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75452
  • 页数:5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生态旅游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以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以及建筑规划学等多学科为基础,首先介绍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便于读者掌握生态旅游的特点,理解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的差异。其次从生态旅游系统入手,介绍生态资源调查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者及其行为规范、生态旅游设施规划、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生态旅游与环境管理、生态旅游与文化管理等内容,以期较全面地勾勒出生态旅游的基本框架。为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旅游,并进行研究,本书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一章,还增加了与生态旅游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书内容完整,层次分明,论述清晰,适用于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以及地理、生态、环境、农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学习生态旅游课程,同时也可以作为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有关人员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参考使用。

第一章 生态旅游兴起与发展 1

第一节 生态旅游兴起 2

一、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生态旅游 2

二、国际生态旅游年的设立 3

第二节 国际生态旅游发展 4

一、国家公园:保护大自然供旅游者观赏和学习 4

二、大众旅游的自然取向性调整 5

三、生态旅游:从理念走向实践 6

四、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其活动 7

(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7

(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 7

(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 8

(四)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8

(五)世界生态旅游高级会议 8

五、生态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 9

(一)立法保护,严格执法 9

(二)政府主导,多层协作 10

(三)全民参与,综合协调 10

(四)环保宣传,教育示范 11

(五)多种手段,加强管理 11

(六)培育人才,长远规划 12

第三节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 12

一、从概念接受到理解(20世纪80年代—1998年) 12

二、从概念到实践(1999—2009) 13

三、从实践走向示范(2009年以后) 14

第四节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 15

一、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评述 15

(一)研究概述 16

(二)基本评述 19

二、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评述 20

(一)研究概述 20

(二)基本评述 22

三、生态旅游基本框架及其学习意义 23

(一)生态旅游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3

(二)生态旅游研究的复杂性 25

(三)生态旅游的基本学习框架 26

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 30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31

一、国外对生态旅游的主要定义 31

二、国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理解 33

三、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 34

(一)与自然和文化生态的关系 34

(二)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关系 35

(三)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5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特点 36

一、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36

(一)自然性 36

(二)文化性 37

(三)适度性 37

(四)教育性 37

(五)参与性 38

二、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绿色旅游及可持续旅游 38

(一)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38

(二)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 40

(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41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43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43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43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4

(三)基本理论 45

(四)可持续发展与旅游 46

二、生态经济学 47

(一)发展历程 48

(二)相关理论 48

(三)生态经济学与生态旅游 52

三、景观生态学 54

(一)基本理论 54

(二)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 55

四、人类学 60

(一)人类学概述 60

(二)人类学与生态旅游 61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62

(一)基本理论 6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生态旅游 63

第四节 生态旅游研究方法 68

一、时间序列法 70

二、回归模型法 71

三、地理信息技术 72

四、模式分析 74

五、科学实验 75

六、调查法 75

七、统计分析 76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79

第一节 地球生物多样性 80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80

(一)生物多样性与环境 80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81

二、生物多样性类型 81

(一)遗传多样性 81

(二)物种多样性 82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82

(四)景观多样性 82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83

(一)直接价值 83

(二)间接价值 83

四、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85

第二节 生态系统概述 86

一、生态系统概念 86

二、生态系统结构 87

(一)非生物环境 87

(二)生产者 88

(三)消费者 88

(四)分解者 88

三、生态系统功能 89

(一)食物链 89

(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89

四、生态平衡 92

第三节 地球表层生态系统 93

一、景观地带性 93

(一)经度地带性 93

(二)纬度地带性 94

(三)垂直地带性 95

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 96

(一)热带生态系统 96

(二)亚热带生态系统 104

(三)温带生态系统 106

(四)寒温带生态系统 113

(五)湿地生态系统 116

(六)海洋生态系统 119

第四章 生态旅游资源与产品 125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 126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论 126

(一)生态旅游资源定义 126

(二)生态旅游资源特点 126

(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128

二、我国生态旅游资源 129

(一)山地型生态旅游资源 129

(二)森林型生态旅游资源 132

(三)草原型生态旅游资源 133

(四)湿地型生态旅游资源 134

(五)海洋型生态旅游资源 135

(六)沙漠戈壁型生态旅游资源 136

(七)人文生态型旅游资源 137

第二节 生态旅游产品 139

一、生态旅游产品概述 140

(一)生态旅游产品概念 140

(二)生态旅游产品特点 141

二、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142

(一)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142

(二)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142

三、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148

(一)设计原则 148

(二)生态旅游机会谱 149

(三)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152

第三节 生态旅游产品认证 156

一、生态旅游产品认证概述 156

(一)生态旅游产品标准 156

(二)生态旅游产品认证制度 157

二、国外生态旅游认证制度 159

(一)国际认证制度 159

(二)国家认证制度 160

(三)地方认证制度 161

(四)经验总结 162

第五章 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 165

第一节 生态旅游目的地 166

一、生态旅游目的地概述 166

(一)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 166

(二)生态旅游区 166

二、我国主要生态旅游目的地 167

(一)自然保护区 167

(二)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 168

(三)国家森林公园 170

(四)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 170

(五)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172

(六)世界遗产 172

第二节 生态旅游开发 173

一、生态旅游开发特点 174

二、开发目标与原则 175

(一)持续发展原则 175

(二)科学规划原则 176

(三)容量控制原则 176

(四)设施生态化原则 177

(五)环境教育原则 177

(六)社区参与原则 177

三、生态旅游发展机制 178

(一)社区参与的主体机制 179

(二)政府引导的辅助机制 180

(三)企业发展的经营机制 181

四、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估 185

(一)区位条件分析 186

(二)资源调查和评估 186

(三)旅游承载力分析 187

(四)市场需求分析 189

第三节 生态旅游规划 190

一、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191

(一)生态旅游规划内涵 191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念 193

二、生态旅游规划体系 194

(一)旅游系统规划 194

(二)主要规划内容 196

(三)重点规划项目 198

(四)不同尺度生态旅游规划 201

三、生态旅游规划空间模式 202

四、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204

(一)景观格局优化 204

(二)景观生态设计 206

(三)视觉景观控制 208

(四)廊道生态设计 209

第六章 生态旅游者 213

第一节 生态旅游者 214

一、生态旅游者概述 214

二、生态旅游者特点 215

(一)尊重自然 215

(二)追求高层次旅游体验 215

(三)抱着追求个性的心情前去造访 216

三、生态旅游者分类 216

(一)严格型生态旅游者 217

(二)一般型生态旅游者 218

(三)组织型生态旅游者 218

第二节 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219

一、生态旅游者的行为识别 219

(一)行为学方法 219

(二)自我识别法 220

(三)专家判别法 220

(四)数学识别法 221

(五)休闲分类法 222

(六)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 224

二、生态旅游者的主要行为特征 224

(一)与大众旅游者的区别 225

(二)西方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 225

三、中外生态旅游者行为比较 226

(一)旅游动机比较 226

(二)产品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 227

(三)行为特征比较 227

(四)认知比较 230

第三节 旅游者行为的管理与教育 233

一、自我行为规范 233

二、组织行为调控 234

(一)团队规模和频率 234

(二)旅游活动及其方式 235

(三)游客体验管理 235

(四)旅游者排队管理 236

三、宣传教育 236

第七章 生态旅游设施 241

第一节 步道与自行车道 242

一、步道概述 242

(一)步道起源 242

(二)步道功能 243

(三)步道类型 243

二、步道规划与设计 244

(一)基本原则 244

(二)线路规划 245

(三)步道取材 247

(四)路体设计 247

(五)服务设施 253

(六)宣传材料 254

(七)标志系统 254

三、步道建设与管理 254

(一)准备阶段 254

(二)预算初估 256

(三)资源调查 257

(四)规划设计 258

(五)招标与验收 259

(六)维护管理 259

四、自行车道规划与设计 262

(一)自行车道分类 262

(二)自行车旅游者特征 263

(三)设计原则 263

(四)线路设计 266

(五)设施设计 267

第二节 生态旅馆 273

一、生态旅馆概述 273

(一)基本概念 273

(二)生态旅馆特点 273

(三)生态旅馆认证 274

二、理念、原理和原则 275

(一)理念 275

(二)设计原理 278

(三)设计原则 288

三、规划设计 289

(一)选址设计 289

(二)服务设施 289

(三)能源及建材 289

(四)典型设计 290

第三节 游客中心 294

一、游客中心的功能和类型 294

二、游客中心选址 296

三、游客中心的功能设施 298

(一)服务设施 298

(二)管理设施 299

(三)交通设施 299

(四)基础设施 299

四、游客中心的建筑形态 300

(一)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300

(二)体现地方人文特色 300

(三)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 300

第四节 户外露营地 301

一、户外露营地概述 301

(一)露营及露营地 301

(二)露营地类型及构成 303

二、帐篷露营地的选址及设计 307

(一)帐篷露营地的选址 307

(二)帐篷露营地的设计 308

三、汽车露营地的选址及设计 312

(一)汽车露营地的选址 312

(二)汽车露营地的营位及设计 312

第五节 环境解说系统 314

一、环境解说概述 314

(一)环境解说的起源及发展 314

(二)环境解说的内涵 314

(三)环境解说的基本架构 315

二、环境解说的功能 316

三、环境解说服务体系的类型 317

四、环境解说服务策划的程序 318

(一)确定目标 319

(二)环境调查 319

(三)对象分析 319

(四)选择环境解说媒体 319

(五)准备环境解说的内容 320

(六)环境解说服务的评估和调控 320

五、环境解说媒体的比较与选择 320

六、环境解说设施的种类 323

(一)告示牌的种类 323

(二)告示牌的设计 330

第八章 生态旅游与环境管理 337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338

一、环境承载力概述 338

(一)环境承载力概念 338

(二)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339

(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应用 339

二、环境承载力测定 340

(一)经验量测法 340

(二)理论推测法 340

三、环境承载力动力学模型 343

(一)巴特勒模型的基本原理 344

(二)巴特勒曲线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 344

(三)旅游产业发展演化曲线 345

(四)巴特勒模型的应用 346

第二节 水体环境管理 347

一、水体环境 347

(一)水环境与水体 347

(二)旅游景区水体环境 347

二、旅游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348

(一)水体污染 348

(二)旅游对水体环境影响 349

三、旅游景区水环境管理 349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政策 349

(二)旅游景区水体环境管理 351

(三)水体环境污染治理 352

第三节 野生生物栖息地管理 354

一、野生生物栖息地概述 354

(一)野生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354

(二)野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 354

(三)我国野生生物栖息地状况 355

二、旅游活动对野生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356

(一)噪声 356

(二)水体污染 357

(三)空气污染 357

(四)土壤污染 357

(五)栖息地生境破碎化 357

(六)旅游者行为与栖息地保护 358

三、旅游景区野生生物栖息地管理 358

(一)我国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及政策 358

(二)旅游景区野生生物栖息地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360

第四节 植被管理 360

一、植被概述 360

(一)植被概述 360

(二)旅游景区植被 361

二、旅游开发与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361

三、旅游景区的植被管理 363

(一)植被生态恢复概述 363

(二)旅游景区植被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366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367

一、固体废物概述 367

(一)有关定义 367

(二)固体废物与环境污染 368

二、旅游活动与固体废物污染 369

三、固体废物管理 369

(一)一般固体废物管理 369

(二)旅游景区固体废物管理对策与措施 370

第六节 环境管理体系 371

一、环境管理概述 371

(一)环境管理原则 371

(二)环境管理的内容与功能 372

(三)环境管理对象分类 374

(四)环境管理技术 375

二、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 376

(一)基本体系 376

(二)管理途径 379

三、PDCA循环管理体系 381

(一)规划阶段(plan) 381

(二)执行阶段(do) 382

(三)审核阶段(check) 385

(四)改进阶段(action) 387

第七节 环境监测与评价 388

一、环境监测概述 388

二、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388

(一)运作方式 388

(二)环境监测系统构架 388

(三)环境监测技术 389

三、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390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90

(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91

四、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392

(一)旅游开发与环境影响评价 392

(二)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393

(三)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394

(四)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394

五、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94

(一)评价原则 394

(二)执行标准 395

(三)保护目标 395

(四)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95

(五)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95

(六)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396

(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96

(八)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396

六、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 397

第九章 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 401

第一节 生态旅游与地方发展 402

一、地方发展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意义 402

二、生态旅游与地方经济 403

(一)生态旅游直接效益 403

(二)生态旅游间接效益 404

三、生态旅游效益的有限性 405

第二节 生态旅游与利益相关者 406

一、生态旅游性质的经济学分析 406

二、生态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 407

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框架 409

(一)核心利益相关者 410

(二)其他利益相关者 410

四、利益相关者评价方法 411

(一)权力/动态性矩阵 411

(二)权力(影响力)/利益(公益)矩阵 412

第三节 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 414

一、基本概述 414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基本观点 414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意义 415

(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基本模式 416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内容 417

(一)参与规划和决策 417

(二)参与投资和经营 417

(三)参与管理和分配 417

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若干案例 418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 419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验总结 421

第十章 生态旅游与文化管理 426

第一节 文化生态系统 427

一、人类文化的产生与适应 427

二、文化与环境适应的理论解释——文化生态学 427

(一)文化生态学概述 427

(二)文化生态学任务 428

(三)文化生态学的主要内容 428

三、文化生态系统 429

四、文化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430

第二节 文化景观 431

一、文化景观概述 431

(一)文化景观定义 431

(二)文化景观特征 432

(三)文化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435

二、文化景观分类与类型 437

(一)文化景观分类 437

(二)文化景观类型 437

三、文化景观模式 439

四、地域文化景观与生态系统维持 442

(一)东北屯垦农业景观 442

(二)云南山地森林农业景观 442

(三)云南哈尼族梯田稻作景观 443

(四)村寨风水林景观 445

(五)文化景观与生态平衡 446

第三节 文化遗产 447

一、文化遗产概述 447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性 447

(二)文化遗产的类型 449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450

三、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451

(一)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意义 451

(二)文化遗产与生态旅游 452

四、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 453

(一)文化遗产的公共管理模式 453

(二)文化遗产私有化管理模式 455

(三)国外文化遗产管理经验 459

第四节 旅游开发与文化冲突 461

一、地方文化的敏感性 461

(一)旅游者同旅游地居民间的文化梯度 462

(二)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需求层次上的错位 462

二、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 463

(一)价值观念 463

(二)社会关系规范 464

(三)民族习俗 465

(四)旅游者个性心理因素 465

(五)代码系统 467

三、旅游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冲击 468

(一)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变化 468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468

(三)道德退化现象 469

(四)对语言的影响 469

(五)对宗教的影响 469

(六)文化移入 469

四、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470

(一)古镇过度商业化 470

(二)工艺品过度世俗化 471

(三)习俗节事过度娱乐化 471

(四)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 471

第五节 文化保护与管理 472

一、文化产品与活动 472

(一)文化体验 472

(二)文化节事 473

(三)文化演艺 473

(四)科普教育 474

(五)主题公园 476

二、文化保护与管理原则 477

(一)文化保护原真性 477

(二)当地社区公众参与 477

(三)适度开发 478

(四)体现地域特色 479

(五)和谐共处 479

三、生态旅游景区文化管理的矛盾 479

(一)公共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矛盾 479

(二)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479

(三)公有化与私有化的矛盾 480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 480

四、文化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481

(一)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孤岛化 481

(二)旅游地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481

(三)旅游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481

(四)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商业化 482

(五)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失真化 482

(六)旅游地传统文化管理的分散化 482

(七)传统文化管理与保护经费来源单一化 482

五、文化的管理模式 483

(一)非营利性的文化管理模式 483

(二)营利性的文化管理模式 484

附录一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488

附录二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年) 493

参考文献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