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
风范 4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向党内“家长”当面开炮 4
不唯书,不唯上 5
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 6
据实批驳曾洪易 8
顶住错误决策 11
只要对革命有利,我们就坚持 12
“罗明路线”缘何而来 15
“相机行动”的胜利 17
何叔衡抵制“左”倾迫害风 19
“剥笋”办法与“割韭菜”办法 20
实事求是,一身正气 22
跟着真理走 23
勇为同志洗沉冤 25
坚决平反错案 27
“麻雀战”的伟大功绩 29
百战百胜的奥妙所在 32
大将的胆识 34
将军的智慧 35
从实际出发改造上海 36
实事求是的楷模 39
知识分子的“保护伞” 40
坚持实事求是,要有“五不怕”精神 42
不唯上,敢直言 44
把真实情况反映给毛泽东 45
形势不好是大刮“五风”造成的 46
向毛泽东汇报的四个问题 48
两个“三七开” 50
参谋长的求是品质 52
实事求是的党性不能丢 54
亲自查粮仓 55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56
总设计师与改革开放 59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作风的创议者 6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63
寻找和创造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63
对本本主义的抵制和斗争 64
寻乌调查树新风 66
唯物主义的用兵新法 68
向斗争实践学习真知 70
副议长带头整顿文风 74
写文章要看对象 76
“革命两面政策”的威力 77
重视理论学习,但反对“背警句” 78
学习理论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精神 80
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 82
元帅说“文” 84
元帅重视向实践学习 87
院长与苏联顾问的争论 89
反对党八股的表率 92
“双两大”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93
书记办报 95
《论十大关系》一文的产生 98
彭总故乡行 99
泥巴腿杆儿的贴心人 101
雪莲花 103
来源于实践的理论 106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109
登攀不止的女科学家 109
创建“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 112
一个创造性的构想 113
兴办经济特区 116
送给厦门的一个大政策 119
请荣毅仁“出山” 120
华西村的伟大创造 122
再创辉煌 126
“万丰模式”的辉煌成就 130
为了飞天梦的实现 132
马钢在腾飞 134
新中国儿童保育事业的开创者 136
创建中国科协 137
零的突破 138
科技事业腾飞的领导者 140
中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141
再创攀登“珠峰”的壮举 142
小张庄村之路 143
长江村的巨变 144
人进沙退 146
一份可喜的答卷 148
穷村巨变的诀窍 150
改型换代 151
面向世界,开拓前进 153
新的冲刺 156
矿山恋歌 158
东胜煤田的发现 16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楷模 162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 165
“以史为鉴”的典范 166
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170
革命家对古诗的真知灼见 173
博采众长的总理 174
元帅论评曾国藩《家书》 177
主席的第三张题词 178
元帅讲《孙子》 179
各有千秋,共同发展 181
洋为中用,以中为主 183
推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83
对“南国红豆”的关心 185
领袖对科学家的支持 185
批评“没有意见”的人 187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188
民主讨论,各抒己见 189
应当叫“北京中国画院” 190
总理对年画艺术的关怀 191
主席鼓励海派创造 192
难忘的独唱音乐会 193
政治家与艺术家的争鸣 194
各派都要有,竞相发展 195
元帅的关心 196
以古论今话干部 197
小球转动大球 198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批评同志要实事求是 201
做老实人的楷模 202
说实话的将军 203
宽阔的胸襟 204
徒涉的命令下达了 205
第一任上海市长的据实报告 206
不惧淫威,据实汇报 207
干部必须讲真话 208
老校长的求是美德 209
说实话,从实际出发 211
给调查员讲的故事 212
要哄我,我有权力不听 213
一分地的实验田 214
不要搞形式主义,要多办实事 216
讲究实事求是的老人 217
我们共产党人要实事求是 218
亩产500斤就谢天谢地了 219
靠实事求是吃饭 220
不能因林彪变坏就否定平型关大战 221
难得是诤友 222
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 223
实事求是写历史 226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228
精论 230
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 230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236
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 244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253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节选)&毛泽东 267
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 27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278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 280
谈谈实事求是&邓小平 28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 287
谈谈思想路线问题&邓小平 299
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邓小平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