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詹希美 1
前言 1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3
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5
第三章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7
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8
第五章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10
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 11
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3
第二篇 医学蠕虫学 17
第八章 医学蠕虫导论 17
第九章 消化道蠕虫 18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18
第二节 毛首鞭形线虫 21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23
第四节 钩虫 25
第五节 链状带绦虫 32
第六节 肥胖带绦虫 37
第七节 亚洲带绦虫 40
第八节 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 41
第九节 缩小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 44
第十节 曼氏迭宫绦虫 46
第十一节 猪巨吻棘头虫 50
第十二节 布氏姜片吸虫 53
第十三节 华支睾吸虫 56
第十四节 其他消化道线虫 62
第十章 寄生于血液或组织的蠕虫 71
第一节 旋毛形线虫 71
第二节 丝虫 75
第三节 广州管圆线虫 80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 85
第五节 多房棘球绦虫 89
第六节 并殖吸虫 91
第七节 裂体吸虫 97
第三篇 医学原虫学 109
第十一章 医学原虫导论 109
第十二章 消化道原虫 117
第一节 阿米巴 117
第二节 寄生于消化道的其他阿米巴 123
第三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127
第四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129
第五节 隐孢子虫 131
第六节 人芽囊原虫 135
第十三章 脉管与组织原虫 139
第一节 疟原虫 139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145
第三节 卡氏肺孢子虫 150
第四节 肉孢子虫 153
第五节 阴道毛滴虫 155
第六节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158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学 163
第十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导论 163
第十五章 昆虫纲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第二节 蚊 167
第三节 蝇 171
第四节 蚤 174
第五节 蜚蠊 176
第六节 白蛉 177
第七节 虱 178
第八节 臭虫 179
第十六章 蛛形纲 181
第一节 概述 181
第二节 蜱 181
第三节 恙螨 183
第四节 疥螨 185
第五节 蠕形螨 186
第六节 尘螨 188
第七节 革螨和蒲螨 189
第五篇 寄生虫实验诊断技术 193
第十七章 病原学诊断技术 193
第一节 粪便检查和肛门拭子法 193
第二节 血液及骨髓检查 211
第三节 痰及其他分泌物检查 219
第四节 活组织检查 223
第五节 原虫的人工培养 226
第六节 动物接种 228
第十八章 免疫学诊断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230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技术 230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 238
第十九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 239
第一节 DNA探针技术 239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240
第六篇 寄生虫标本的固定、保存和邮寄第二十章 寄生虫标本固定与保存的目的和要求 243
第二十一章 寄生虫标本常用固定液和保存液 244
第二十二章 粪便内蠕虫及其虫卵的固定与保存 246
第二十三章 寄生虫标本的邮寄 248
附录一 寄生虫病治疗药物 250
附录二 寄生虫常见病例分析 263
附录三 寄生虫常见外文词汇表 269
主要参考文献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