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要点精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写组编写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20068611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等11个部分,包含了县处级党政领导者应掌握的政治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 2

哲学 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2

(一)哲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3

二、物质和意识 3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

(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5

(五)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

三、唯物辩证法 6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6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6

四、认识和实践 7

(一)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7

(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7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7

(四)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8

(五)真理与价值 8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9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9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9

(四)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一般特点 9

(五)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0

六、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10

(一)社会基本矛盾 10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0

(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1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11

(五)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11

七、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2

(一)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12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2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2

八、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13

(一)社会进步及其基本特点 13

(二)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3

(三)人的本质 13

(四)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4

(五)人的全面发展 14

政治经济学 14

一、生产方式与经济规律 14

(一)生产力 14

(二)生产关系 15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15

(四)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 15

二、商品与货币 16

(一)商品 16

(二)货币 17

(三)价值规律 18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19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9

(二)资本的本质 19

(三)资本的划分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20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和本质 20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1

四、资本积累 21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21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1

五、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22

(一)资本循环 22

(二)资本周转 23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3

(四)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24

六、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24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24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25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25

(四)资本主义地租 26

七、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26

(一)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与发展 26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作用 26

(三)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7

(四)垄断资本主义是历史的过渡阶段 27

科学社会主义 27

一、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27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根本缺陷 27

(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 28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29

(一)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9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1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分阶段发展的 31

(四)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 33

(五)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设想 34

(六)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方式 35

(七)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35

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36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与买践 37

(二)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40

(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 42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46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 46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6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6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47

(四)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4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48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8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步骤 5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50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50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 51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51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52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53

四、武装斗争 53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53

(二)人民战争 54

(三)人民军队建设 54

五、统一战线 55

(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55

(二)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 55

(三)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56

(四)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政策 56

六、政策和策略 57

(一)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 57

(二)制定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原则 57

(三)革命和建设中的若干政策策略 58

七、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58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8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58

八、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59

(一)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59

(二)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60

(三)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60

(四)党的思想建设 60

(五)党的组织建设 61

(六)党的作风建设 62

九、思想政治工作 62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62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63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63

十、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64

(一)实事求是 64

(二)群众路线 65

(三)独立自主 66

(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统一 67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 70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体系 70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0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71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72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73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7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73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进行理论、体制、科技和各方面的创新 74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75

(一)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75

(二)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7

(三)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78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 7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8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81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战略 82

(一)“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82

(二)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84

(三)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5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86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8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87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88

七、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与外交战略 89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89

(二)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9

(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 90

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体制改革 91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91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2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3

(四)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94

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 9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 9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95

十、“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6

(一)“一国两制”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 9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97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98

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98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8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01

第四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0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0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10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07

二、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109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09

(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109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110

(一)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110

(二)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111

(三)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 111

(四)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12

(五)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2

(六)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2

(七)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2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13

(一)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11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13

五、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14

(一)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4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15

(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115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15

(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115

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 116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16

(二)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6

七、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117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17

(二)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的关系 117

八、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18

(一)走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的经济发展路子 118

(二)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18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19

(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20

(五)改善人民生活,积极扩大就业 120

九、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121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21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2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2

(四)维护社会稳定 123

(五)尊重和保障人权 123

十、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24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124

(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4

(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25

(四)大力发展教育,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125

(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26

十一、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127

(一)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27

(二)“五句话”的总要求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纲领 127

(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127

(四)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128

(五)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全面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128

(六)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 128

(七)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128

(八)国防与军队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128

十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于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29

(一)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及其地位和作用 129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和工作重点 129

(三)做好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30

(四)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30

(五)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积极做好侨务工作 131

十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关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131

(一)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131

(二)坚持“一国两制”,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32

十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133

(一)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33

(二)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33

(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34

(四)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134

(五)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34

十五、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35

(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135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36

(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136

(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136

(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137

十六、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 137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137

(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38

(三)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138

(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138

(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39

(六)党的作风建设 139

(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139

十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40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140

(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140

(三)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140

(四)群众利益是具体的 141

(五)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41

十八、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41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42

(二)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146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 147

(四)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群众观 148

(五)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 149

(六)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区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50

(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50

(八)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51

(九)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中国经济振兴 151

十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52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52

(二)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153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54

(四)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155

(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157

(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159

(七)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160

(八)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61

(九)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63

第五部分 中共党史 168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68

(一)五四运动 168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68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68

(四)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16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69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69

(二)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探索 170

(三)“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170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170

(五)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171

(六)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71

(七)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72

(八)延安整风 172

(九)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172

(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73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73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74

(一)建国初期党的任务 174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74

(三)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75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76

(一)“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76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177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77

(四)“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177

(五)“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178

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7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178

(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9

(三)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79

(四)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 180

(五)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80

(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 181

(七)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81

(八)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82

(九)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183

第六部分 经济 18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86

一、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及运行机制和规则 186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86

(二)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187

(三)市场机制 187

(四)供求规律 188

(五)价格机制 189

(六)竞争规律 190

(七)市场规则与秩序 19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192

(一)市场主体的类型、作用和特征 192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 193

(三)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94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总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9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195

(一)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95

(二)商品市场 196

(三)劳动力市场 197

(四)金融市场 197

(五)其他市场 199

(六)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19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20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200

(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201

(三)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政策 201

(四)改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 203

(五)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 203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04

(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205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205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206

(五)我国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207

国际经济 209

一、国际贸易 209

(一)国际贸易在当代的发展 209

(二)国际贸易的方式 210

(三)国际贸易政策 211

(四)世界贸易组织(WTO) 212

二、国际金融 217

(一)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217

(二)汇价及其决定 219

(三)外汇储备及其规模 220

(四)国际融资方式及其特点 222

(五)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组织 223

三、国际投资 227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 227

(二)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228

(三)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原则和方式 229

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232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232

(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233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234

(四)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235

第七部分 法律 238

一、法学基本理论 238

(一)法及其基本特征 238

(二)权利和义务 238

(三)法律关系 239

(四)法的分类 241

(五)法的部门体系与效力等级体系 242

(六)立法及其体制、程序和技术 244

(七)法的实施 245

(八)法的适用及其基本原则 246

(九)法的效力 246

(十)法律解释及其类型 247

(十一)违法及其构成 247

(十二)法律责任 248

(十三)法律监督 249

二、宪法 249

(一)宪法及其地位 249

(二)宪法监督 250

(三)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 251

(四)我国的政党制度 252

(五)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 252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3

(七)国家的结构形式 253

(八)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4

(九)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255

(十)我国的经济制度 255

(十一)我国的文化制度 256

(十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257

(十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58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59

(十五)国务院 259

(十六)中央军事委员会 260

(十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260

(十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61

(十九)人民法院 262

(二十)人民检察院 263

(二十一)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 263

(二十二)公民及其在法律上的地位 264

(二十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266

(二十四)公民的基本义务 267

(二十五)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268

(二十六)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268

(二十七)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269

三、行政法 271

(一)行政法及其特点 271

(二)行政法律关系 272

(三)行政组织法 274

(四)行政合法性原则 275

(五)行政合理性原则 276

(六)行政行为及其特征、种类、效力和成立要件 277

(七)行政立法 279

(八)行政许可 280

(九)行政征收 285

(十)行政强制 286

(十一)行政处罚 288

(十二)行政给付 290

(十三)行政合同 291

(十四)行政指导 293

(十五)行政程序 295

(十六)行政复议 296

(十七)行政诉讼 298

(十八)行政责任 301

(十九)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 303

四、民法 305

(一)民法的调整范围和基本原则 305

(二)物权及所有权 306

(三)债权 309

(四)知识产权 311

(五)继承权 313

(六)人身权 313

(七)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314

(八)民事责任及其责任方式 315

五、经济法 316

(一)公司法 316

(二)合伙企业法 318

(三)个人独资企业法 319

(四)银行法 320

(五)证券法 323

(六)保险法 325

(七)税法 326

(八)对外贸易法 327

(九)国际贸易基本法律制度 328

(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330

第八部分 管理 334

行政管理 334

一、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334

(一)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34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334

二、政府职能 335

(一)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335

(二)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36

(三)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337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338

三、行政组织 339

(一)行政组织的基本理论 339

(二)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340

(三)行政组织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341

(四)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41

(五)行政组织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关系 342

四、人事行政与中国国家公务员管理 343

(一)人事行政的任务及管理机制 343

(二)人力资源开发 343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344

(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345

(五)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347

(六)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348

(七)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和回避 349

(八)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349

五、公共政策 350

(一)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50

(二)政策制定的体制、程序与方法 351

(三)政策执行的手段与方法 352

六、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与行政财务管理 353

(一)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 353

(二)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功能、目的和原则 353

(三)依法确立税种、税目、税率及加强税收 355

(四)政府采购 355

七、行政监督 356

(一)行政监督的体系与廉政勤政建设 356

(二)行政监察的概念、职能 357

(三)审计监督的概念、范围和职权 357

(四)立法监督的种类、要求 358

(五)司法监督 359

(六)政党监督 359

(七)社会监督 359

(八)公民举报监督 360

(九)信访监督 360

八、行政效率 360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 360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360

九、行政改革 361

(一)行政改革与行政环境 361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策略 361

(三)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362

(四)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363

领导科学 365

一、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365

(一)领导科学的对象 365

(二)领导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366

(三)马列主义领导理论、毛泽东领导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367

(四)邓小平领导理论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368

二、领导的本质 371

(一)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371

(二)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371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372

三、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373

(一)领导者的素质 373

(二)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 374

(三)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375

(四)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376

四、领导职能 376

(一)领导决策 376

(二)领导用人 379

(三)领导激励与凝聚 380

(四)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原则、基本条件、相关程序 380

(五)领导协调和沟通 384

五、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85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 385

(二)领导方法的特点 385

(三)领导艺术的含义 385

(四)领导艺术的特点 386

(五)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的重要作用 386

(六)现代领导方法 387

六、领导绩效 388

(一)领导绩效的含义 388

(二)领导绩效的特点 389

(三)领导绩效考评的内容 389

(四)领导绩效考评的原则 390

(五)领导绩效考评方法 390

第九部分 科学技术 392

科学常识和科学前沿问题 392

一、科学常识 392

(一)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392

(二)分子运动论 392

(三)电磁理论 393

(四)相对论 393

(五)量子力学 394

(六)太阳系 394

(七)地球系统 394

(八)燃烧理论 395

(九)元素周期律与化学键理论 395

(十)新陈代谢 395

(十一)生物进化 396

(十二)细胞、蛋白质、核酸、基因 396

二、科学前沿问题 397

(一)物质的微观结构 397

(二)宇宙起源 397

(三)生命起源 398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 398

(五)人的智能 398

(六)人工智能 399

(七)复杂性问题 399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400

一、通信技术 400

(一)信息社会与电信业务 400

(二)现代通信网络 400

(三)卫星通信 401

(四)光纤通信 401

二、电子计算机技术 401

(一)微电子技术 401

(二)计算机技术 401

三、网络技术 402

四、信息产业 402

(一)信息技术 402

(二)信息产业 402

五、生物技术 403

六、新材料技术 404

七、新能源技术 404

八、激光技术 405

九、空间技术与海洋技术 405

十、农业科学技术 405

(一)绿色革命 406

(二)蓝色革命 406

(三)创建“白色农业” 406

十一、纳米技术 406

十二、环境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产业 407

十三、中国21世纪议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408

第十部分 民族·宗教 410

民族 410

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410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 410

(二)民族形成的四个基本特征 410

(三)民族的形成 411

(四)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的区别 411

(五)民族与国家 411

(六)民族与阶级、阶层 412

(七)民族消亡、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 412

二、民族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413

(一)民族问题的含义 413

(二)民族问题的产生 414

(三)民族问题的特点 414

(四)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两个历史趋向的观点 415

三、中华民族 415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415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416

四、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417

(一)民族平等原则 417

(二)民族团结原则 418

(三)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419

(四)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 419

五、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420

(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策 420

(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政策 420

(三)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421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21

(五)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政策 421

(六)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422

(七)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422

六、民族区域自治 424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424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24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形式 424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 424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425

(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问题 425

(七)处理好保障民族自治权利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关系 425

(八)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措施 425

宗教 426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426

(一)宗教 426

(二)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源 426

(三)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将长期存在 427

(四)宗教与国家 427

(五)宗教的消亡 428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 428

(一)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状况的根本变化 428

(二)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社会作用 429

(三)宗教的“五性”特点 429

(四)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 431

(五)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31

(六)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431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32

(一)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 432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32

(三)正确认识和调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 433

(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33

四、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433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33

(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 434

(三)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分离的原则 434

(四)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 435

(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435

(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交往 435

(七)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436

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436

(一)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436

(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43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 437

第十一部分 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 440

四川省情 440

一、四川概况 440

(一)人口大省 440

(二)民族大省 440

(三)植物资源大省 440

(四)大熊猫的故乡 440

(五)旅游资源大省 441

(六)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 441

(七)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41

(八)全国的养猪大省 441

(九)西部最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 442

(十)文化历史悠久,科教优势明显 442

二、四川省自然和经济地理 442

(一)四川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 442

(二)四川自然地理的主要特点 443

三、四川区域经济 444

(一)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444

(二)四川区域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447

四、四川省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448

四川发展战略 448

一、跨越式发展战略 448

二、深入推进“三个转变” 450

三、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452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452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 453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454

(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455

(五)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 455

(六)提高服务水平,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455

(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456

(八)加强财税工作,搞好金融服务 456

(九)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57

(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58

(十一)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改善群众生活 458

(十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459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460

(一)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60

(二)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460

(三)坚持民主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 461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461

(五)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抓好廉政建设 461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61

(一)选准配强“一把手”,充分发挥“一把手”在全局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462

(二)注重在主干线培养锻炼干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462

(三)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462

附录 466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行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的通知 466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实施细则》的通知 467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