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犯罪与司法问题概说 3
第一节 犯罪与偏差行为 3
第二节 犯罪与社会 10
第三节 台湾近年的犯罪状况与发展趋势 16
第四节 结语 24
第二章 犯罪与司法的研究方法 33
第一节 常用的研究设计 34
第二节 常用的资料蒐集方法 37
第三节 研究主题的切入角度 42
第四节 分析技术的性质 43
第五节 效度与信度的评估 46
第六节 其他应考量的问题 51
第七节 本书採用的研究方法 53
第三章 犯罪与司法的研究范围 59
第一节 犯罪研究领域界定上之差异 59
第二节 犯罪学的学术重点 61
第三节 犯罪司法学的学术重点 62
第四节 结语 63
第四章 警政 65
第一节 辖区治安分析 65
第二节 警察勤务研究 66
第三节 警政策略研究 70
第四节 警察职业行为之研究 78
第五节 警察品德与操守之研究 82
第六节 警察执法态度之研究 97
第七节 结语 99
第五章 法院 113
第一节 法律与司法制度的意义 114
第二节 侦查与审判 117
第三节 法院组织内个体之互动 121
第四节 其他司法组织与法院之互动关系 131
第五节 我国法院与其他司法组织之互动关系 132
第六章 狱政 137
第一节 犯罪处遇思想与政策之演变 137
第二节 监禁处遇 140
第三节 社区处遇 158
第四节 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164
第七章 对犯罪现象观点的辩证及其影响 181
第一节 神鬼论与败德说 181
第二节 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之递嬗与竞逐 184
第三节 犯罪的意识型态解释之竞逐 193
第八章 犯罪生物学 199
第一节 生物特质的遗传 201
第二节 解剖学 204
第三节 染色体 206
第四节心理缺陷遗传 208
第五节 大脑控制模式与脑电波 211
第六节 收养子女之分析 214
第七节 有限度的认知与应用 216
第九章 犯罪心理学 225
第一节 精神医学 226
第二节心理异常人格 229
第三节 道德发展与学习 237
第四节 合理的评估与应用 242
第十章 社会变迁理论 251
第一节 失序理论 252
第二节 芝加哥人类社会生态理论 260
第三节 压抑理论与偏差亚文化学说 268
第四节 社会控制理论 295
第十一章 社会过程理论 313
第一节 社会学习说 313
第二节 差别交往理论 317
第十二章 社会结构性矛盾与冲突理论 327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 328
第二节 标籤理论 334
第十三章 强化犯罪学说功能的模式 347
第一节 整合理论模式 347
第二节 延伸理论模式 353
第十四章 台湾社会近年犯罪与司法案例分析 361
第一节 成人犯罪案例分析——赌博、婚姻暴力、群众暴力与色情 362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飙车、械斗、纵火、风化与掳人勒赎 369
参考资料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