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 1
Ⅰ 研究的背景 1
Ⅱ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研究 3
Ⅲ 相关概念界定 4
Ⅳ 研究的框架 5
上篇: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5
1 1860—1911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9
1.1 书院 10
1.1.1 山林文化、科举、书院 10
1.1.2 书院形态分析 12
1.1.3 书院的意境与风格 15
1.1.4 小结 17
1.2 从“书院”到“学堂” 18
1.2.1 学堂:19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 18
1.2.2 新式学堂的形态、社会价值取向及其与传统书院的比较研究 20
1.3 京师大学堂:中国封建王朝建立的新式“太学” 44
1.3.1 京师大学堂之创办 44
1.3.2 京师大学堂的校园形态 46
1.4 1860—1911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49
1.4.1 1860—1911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49
1.4.2 1860—1911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轨迹 54
结语 56
2 1911—1949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57
2.1 民国时期(1911—1926年)教会大学的幻影以及先驱者的探索 58
2.1.1 频繁的社会变革和大学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58
2.1.2 “中西合璧”:西方建筑师发展的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形态 62
2.1.3 先驱者与理想大学 79
2.1.4 小结 85
2.2 国民党统治时期(1927—1949年)政治、“固有文化”和“学院派”表述 87
2.2.1 政策是关键:国民党统治地位确立后的中国大学社会价值取向 88
2.2.2 中国第一批建筑师发展的大学校园形态:政治、“固有之文化”、“学院派”表述 93
2.2.3 凤凰涅槃:西南联合大学 105
2.2.4 小结 106
2.3 社会主义大学的肇始 108
2.3.1 湖南自修大学:第一所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校 108
2.3.2 解放区的干部学校:社会主义政治的权力机构 109
2.4 1911—1949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110
2.4.1 1911—1949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110
2.4.2 1911—1949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轨迹 115
结语 118
下篇: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118
3 1949—195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121
3.1 社会主义政权和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改造 122
3.1.1 改造的起因:社会政治制度的改变 122
3.1.2 改造的展开:计划性与集权性 122
3.1.3 改造的结果:苏联模式的移植 123
3.2 国家意志和苏联模式 124
3.2.1 苏联大学模式:高压政治的工具 124
3.2.2 社会主义内容加民族形式 126
3.2.3 实例分析 134
3.3 1949—195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149
3.3.1 1949—195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149
3.3.2 1949—195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轨迹 153
结语 155
4 1958—197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156
4.1 1958—1965年对苏联影响的反思和新形式的产生 157
4.1.1 中国大学的新方向 157
4.1.2 对苏联影响的反思和新形式的产生 158
4.2 1966—1977年“正规”大学的停滞与消解 165
4.2.1 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改造:使延安经验适于全国 166
4.2.2 “正规”大学的停滞与消解 166
4.2.3 实例分析:1954—1978年清华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168
4.3 1958—197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171
4.3.1 1958—197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171
4.3.2 1958—197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轨迹 174
结语 176
5 1977—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177
5.1 中国大学的复苏与探索 178
5.1.1 文化大革命结束带来的转机 178
5.1.2 改革开放中的探索 178
5.2 改革开放后新的自由 182
5.2.1 城市规划理论和大学校园规划 182
5.2.2 大学校园形态:改革开放后新的自由 184
5.2.3 实例分析 203
5.3 1977—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213
5.3.1 1977—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213
5.3.2 1977—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轨迹 220
结语 222
6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225
6.1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大学 226
6.1.1 对社会转型的回应 226
6.1.2 全球化时期的中国大学 230
6.2 从“产业化”到特大校园 231
6.2.1 1992—1998年效益追逐下的校园形态 231
6.2.2 1999年至当前特大校园的发展 241
6.3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267
6.3.1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267
6.3.2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轨迹 275
结语 277
7 对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79
7.1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整体特征 280
7.1.1 政治导引下的跳跃式大学校园形态发展 280
7.1.2 传统书院教育理念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交织映射 280
7.1.3 从文化冲突、文化篡夺、文化复兴、文化拼贴到文化融合 281
7.1.4 对应三次外国建筑、规划思潮涌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 283
7.2 对未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展望 284
7.2.1 大学校园形态的有机更新:空间、功能演替 284
7.2.2 大学城的城市化发展:功能、形态解构 285
7.2.3 作为城市聚合中心的大学:校园与城市整体生长 285
7.2.4 小型精英化大学模式:书院的回归 286
7.2.5 作为城市综合体的大学:教育超市 286
比较篇:中西方近现代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286
8 中西方近现代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289
8.1 1860—1911年 290
8.1.1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290
8.1.2 中国新式学堂和同时期西方大学在校园形态及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292
8.2 1911—1949年 293
8.2.1 普遍主义与本土化 294
8.2.2 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 296
8.2.3 同一坐标:法西斯政权和欧洲古典复兴潮、“中国固有之形式” 298
8.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300
8.3.1 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 300
8.3.2 西方:机遇与探索下的多元化发展 301
8.3.3 中国: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到封锁下的自我追溯 308
8.4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 310
8.4.1 “大学”的回归 310
8.4.2 国家、地方空间差异 311
结语 313
参考文献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