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6
1.2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8
1.2.1 国外研究 8
1.2.2 国内研究 14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和创新点 27
1.3.1 研究内容 27
1.3.2 研究方法 27
1.3.3 技术路线 28
1.3.4 主要创新点 29
2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机制和模型 30
2.1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 30
2.1.1 区域与区位 30
2.1.2 农业与农业区域 31
2.1.3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34
2.1.4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35
2.2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39
2.2.1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 39
2.2.2 农业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机制 41
2.2.3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 45
2.3 农业区域协调机制模型 53
2.3.1 基本假定和现实意义 53
2.3.2 市场结构和图形解释 55
2.3.3 图形与结构 57
2.3.4 角点均衡 57
2.3.5 一般均衡及其比较静态分析 59
3 农业区域协调评价的区域框架 63
3.1 农业区域划分 63
3.1.1 农业区域划分的思路 63
3.1.2 农业区域划分的方法 64
3.1.3 农业区域框架 69
3.2 农业区域特征 70
3.2.1 东部区 71
3.2.2 中部区 74
3.2.3 西部区 79
3.2.4 青藏区 82
4 农业区域协调性评价 85
4.1 农业区域协调的标志 85
4.1.1 各区域发展的资源协调 86
4.1.2 各区域发展的产业协调 86
4.1.3 各区域发展的制度协调 86
4.1.4 各区域发展的社会协调 86
4.2 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与模型 87
4.2.1 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87
4.2.2 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88
4.2.3 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 93
4.3 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与权重 94
4.3.1 评价指标选择 94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96
4.4 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结果 101
4.4.1 区际农业区域协调度 101
4.4.2 省际农业区域协调度 107
4.5 农业区域协调性特征与问题分析 108
4.5.1 区际和省际农业区域总协调性呈改善态势 108
4.5.2 农业生产的区域协调性不断增强,产业区域分工逐步优化 109
4.5.3 区域间财政能力差距增大,中央支农资金地区配置不够合理 110
4.5.4 区域间农民教育水平差异明显,收入差距逐渐增大 111
5 基于区域协调目标的农业功能空间配置 113
5.1 农业功能空间配置的准则 113
5.1.1 比较优势原则 113
5.1.2 完善市场原则 114
5.1.3 政府引导原则 114
5.1.4 经济补偿原则 115
5.1.5 多目标统筹原则 115
5.2 农业区域主导功能定位 117
5.2.1 东部区 117
5.2.2 中部区 118
5.2.3 西部区 120
5.2.4 青藏区 123
5.3 农业区域产业拓展和发展战略 124
5.3.1 东部区 124
5.3.2 中部区 125
5.3.3 西部区 125
5.3.4 青藏区 126
5.4 农业区域协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127
5.4.1 基本经验 127
5.4.2 主要启示 132
5.5 推动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取向 134
5.5.1 建立和完善农业功能区政策 134
5.5.2 建立和实施农业功能区绩效评价制度 137
5.5.3 加强农业功能区相关立法 138
5.5.4 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空间均等化 138
5.5.5 增加中央财政支农资金中青藏和中西部地区的比例 139
6 结论与讨论 140
6.1 结论 140
6.1.1 交易效率改善是农业区域协调的基本动力 140
6.1.2 公共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创造条件减小生产和交易成本 140
6.1.3 我国农业主导功能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 141
6.1.4 1995—2008年我国农业区域协调性总体改善 141
6.2 讨论 143
6.2.1 在报酬递增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市场和政府调控的互相作用机制 143
6.2.2 农业区域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 143
6.2.3 农业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动态变化机制和政策效果 144
参考文献 145
后记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