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理论脉络与研究方法 3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法社会学是什么 3
第二节 法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7
第二章 经典法社会学理论 11
第一节 作为“民族精神”的法律&萨维尼 12
第二节 “活的法律”&埃利希 14
第三节 法律与社会团结&涂尔干 16
第四节 现代法律的理性化&韦伯 19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法律与秩序&马林诺夫斯基 22
第六节 原始人的法&霍贝尔 25
第七节 社会学法学&庞德 28
第三章 现代法社会学理论 32
第一节 西方现代法社会学发展概况 32
第二节 现实主义法学运动 36
第三节 法律与发展研究运动 45
第四节 伯克利学派 51
第五节 批判法律研究运动 56
第四章 当代法社会学理论 62
第一节 欧洲当代法社会学理论 62
第二节 美国当代法社会学理论 78
第三节 日本当代法社会学理论 93
第五章 法社会学在中国 107
第一节 法社会学在我国的早期发展 10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法社会学在我国恢复和繁荣 111
第三节 法社会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121
第六章 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124
第一节 定性研究 127
第二节 定量研究 145
第三节 定性—定量研究 150
第二编 法律运行与社会秩序 157
第七章 法律的社会化 157
第一节 前提:公私法理论及其危机 159
第二节 内容:“法律的社会化”涉及领域 162
第三节 具体表现:私法社会化运动 165
第四节 法律的社会化的社会学意义 169
第八章 法律的合法性 173
第一节 合法性概述 173
第二节 法律的合法性 180
第三节 中国的法律合法性 187
第九章 法律与社会控制 194
第一节 社会控制 194
第二节 法与社会控制 199
第三节 对越轨、犯罪行为的社会控制 206
第十章 法律与纠纷解决 211
第一节 多元范式下的纠纷及其解决 211
第二节 法律与纠纷解决 218
第三节 民间社会规范与纠纷解决 220
第四节 中国社会转型与纠纷解决机制 224
第十一章 法律执行的社会学模式 232
第一节 法律执行的研究框架 232
第二节 法律执行的静态结构 235
第三节 法律执行的动态过程 240
第四节 法律执行效果的评估 244
第十二章 法律与现代化 251
第一节 现代化与法律现代化概述 252
第二节 法律移植与法律现代化 260
第三节 法律现代性悖论 266
第四节 转型期我国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 270
第三编 社会转型与法治建设 279
第十三章 现代法治建设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279
第一节 法律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279
第二节 法律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中的缺失(1949—1978) 282
第三节 现代法治建设:作为公共品的法律的生长(1979—2009) 283
第四节 迈向社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的法治建设 291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 296
第一节 法治进程中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 296
第二节 中美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比较研究 300
第三节 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 324
第十五章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 338
第一节 法律二元结构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 338
第二节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类型 342
第三节 国家法、民间法的冲突与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348
第十六章 当代中国的规则演化 359
第一节 规则概述 359
第二节 规则的演变 364
第三节 转型期的规则冲突与秩序重建:以殡葬改革为例 370
第十七章 法律的实践逻辑与运行效果 380
第一节 法律的形式逻辑与实践逻辑 380
第二节 法律实效的概念与分类 385
第三节 法律实效的影响因素 391
第十八章 社会转型与犯罪治理 401
第一节 当代中国犯罪问题现状 401
第二节 当代中国犯罪问题研究 405
第三节 农村女性犯罪问题的实证研究 410
附录 法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探索 415
法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探索 415
小结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