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间文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国藩著
  • 出 版 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出版年份:1994
  • ISBN:9570811838
  • 页数:563 页
图书介绍:

曾序 1

王序 3

自序 7

导论 1

第一章 敦煌民间变文 15

第一节 谈变文的定义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5

第二节 民间故事变文 21

第三节 历史传说变文 27

第四节 佛教故事变文 押座文与缘起 33

第五节 谈变文的文体 41

第六节 对变文文体来源的探讨 48

第七节 变文深远的影响 52

第二章 敦煌讲经文 55

第一节 讲经文与「唱导」、「转读」的区别 55

第二节 讲经文思想内容的积极成分 57

第三章 敦煌民间故事赋 65

第一节 文体的由来、艺术结构 65

第二节 《韩朋赋》 68

第三节 《燕子赋》 74

第四节 《齖?书》 78

第五节 敦煌民间故事赋的特点 82

结语 91

第四章 敦煌民间词文 93

第一节 文体的特征及派生的「押座文」 93

第二节 著名的敦煌民间词文:《季布骂阵词文》、《董永词文》、《百鸟名》、《季布诗咏》 95

第五章 敦煌民间话本 107

第一节 敦煌民间话本的兴盛 108

第二节 敦煌民间话本的名篇:《唐太宗入冥记》、《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话》 111

第三节 敦煌民间话本的艺术特点 121

第六章 敦煌短篇民间传说——《冤魂志》 125

第一节 第一类民间传说故事:符永固、李期、邓琬、萧嶷、元徽 126

第二节 第二类民间传说故事:刘毅、孔基、昙摩谶、支法存、张超、张稗、吕庆祖、诸葛元崇、徐铁臼、太乐伎 133

第三节 敦煌本《冤魂志》诸问题 142

第四节 关于《冤魂志》是否佛化的问题 147

第七章 敦煌曲子词 153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是不是民间歌谣? 153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是民间歌谣的理由 157

第八章 敦煌民间小调 173

第一节 民谣的特征及其他 173

第二节 思想内容的进步性 184

结语 190

第九章 敦煌民间四言歌谣 191

第一节 对四言歌谣的评价 191

第二节 《沙卅志》中的四言〈歌谣〉浅释 200

第十章 敦煌民间五言白话诗 215

第一节 敦煌五言白话诗是不是民间歌谣? 215

第二节 敦煌五言白话诗是民间歌谣的理由 220

第十一章 敦煌唐人诗 229

第一节 思念家乡的哀歌 231

第二节 内心反抗的吼声 234

第十二章 敦煌民间六言民谣——〈儿郎伟〉 234

第一节 〈儿郎伟〉的艺术形式 243

第二节 〈儿郎伟〉的影响 250

第十三章 敦煌民间诗词的格律 257

第一节 押韵 258

第二节 平仄 266

第三节 对仗 274

第四节 结构 283

结语 294

第十四章 敦煌谚语集——《太公家教》 295

第一节 写本概况 295

第二节《太公家教》的产生 301

第三节 流传变化简析 310

第四节《太公家教》谚语的特点 313

第五节 敦煌本《太公家教》校录 321

第十五章 论敦煌孟姜女传说 353

第一节 绪论 353

第二节 孟姜女名称的由来 355

第三节 ?梁故事的由来 362

第四节 流传的时代与区域的探索 367

第五节 敦煌孟姜女词与送寒衣故事的由来 375

第六节 《孟姜女变文》与秦始皇的故事 386

第七节 《孟姜女变文》与「角束夫骨」的情节 397

第八节 《孟姜女变文》「滴血入骨」的情节 400

第九节 《孟姜女变文》浪漫主义情节之影响 403

第十节 《孟姜女变文》融合的丧俗之影响 415

第十一节 几点不同的结论 419

第十六章 论敦煌孔子与项托传说 423

第一节 绪论 423

第二节 孔子与项托故事的由来 425

第三节 孔子与子羽故事的影响 436

第四节 〈孔子与项托相问书〉分析 443

第五节 〈孔子与项托相问书〉的特点及其他 451

结语 463

附录:敦煌写本〈孔子项托相问书〉补校 463

第十七章 论敦煌秋胡传说 469

第一节 绪论 469

第二节 秋胡戏妻故事的由来 470

第三节 敦煌写本〈秋胡〉分析 477

第四节 秋胡故事流传的区域 498

附录一:唐代敦煌〈秋胡变文〉与元代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杂剧的对比(联邦德国石邬娜) 505

附录二:辩秋胡庙说(乾隆间嘉祥县邑令倭什布) 510

附录三:河南民间故事〈秋胡戏妻〉(田维周搜集整理) 511

第十八章 论敦煌王昭君传说 515

第一节 绪论 515

第二节 王昭君故事的由来 518

第三节 敦煌王昭君故事新篇章 527

(一)斯○五五五〈昭君怨〉 528

(二)伯二五五五〈王昭君安雅词〉 529

(三)伯二七四八〈王昭君怨诸词人连句〉 533

(四)伯二五五三〈王昭君变文〉 534

第四节 共同点及其他 539

第五节 从民间故事谈到《双凤奇缘》 545

第六节 深远的影响 553

后记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