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1
1.1 定量研究方法 1
1.2 研究变量 1
1.2.1 变量的类型 2
1.2.2 自变量、因变量与外部变量 2
1.2.3 “组间变量”与“组内变量” 3
1.3 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 4
1.3.1 单一自变量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统计工具 4
1.3.2 多自变量的研究方法特点和统计工具 5
1.3.3 相关关系研究的统计工具 5
1.4 混合教学模式 6
2 单自变量拥有两大类值的参数分析方法实例 8
2.1 独立样本T-检验实例 8
2.1.1 实例背景 8
2.1.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8
2.1.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9
2.1.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9
2.1.5 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0
2.1.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13
2.1.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5
2.2 配对T-检验法实例 16
2.2.1 实例背景 17
2.2.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17
2.2.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7
2.2.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7
2.2.5 配对T-检验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9
2.2.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21
2.2.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21
3 单自变量拥有两大类值的非参数分析方法实例 23
3.1 曼恩-惠特尼U检验实例 23
3.1.1 实例背景 23
3.1.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24
3.1.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24
3.1.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24
3.1.5 曼恩-惠特尼U检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25
3.1.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28
3.1.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29
3.2 卡方分析法实例 30
3.2.1 实例背景 30
3.2.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30
3.2.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31
3.2.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31
3.2.5 卡方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32
3.2.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36
3.2.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36
3.3 威斯康星检验法实例 37
3.3.1 实例背景 37
3.3.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37
3.3.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37
3.3.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38
3.3.5 威斯康星检验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38
3.3.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39
3.3.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40
3.4 麦克尼马尔分析法实例 40
3.4.1 实例背景 41
3.4.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41
3.4.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41
3.4.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41
3.4.5 麦克尼马尔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41
3.4.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43
3.4.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43
4 单自变量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类值的参数分析方法实例 44
4.1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实例 44
4.1.1 实例背景 44
4.1.2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45
4.1.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45
4.1.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45
4.1.5 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47
4.1.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49
4.1.7 单因素方差分析“续后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52
4.1.8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生成结果的解释 53
4.1.9 撰写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续后分析”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55
4.2 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法实例 56
4.2.1 实例背景 56
4.2.2 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法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57
4.2.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57
4.2.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57
4.2.5 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58
4.2.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61
4.2.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63
5 单自变量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类值的非参数分析方法实例 65
5.1 克鲁斯卡尔-华利斯检验法实例 65
5.1.1 实例背景 65
5.1.2 克鲁斯卡尔-华利斯检验法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65
5.1.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66
5.1.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66
5.1.5 克鲁斯卡尔-华利斯检验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66
5.1.6 对于克鲁斯卡尔-华利斯检验法的统计结果的解释 68
5.2 对于单自变量含有三个以上组间类值的卡方分析法 69
5.3 弗里德曼检验法实例 69
5.3.1 实例背景 69
5.3.2 弗里德曼检验法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70
5.3.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70
5.3.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70
5.3.5 弗里德曼检验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72
5.3.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73
5.3.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73
5.4 考克然-Q检验法实例 74
5.4.1 实例背景 74
5.4.2 考克然-Q检验法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74
5.4.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75
5.4.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75
5.4.5 考克然-Q检验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76
5.4.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77
5.4.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78
6 多自变量、单因变量无交互性比较研究实例 80
6.1 所有的自变量均是“组间变量”,因变量为单一变量且为正态分布 80
6.1.1 实例背景 80
6.1.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81
6.1.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81
6.1.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82
6.1.5 析因方差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83
6.1.6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85
6.1.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87
6.2 因变量为单一变量且为有序变量 88
6.3 因变量为单一变量且为名义变量或两分变量 88
6.3.1 实例背景 89
6.3.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90
6.3.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90
6.3.4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91
6.3.5 多维列联表通用模型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91
6.3.6 多维列联表通用模型统计结果的解释 93
6.4 所有的自变量是“组内变量”,因变量为正态分布 95
6.4.1 实例背景 95
6.4.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95
6.5 所有的自变量是“组内变量”,因变量为有序变量或名义变量 96
6.6 多个自变量是“混合变量”,即一部分自变量为“组间变量”,另一部分自变量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单一变量且为正态分布 97
7 自变量为混合变量的比较研究步骤实例 98
7.1 实例背景 98
7.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99
7.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99
7.4 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菜单 100
7.5 “包含析因方差分析的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检测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02
7.6 统计结果的解释 105
7.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13
8 多自变量、单因变量有显著交互性比较研究实例 117
8.1 实例背景 117
8.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118
8.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19
8.4 具有显著统计交互性案例的操作流程图 119
8.5 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20
8.6 有显著交互性析因方差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22
8.6.1 分析总体交互性 122
8.6.2 对于显著交互性统计结果的解释 124
8.6.3 显著交互性续后分析的具体操作过程 126
8.6.4 对重新组合后的“单体”变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结果的解释 133
8.6.5 交互性续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134
8.6.6 对以上“续后分析”的结果的解释 135
8.6.7 分别对两大主自变量的统计差异分析 136
8.6.8 分别对两大自变量进行分析的统计结果的解释 137
8.6.9 对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生成结果的解释 138
8.7 撰写研究结果的正式规范 139
8.7.1 总结总体交互性 139
8.7.2 对统计交互性进行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UKEY检测法作为续后分析)的中英文总结 140
8.7.3 分别对不同教育模式及不同院校类型两大自变量进行差异分析的中英文总结 142
9 多自变量、多因变量有显著交互性比较研究实例 145
9.1 实例背景 145
9.2 研究变量关系的图示 146
9.3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47
9.4 具有显著统计交互性的多变量析因分析案例的操作流程图 148
9.5 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49
9.6 有显著交互性的多变量析因方差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50
9.6.1 分析多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步骤与分析 150
9.6.2 分析总体交互性 152
9.6.3 对于多变量显著交互性统计结果的解释 153
9.6.4 显著交互性续后分析的具体操作过程 156
9.6.5 对重新组合后的6个“单体”变值的多变量单因素(单自变量)方差分析的统计结果的解释 162
9.6.6 交互性续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165
9.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65
9.7.1 总结多变量析因总体交互性 165
9.7.2 对统计交互性进行分析(用多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的总结 166
9.7.3 对于统计结果的英文规范写法如下 167
10 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实例 168
10.1 皮尔逊系数法 168
10.1.1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68
10.1.2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68
10.1.3 皮尔逊系数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70
10.1.4 对统计结果的解释 172
10.1.5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72
10.2 斯皮尔曼-RHO检验法 172
10.2.1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72
10.2.2 本研究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72
10.2.3 斯皮尔曼-RHO检验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73
10.2.4 对统计结果的解释 175
10.2.5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75
10.3 艾塔法(ETA) 176
10.3.1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76
10.3.2 艾塔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76
10.3.3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179
10.3.4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79
10.4 PHI方法(PHI Test) 179
10.4.1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79
10.4.2 PHI方法和克雷默尔-V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80
10.4.3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 181
10.4.4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81
11 多个自变量(多维变量)的相关分析实例 182
11.1 多元回归法 182
11.1.1 实例背景 182
11.1.2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82
11.1.3 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83
11.1.4 分析相关性的步骤 183
11.1.5 多元回归法的具体步骤 185
11.1.6 对多元回归分析法生成结果的解释 187
11.1.7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88
11.2 判别分析法 190
11.2.1 实例背景与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91
11.2.2 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91
11.2.3 判别分析法中对自变量相关性分析的操作步骤 191
11.2.4 判别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192
11.2.5 对判别分析法生成结果的解释 193
11.2.6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196
11.3 逻辑斯特回归法 197
11.3.1 研究问题的中英文规范写法 197
11.3.2 输入SPSS后的具体数据 197
11.3.3 逻辑斯特回归法中对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198
11.3.4 逻辑斯特回归法的具体步骤 199
11.3.5 对于逻辑斯特回归法生成结果的解释 200
11.3.6 撰写研究结果的中英文正式规范 202
附录 204
附录1 统计研究方法选择总结 204
附录2 本书涉及的统计方法术语的中英文一览表 207
附录3 多维列联表通用模型(LOG-LINEAR)生成的结果的统计数据 211
参考文献 215
如虎添翼——致本书读者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