六节 影响研究的深化 184
一 影响的接受学研究 187
二 影响的发生学研究 191
三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 199
第五章 平行研究 211
第一节 比较诗学 211
一 中西诗学的逻辑起点 211
二 中西诗学范畴体系 215
三 中西诗学的理论形态 221
第二节 中西诗歌比较 225
一 中西诗歌传统 225
二 中西诗歌情趣 228
三 中西诗歌之表达 234
第三节 中西小说比较 236
一 中西小说传统 236
二 中西小说的文化精神 240
三 中西小说的表现手段 246
第四节 中西戏剧比较 248
一 戏剧即仪式 248
二 中西戏剧品格 251
三 中西戏剧的美学精神 254
第五节 主题学 258
一 何谓主题学 258
二 主题学研究的内容 261
第六节 文类学 271
一 文类学的定义 271
二 文类的划分 273
三 文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形态 278
第六章 跨学科研究 280
第一节 文学与人文科学 280
一 文学与哲学 281
二 文学与宗教 288
三 文学与心理学 293
四 文学与艺术 298
五 文学与社会学 304
第二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314
第七章 文学与文化研究 327
第一节 文学的文化阐释 327
一 文学发生及其功能的文化阐释 328
二 文学人类学批评 332
第二节 文学与后现代文化研究 338
一 后现代文化界定 338
二 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354
第八章 比较文学与20世纪西方文论 362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 362
一 泛理论,还是比较文学? 362
二 新文论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化 366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与语言学文论 368
一 诗学的语言:俄国形式主义 374
二 梦的语言:精神分析学 376
三 文本的颠覆:解构主义 377
四 对话的喧声:语言中心模式 378
第三节 比较文学与现象学文论 380
一 现象学文论的哲学基础 380
二 现象学文艺美学 385
三 现象学文学批评 391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解释学文论 394
一 解释学的古典形态 395
二 解释学的现代表现 398
第五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405
一 发展历程 406
二 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 407
三 建立女性文学的王国 411
四 理论的反思 417
后记 420
作者简介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