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犯罪与犯罪学 3
第一节 犯罪之意涵 3
第二节 犯罪学之概念 5
第三节 犯罪学之研究目标与价値 8
第四节 犯罪学之研究困难 10
第二章 犯罪之研究方法与衡量 13
第一节 犯罪之研究方法 13
第二节 获取犯罪统计之方法 20
第二篇 犯罪理论 25
第三章 犯罪学理论之发展 27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之诞生 27
第二节 犯罪学理论之起源发展 27
第四章 犯罪生物学理论 37
第一节 意大利犯罪学实证学派 38
第二节 美国犯罪学实证学派 39
第三节 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探讨 42
第四节 对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之评论 59
第五章 犯罪心理学理论 61
第一节 精神医学理论 61
第二节 心理分析理论 63
第三节 人格特质理论 66
第四节 增强作用 67
第五节 认知与道德发展理论 70
第六章 犯罪社会学理论 77
第一节 文化偏差理论 77
第二节 无规范理论 85
第三节 紧张理论与一般化紧张理论 89
第四节 次级文化紧张理论 94
第五节 社会学习理论 99
第六节 社会疏离理论 107
第七节 控制理论 110
第八节 冲突理论 118
第九节 标签理论 137
第十节 犯罪被害理论 142
第七章 犯罪学理论之发展趋势与动向 149
第一节 犯罪科际整合之研究 150
第二节 犯罪理论整合之发展 158
第三节 时间发展的理论 172
第四节 小结 187
第三篇 犯罪类型研究 189
第八章 暴力犯罪 191
第一节 暴力犯罪之概念 191
第二节 暴力犯罪之类型 192
第三节 暴力犯罪之成因 211
第四节 暴力犯罪之防治 217
第九章 帮派与组织犯罪 221
第一节 沿革与发展 221
第二节 帮派与组织犯罪之类型、组织型态与结构 224
第三节 帮派与组织犯罪之活动 228
第四节 防制帮派与组织犯罪之困境与挑战 235
第五节 防制帮派与组织犯罪之对策 237
第六节 结论 240
第十章 财产性犯罪 243
第一节 窃盗犯罪 243
第二节 白领经济犯罪 257
第三节 诈欺犯罪 266
第十一章 无被害者犯罪 277
第一节 无被害者犯罪之意涵 277
第二节 无被害者犯罪之类型 278
第三节 无被害者犯罪之特性 279
第四节 无被害者犯罪:药物滥用、赌博、卖淫 282
第五节 无被害者犯罪之除罪化问题 298
第四篇 犯罪防治 305
第十二章 刑事司法体系与犯罪防治 307
第一节 刑事司法体系之目标 307
第二节 刑事司法体系之流程及构成要素 310
第三节 刑事司法过程之模式 316
第四节 刑事司法体系之实际运作 318
第五节 刑事司法体系与犯罪抗制 322
第十三章 犯罪预防 325
第一节 犯罪预防之意涵 325
第二节 犯罪预防之重要性 328
第三节 犯罪预防之任务(目标) 328
第四节 犯罪预防之模式 331
第五节 犯罪预防之实例 346
第十四章 犯罪吓阻 359
第一节 吓阻之理论基础——理性抉择 360
第二节 吓阻之基本要素 363
第三节 犯罪吓阻之策略 364
第四节 吓阻主义之应用 366
第五节 犯罪吓阻之检视 370
第十五章 犯罪矫正 373
第一节 犯罪矫正之哲学基础 373
第二节 犯罪矫正机构之现况 374
第三节 犯罪矫正机构之业务内容 375
第四节 机构性犯罪矫正工作之困境与挑战 378
第五节 机构性犯罪矫正之趋势 379
第六节 社区处遇(社区犯罪矫正) 383
第十六章 台湾地区犯罪现况、成因与防治对策 395
第一节 犯罪现况分析 395
第二节 犯罪成因分析 404
第三节 治安防治对策 421
第四节 结论 434
参考书目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