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5
《荥经县志》编纂机构、人员 7
概述 9
大事记述 15
第一篇 建置沿革 39
第一章 置县 41
第一节 严道县 41
第二节 荥(荣)经县 42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4
第一节 清朝时期 44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4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45
第三章 县城、乡镇 46
第一节 县城 46
第二节 镇 47
第三节 乡 48
附:一、严道县建置沿革表 60
二、荥(荣)经县建置沿革表 62
第二篇 自然地理 65
第一章 地质 67
第一节 地质发育简史 67
第二节 地层 68
第三节 地质构造 69
第二章 地貌 71
第一节 高、中山区的山岭、山峰 71
第二节 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坝 74
第三章 气候 74
第一节 气候特征 74
第二节 气温和地温 75
第三节 降水和蒸发 77
第四节 光能 79
第五节 风 79
第六节 灾害天气 79
第四章 河流 81
第一节 水系和水文特征 81
第二节 荥经河 81
第三节 主要支流 82
第四节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82
第五章 矿产资源 83
第一节 金属矿 83
第二节 非金属矿 84
第六章 土地资源 85
第一节 土壤 8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90
第七章 生物资源 90
第一节 植物资源 90
第二节 动物资源 94
第三节 药用生物资源 95
附:自然灾害年表 96
第三篇 人口 109
第一章 人口状况 111
第一节 人口变动 11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13
第三节 人口结构 115
第四节 人口统计、普查 122
附:高龄老人简介 124
第二章 计划生育 124
第一节 机构 124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24
第三节 政策规定 126
第四节 节育措施 128
第四篇 建设 环保 131
第一章 城镇建设 133
第一节 街道 133
第二节 房屋 133
第三节 公共建筑 134
第四节 公用设施 135
第五节 建筑行业 136
第二章 乡村建设 137
第一节 集镇建设 137
第二节 农房建设 138
第三节 饮水、沼气 138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139
第一节 地产管理 139
第二节 房产管理 140
第四章 环境保护 140
第一节 污染现状 140
第二节 污染治理 140
第五篇 党派群团 14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荥经县地方组织 145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活动 145
第二节 中共荥经县委员会 145
第三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148
第四节 党务工作 149
第二章 其他党派 15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荥经县党部 154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荥经县分团部 155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56
第四节 中国民主同盟地方组织 156
第五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地方组织 158
第三章 群众团体 158
第一节 工会 158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荥经县委员会 161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163
第四节 工商联合会 164
第五节 农会 166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167
第六篇 政权 政协 169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7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7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171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73
第四节 选举 174
第二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174
第一节 县政府 174
第二节 县苏维埃政府 176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177
第三章 政治协商机构 182
第一节 参议会 182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 182
第七篇 政法 185
第一章 公安 18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87
第二节 治安管理 187
第三节 户政管理 190
第四节 消防管理 190
第二章 检察 19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1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91
第三节 经济检察 192
第四节 法纪检察 192
第五节 监所检察 19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193
第三章 审判 19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3
第二节 刑事审判 194
第三节 民事审判 195
第四节 案件复查 196
第四章 司法 19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6
第二节 法制宣传 197
第三节 律师 197
第四节 公证 198
第五节 调解 198
第八篇 军事 201
第一章 机构 203
第一节 团练局、国民兵团部 203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203
第二章 地方武装 203
第一节 团练、国民兵团 203
第二节 游击队 204
第三节 民众自卫总队、雅荥汉联防总队 204
第四节 县中队 204
第五节 民兵 205
第三章 驻军 207
第一节 防区制部队及国民革命军 207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207
第四章 兵役 208
第一节 制度 208
第二节 征集 208
第三节 预备役 208
第五章 重大战事 208
第一节 辛亥大关之战 208
第二节 打朱炮团 208
第三节 红军在荥经的战斗 210
第四节 铲烟之战 210
第五节 解放初期剿匪 210
第六节 平息五宪反革命暴乱 210
第九篇 民政 劳动 人事 213
第一章 民政 215
第一节 优抚安置 21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219
第三节 社会福利 223
第四节 婚丧管理 225
第五节 地名管理 226
第二章 劳动 226
第一节 劳动就业 226
第二节 劳动调配 228
第三节 劳动保护、安全生产 228
第四节 劳动工资 229
第五节 保险、福利 233
第六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35
第三章 人事 235
第一节 干部队伍 235
第二节 干部管理 238
第三节 机构编制 239
第十篇 综合经济 243
第一章 经济发展 245
第一节 解放前经济概况 245
第二节 解放后35年的发展 245
第二章 经济结构 249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249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50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和信贷结构 253
第三章 国民收入 255
第一节 国民收入水平 255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 255
第四章 人民生活 261
第一节 城镇 261
第二节 农村 263
第五章 经济管理 26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63
第二节 统计管理 265
第三节 物价管理 266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270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274
第六节 审计 274
第十一篇 农业 275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277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277
第二节 农民所有制 278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278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279
第二章 种植业 279
第一节 作物结构 279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90
第三节 良种繁育 293
第四节 作物保护 294
第五节 耕地改造 296
第三章 农村经营管理 297
第一节 生产形式 297
第二节 收益分配 299
第四章 养殖业 306
第一节 饲料 306
第二节 饲养繁殖 306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309
第五章 农业机具 311
第一节 传统农具 311
第二节 半机械化、机械化农具 312
第三节 农机经营管理 313
第十二篇 林业 315
第一章 森林资源 317
第一节 森林资源调查 317
第二节 植被 317
第三节 经济林木资源 318
第二章 山林权属管理 319
第一节 林权变动 319
第二节 落实林业“两制” 320
第三章 营林生产 321
第一节 采种育苗 321
第二节 造林绿化 322
第四章 森林保护 324
第一节 护林防火 324
第二节 防治病虫害 325
第三节 保护野生动物 325
第五章 采伐经营 326
第一节 林木采伐 326
第二节 木材运输管理 327
第三节 木材购销 328
第四节 木材价格 329
第十三篇 水利 电力 331
第一章 农田水利 333
第一节 引水工程 333
第二节 蓄水工程 338
第三节 提水灌溉 339
第四节 水利管理 341
第五节 水土保持 342
第二章 电力 343
第一节 发电 343
第二节 输变电 348
第三节 用电 348
第四节 电力管理 351
第五节 电气化建设 351
第三章 防洪抗旱 352
第一节 洪灾 352
第二节 防洪 353
第三节 抗旱 353
第四章 渔业 354
第一节 江河鱼类 354
第二节 人工养殖 354
第三节 渔政管理 354
第十四篇 工业 357
第一章 矿冶 360
第一节 铜 360
第二节 铁 361
第三节 铅、锌 363
第四节 煤 365
第二章 建材 367
第一节 木材 367
第二节 水泥 367
第三节 砖瓦、石灰 368
第三章 机械 370
第一节 通用机械 370
第二节 农机修制 370
第四章 制茶 371
第一节 南路边茶 371
第二节 细茶 372
第五章 食品 373
第一节 酿造 373
第二节 粮油加工 374
第三节 肉类加工 376
第四节 糖果糕点 376
第六章 轻、手工业 376
第一节 织染、缝纫 377
第二节 造纸、印刷 378
第三节 金属加工 379
第四节 竹木藤器 380
第五节 砂器、陶器 381
第十五篇 交通 383
第一章 道路 385
第一节 驿道 385
第二节 公路 386
第三节 专用道 388
第二章 津渡、桥梁 392
第一节 津渡 392
第二节 桥梁 392
第三章 运输 398
第一节 人、畜力运输 398
第二节 机动车辆运输 398
第四章 公路、运输管理 401
第一节 公路管理机构 401
第二节 公路养护管理 401
第三节 运输管理机构 403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 403
第十六篇 邮电 407
第一章 邮政 409
第一节 函件 409
第二节 储汇 409
第三节 报刊发行 410
第四节 邮递 410
第二章 电信 411
第一节 电报 411
第二节 电话 412
第三章 资费 414
第一节 邮政资费 414
第二节 电信资费 417
第四章 管理机构 418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418
第二节 营业机构 419
第十七篇 商业 421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423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23
第二节 国营商业 425
第三节 供销合作 428
第四节 集体商业 430
第二章 收购 432
第一节 工业品 432
第二节 农副产品 433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 435
第四节 名优产品 435
第三章 销售 436
第一节 生产资料 437
第二节 生活资料 439
第三节 外贸物资 443
第四章 市场 444
第一节 收购、批发网点 444
第二节 零售网点 444
第三节 集市 444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446
第一节 饮食业 446
第二节 服务业 448
第十八篇 粮油 449
第一章 粮食征购 451
第一节 田赋 451
第二节 公粮 451
第三节 统购粮 453
第四节 其他收购 453
第二章 粮食销售 455
第一节 城镇口粮供应 455
第二节 农村供应 457
第三节 行业及军供粮 459
第三章 油料(脂)购销 460
第一节 食用油料(脂)购销 460
第二节 非食用油料(脂)购销 462
第四章 粮油调拨储运 464
第一节 调拨 464
第二节 仓储 465
第三节 运输 466
第五章 经营管理 467
第一节 经营网点 467
第二节 粮油价格 467
第三节 支农工作 469
第十九篇 财税 471
第一章 财政 473
第一节 体制 473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73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75
第四节 财务管理 476
第五节 财政监督 479
第六节 债券 479
第二章 税务 481
第一节 机构 481
第二节 税收 481
第三节 税务管理 488
第二十篇 金融 491
第一章 机构 493
第一节 钱庄、当铺 493
第二节 银行 493
第三节 合作金融组织 494
第四节 保险公司 495
第二章 货币 495
第一节 货币流通 495
第二节 货币管理 496
第三章 信贷 497
第一节 存款 498
第二节 工商贷款 498
第三节 农业贷款 504
第四节 民间借贷 507
第四章 储蓄 507
第一节 发展历程 507
第二节 种类、利率 508
第五章 结算 512
第一节 原则、罚则 512
第二节 种类、方式 512
第六章 拨款监督 513
第一节 基建拨款监督 513
第二节 农业拨款监督 514
第七章 保险 514
第一节 险种 514
第二节 理赔 514
第八章 代理业务 516
第一节 代理国库 516
第二节 经理债券 516
第二十一篇 教育 科技 517
第一章 私学 519
第一节 义学 519
第二节 私塾 519
第二章 幼儿教育 519
第一节 幼儿园 519
第二节 教学 520
第三章 小学教育 520
第一节 学校 520
第二节 学制、课程、教学 523
第四章 中学教育 524
第一节 学校 524
第二节 学制、课程、教学 527
第五章 师范教育 529
第一节 初级师范 529
第二节 教师进修培训 529
第六章 职业教育 530
第一节 专业职业学校 530
第二节 职业高级中学 530
第七章 成人教育 531
第一节 扫除文盲 531
第二节 业余教育 531
第三节 自学考试 532
第八章 教师 533
第一节 任用 533
第二节 待遇 534
第九章 教育行政管理 535
第一节 机构 535
第二节 教育与教学管理 535
第十章 教育经费和设备 538
第一节 教育经费 538
第二节 教育设备 539
第十一章 科技机构及队伍 54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40
第二节 学术团体 540
第三节 科研机构 540
第四节 科技队伍 541
第十二章 科研成果 542
第一节 省级 542
第二节 地区级 542
第三节 县级 543
第十三章 科技成果推广 544
第一节 种植业 544
第二节 养殖业 545
第三节 工业 546
第四节 医药卫生、城镇环保 546
第十四章 科技普及与服务 547
第一节 科普宣传 547
第二节 科技情报 547
第三节 科技培训 548
第四节 科技学术交流 548
第二十二篇 文化 体育 549
第一章 组织机构 551
第一节 文化 551
第二节 广播电视 551
第三节 体育 551
第四节 档案 551
第五节 县志编纂 551
第二章 文学艺术 552
第一节 文学 552
第二节 戏剧 553
第三节 曲艺 555
第四节 书画、摄影 555
第三章 群众文化 556
第一节 文化馆、站 556
第二节 群众文艺活动 557
第三节 社会教育活动 557
第四节 文化个体户 558
第四章 民间文艺 559
第一节 民间灯舞、音乐 559
第二节 民间故事 559
第三节 民间工艺美术 560
第四节 民间文艺搜集整理 561
第五章 新闻、广播、电影、电视 561
第一节 新闻 561
第二节 广播 562
第三节 电影 562
第四节 电视 564
第五节 新闻音像管理 565
第六章 图书、档案、编志 566
第一节 图书 566
第二节 档案 567
第三节 编志 568
第七章 文物 570
第一节 遗址 570
第二节 名胜 570
第三节 碑碣 571
第四节 馆藏文物 571
第八章 体育 574
第一节 体育运动 574
第二节 职工、农民体育 576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77
第四节 培训 578
第五节 运动会 579
第六节 体育设施 581
第二十三篇 卫生 医药 583
第一章 卫生 585
第一节 机构 585
第二节 医疗 587
第三节 卫生防疫 594
第四节 消灭血吸虫病 598
第五节 妇幼保健 602
第二章 医药 603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 603
第二节 中药材 604
第三节 西药械 606
第四节 药政管理 607
第二十四篇 社会风土 611
第一章 社会组织 613
第一节 家族 613
第二节 会社 613
第二章 宗教信仰 617
第一节 佛教 617
第二节 道教 619
第三节 基督教 620
第三章 社会风俗 621
第一节 婚姻 621
第二节 丧葬 622
第三节 祭祀、纪念 622
第四节 生活习俗 625
第五节 移风易俗 630
第六节 方言 632
第二十五篇 人物 645
第一章 传记、传略 647
第一节 传记 647
李永忠 647
谭其茳 647
黄汝鉴 648
李镜堂 649
谭其蓁 649
刘益斋 650
陈耀伦 651
谭子湘 652
张冰侬 652
陈三星 653
陶亮生 653
程子健 654
赵锡麟 655
周文 656
郑效韩 657
刘湘全 658
孙华榕 659
胡崇芬 660
第二节 传略 661
姜永寿 661
陶希程 661
姜芷沅 661
姜慎子 662
张赵才 662
黄星海 662
王学姜 663
毛凤翔 663
孙雨膏 663
阙奎光 664
叶万荣 664
胡长保 665
孙耀武 665
陈相庭 665
杜子珍 666
潘开珍 666
傅启聪 666
岗家山七烈士 667
杨秉富 667
第二章 表录 668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668
第二节 高级知识分子表 675
第三节 模范人物表 675
文存 附录 677
一 文告 679
二 序·记(志)·考 683
三 修志文献 694
编后记 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