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题意识与分析架构 1
第一节 问题意识 1
第二节 立论基础 22
第三节 分析架构 52
第二章 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背景因素 58
第一节 文化与民族意识的传承 61
第二节 日本对台湾的侵略统治 82
第三节 中国局势对台湾的启示 93
第四节 国际因素对台湾的影响 102
第五节 殖民统治下的社会结构 109
第三章 武装抗日时期民族运动表现的内涵 121
第一节 反对清廷割让台湾 121
第二节 台湾民主国的成立 129
第三节 前仆后继奋起抗日 142
第四节 响应中国革命运动 172
第四章 非武装抗日时期民族运动的形式与方向 182
第一节 知识社团崛起号召 182
第二节 政治的结社与请愿 204
第三节 社会敎育改造运动 229
第四节 农民劳工抗争运动 243
第五节 左翼共产主义运动 261
第六节 本土的新文化运动 276
第五章 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困顿与转折 290
第一节 抗日运动路线分裂 290
第二节 日本扩大侵略战争 309
第三节 皇民化措施的遗害 317
第六章 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变迁效应 323
第一节 台湾延续国民革命的香火 323
第二节 台湾响应祖国的抗日运动 335
第三节 新文学运动延续抗日精神 341
第四节 台湾意识增强本土的认同 346
第七章 结论 353
第一节 台湾抗日运动以汉人民族意识为基础 353
第二节 台湾抗日运动与中国民族主义相呼应 361
第三节 左翼势力并未实践台湾民族主义运动 366
第四节 日据时期文化运动开启本土化的辨正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