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与无法 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光奇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0069748
  • 页数:4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于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实际运作情况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考据意义。它一方面有助于理清清代州县政治本身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州县层面为视角,深入了解清代各种“与州县政治运作相关的制度”及其运作情况。

序论 1

一、主要概念 1

二、理论关注 1

三、学术史述评 4

四、所取得的突破和不足 6

五、所使用的资料 7

六、方法 8

第一章 清代的地方体制 10

第一节 地方行政层次 10

一、清代以前的地方行政层次 10

二、清代的地方行政层次 12

第二节 州县的行政等级 17

一、清代以前的县等制度 17

二、清代州县的行政等级 19

第三节 各级上司对于州县的统辖权责 22

一、概说 22

二、督抚权责 22

三、两司权责 25

四、道员权责 26

五、知府权责 27

第二章 清代州县的治理结构 31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州)县治理结构 31

一、概说 31

二、主管官员 32

三、佐贰官员 32

四、掾史和吏员 34

第二节 清代州县的正印官“独任制” 36

第三节 清代州县的佐贰杂职 37

一、州县佐杂的设置 37

二、任用和监察 39

三、职责 40

四、分防制度 45

第三章 清代州县的正印官 48

第一节 州县官任职制度 48

一、任用资格 48

二、官缺分类 51

三、任用程序 53

四、分发试用人员候补制度 60

五、任职回避制度 64

第二节 州县官任职制度在运作中的紊乱 65

一、督抚对于州县官任用定制的破坏 65

二、滥开捐例、滥行保举的恶果 70

三、州县官委署、补用运作的腐败 73

第三节 州县官任职制度的缺陷 76

一、选官制度导致州县官人选素质低劣 76

二、未能找到“选材”与“防弊”兼顾的两全之法 77

三、制度不切实际导致州县官更调频繁 79

四、州县官缺乏正常的保障制度和升迁渠道 82

第四节 州县官的思想理念与作风 84

一、群体价值观 84

二、个人操守 88

三、施政理念与特点 92

四、州县官场的恶劣风气 99

五、官场“风气”是怎样形成的 106

第四章 清代州县的衙署组织 109

第一节 州县官幕友 109

一、制度起源 109

二、种类和职能 111

三、出身和素质 115

四、地位、收入和生活状况 119

五、人事管理 121

第二节 州县官长随 122

一、长随在州县行政系统中的地位 122

二、名目和职责 125

三、招募与管理 133

四、长随制度的弊病 137

第三节 州县房科 141

一、设置与人员 141

二、人事管理 147

三、职能 154

四、房科制度的弊端 158

第四节 州县差役 161

一、职务性质与社会身份 161

二、种类与数额 163

三、人事制度 172

四、职能与分工 181

五、日常管理 192

六、差役制度的弊端 198

附:州县官差传诉讼人证的信票 205

第五章 清代州县政府的职能 206

第一节 赋税征收 206

一、清代州县经征的赋税科目 206

二、地丁的征解 208

三、杂税的征收 218

第二节 司法职能 220

一、州县衙门的司法职能 220

二、刑事审判程序 221

三、民事审判程序 236

四、清代州县司法的弊端 237

附:清代州县诉讼中的代书制度 244

第三节 治安捕盗 249

一、州县的治安机制 249

二、防盗、捕盗职能的运作 255

三、盗案办理的弊病 262

第四节 监狱管理 265

一、监禁与监押 265

二、监狱管理 266

三、班管押禁制度 270

四、州县监狱制度的黑暗 272

第五节 驿站与铺递 275

一、清代驿站的职能与人员设施 275

二、驿站的管理 277

三、驿站的运作 279

四、州县铺递 282

第六节 经济社会事务管理 284

一、牙户、牙行的管理 284

二、行户、行会的管理 289

三、其他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 296

第六章 清代州县的财政 298

第一节 州县财政的定制 298

一、起运存留制度 298

二、清初州县坐支经费的裁减 302

三、清中叶后的州县存留项目与数额 308

第二节 州县的法外支出 312

一、州县衙署人员的俸薪 312

二、各上司衙门的办公经费摊派 313

三、对钱粮亏空和非常例动支的摊捐 316

四、馈赠上司的陋规和应酬款项 318

五、差务费用 322

六、各种办公费用 324

七、法外支出的总体估算 324

第三节 州县的法外收入 331

一、田赋浮收 332

二、杂税瞒报 333

三、差徭 335

四、陋规 337

五、法外收入的总体估算 343

第四节 州县财政的责任与管理 344

一、财政“家产制”与州县官的责任 344

二、簿记与库储 346

三、运解与支放 353

四、交代与亏空 356

第七章 有法与无法:清代州县制度的总体特征与缺陷(上) 363

第一节 宗法性官府本位:“秦制”下的社会结构 363

一、“官府”是一个社会性集团 363

二、“官府”具有宗法性质 366

第二节 役使、勒索与荫庇:清代州县官府的内部关系 368

一、上司与州县官有如主奴 368

二、上司衙门对州县的勒索 370

三、“官官相护” 371

第三节 盘剥、统治与镇压:清代州县官府与社会的关系 374

一、州县官府:盘剥社会与侵蚀国家资源的寄生体 374

二、州县官府的统治:强力行政与武力镇压 376

第八章 有法与无法:清代州县制度的总体特征与缺陷(下) 379

第一节 州县治理机制的残缺 379

一、缺乏健全的职能机构 379

二、缺乏有力的执法机制 381

三、缺乏有效深入乡村社会的行政机制 382

四、缺乏翔实可靠的情咨统计 387

五、经费拮据 388

第二节 以私人和社会势力履行公权 391

一、概说 391

二、以“贱役”和盗匪充当警察 392

三、书差以勒索、赃私为薪酬 393

四、书吏、差役成为地方社会的黑恶势力 397

第三节 州县官监察机制的异化 400

一、州县官监察机制的理念与设计 400

二、督抚监司制度及其弊端 402

三、文簿册报制度及其弊病 408

四、问责处分制度及其弊端 412

五、对州县官监察的效果 414

第四节 名实不符与非法之法 416

一、“模糊治理”是前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 416

二、“模糊治理”的各种表现 416

三、“模糊治理”的危害 418

结语 422

一、清代州县制度“有法而无法”的深层原因 422

二、(州)县制度的近代转型与面临的问题 425

参考和征引文献 428

后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