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总述 227
大事记 227
自然环境卷 227
第一章 地质 227
第一节 地层 227
第二节 岩浆岩 235
第三节 地质构造 240
第二章 地貌 248
第一节 演变 248
第二节 分区 249
第三节 类型 252
第三章 矿产 260
第一节 金属矿产 260
第二节 非金属矿产 272
第三节 稀有及轻稀土金属矿产 286
第四节 地下矿泉水与热水 292
第四章 气候 298
第一节 特征 298
第二节 气温 298
第三节 气压和风 308
第四节 降水 312
第五节 湿度 318
第六节 光照和蒸发 319
第七节 物候 323
附 测候谚语 327
第五章 山脉·水系 329
第一节 山脉 329
第二节 水系 336
第三节 水文特征 347
第四节 水资源 353
第六章 土壤 357
第一节 成土因素 357
第二节 分类分布 363
第三节 土壤类型 366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 380
第一节 植物 380
第二节 动物 389
专记 中华鲟 394
江豚、白鳍豚 396
第八章 自然灾害 404
第一节 水灾 404
第二节 旱灾 412
第三节 病虫灾害 418
第四节 风灾 426
第五节 冰冻·冰雹 437
第六节 雪灾 444
第七节 地震 446
建置·区划卷 455
第一章 建置 455
第一节 沿革 455
第二节 市境名称 468
第二章 区划 474
第一节 政区 474
专记 龙窖山千家峒 484
第二节 疆域、形胜 489
第三节 县(市)、区、场概况 492
人口卷 511
第一章 人口状况 511
第一节 来源 511
第二节 历代人口 512
第三节 人口变动 518
第四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525
第五节 人口普查 527
第二章 人口构成 531
第一节 性别构成 531
第二节 年龄构成 535
第三节 民族构成 538
第四节 文化构成 545
第五节 行业、职业构成 546
第六节 农业、非农业人口构成 553
第三章 婚姻·家庭·生育 557
第一节 婚姻 557
第二节 家庭 564
第三节 妇女生育状况 570
第四章 姓氏 572
第一节 来源 572
第二节 姓氏人口 574
第五章 计划生育 577
第一节 机构 577
第二节 宣传教育 581
第三节 节育措施 584
第四节 计划生育成果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