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
第1章 恰当地利用钢材和混凝土 12
1钢材的力学性质 12
2选择钢材的方法 18
3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21
4防止混凝土收缩龟裂的对策 24
5选择混凝土的方法 27
6选择钢筋的方法 30
第2章 有关梁的力学一般性问题 36
1抗弯刚度与弯矩 36
2悬臂梁的力学 40
3悬臂梁力学应用 45
4简支梁的力学 49
5简支梁力学应用 52
6两端固定梁的力学 54
7简支梁与两端固定梁比较 58
8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承梁的力学 60
9格子梁的力学 63
10连续梁的连续 64
11将梁的力学应用于框架 66
第3章 了解框架的结构分析 72
1框架结构分析原理 72
2分析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方法 73
3塑性化的含义 75
4结构分析的切入点 76
5摸清力的传导方式 77
6各个要素的荷载变形关系 80
7支点的条件 82
8节点的应力及变形 83
9对框架结构分析结果的确认 84
第4章 了解振动分析 90
1振动分析原理 90
2特征值分析 94
3即时响应分析 98
4振动分析的利用 98
第5章 有关地基、基础和桩的力学一般性问题 104
1地基的力学性质 104
2地内应力与沉降量 105
3桩的力学 108
4基础的应力 112
5有关地基的调查方法 113
第6章 理解结构设计的目的 118
1何谓结构设计 118
2结构设计的目的 120
3为达到目的要解决的课题 122
4为达到目的应采取的方针 126
5目标性能的设定 126
6确定设计荷载的方法 131
7临界值的设定 139
第7章 做到最佳化 146
1构思的方法 146
2假设的方法 149
3最佳化的技巧 151
第8章 应对地震灾害 156
1抗震设计的课题 156
2应对地震灾害的措施 158
3总体设计的重点 159
4确保细部的可靠性 168
5关于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对策 172
6对抗震诊断的考虑 177
7抗震加固的方法 180
第9章 稳固支承建筑物 184
1传导给地基的荷载 184
2地基的强度 186
3在冲积层的承载 187
4判断打桩与否 189
5桩的选择方法 191
10章 在构筑坚固的柱、梁和楼板方面下工夫 198
1设法构筑结实的柱子 198
2使梁强度高的关键 202
3减轻楼板振动的方法 208
4尽量让楼板薄一些 213
第11章 了解结构设计实践 218
1结构设计图的构成 218
2结构设计图的确认 219
3结构计算书的构成 221
4结构计算书的确认 224
5监理方法 225
6检查方法 228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