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1
(一)针法、灸法的产生 1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萌芽时期 2
(三)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2
(四)针灸学术发展的昌盛时期 3
(五)针灸学术发展的衰退时期 4
(六)针灸学术发展的繁荣时期 4
二、针灸学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5
三、针灸学的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5
上篇 经络腧穴 7
第一章 经络总论 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 7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8
一、十二经脉 8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8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8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9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10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0
(六)十二经脉气血的循环流注 10
二、奇经八脉 11
三、十五络脉 13
四、十二经别 13
五、十二经筋 13
六、十二皮部 14
「附」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4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6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6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16
(二)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17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17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7
(一)说明病理变化 17
(二)指导辨证归经 17
(三)指导针灸治疗 18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9
第一节 腧穴的概念 19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19
一、阿是穴 19
二、经外奇穴 20
三、十四经穴 20
第三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和规律 20
一、腧穴的主治作用 20
(一)近治作用 20
(二)远治作用 20
(三)特殊作用 21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21
(一)分经主治规律 21
(二)分部主治规律 22
第四节 特定穴的概念及分类 25
一、概念 25
二、分类 25
(一)五输穴 25
(二)原穴 26
(三)络穴 26
(四)俞穴 26
(五)募穴 26
(六)郄穴 26
(七)下合穴 26
(八)八会穴 26
(九)八脉交会穴 26
(十)交会穴 26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27
一、骨度分寸法 27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9
(一)固定标志 29
(二)活动标志 29
三、手指同身寸法 29
(一)中指同身寸 29
(二)拇指同身寸 29
(三)横指同身寸 29
四、简便取穴法 30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1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31
经脉循行 31
主要病候 31
主治概要 31
本经腧穴(11穴) 31
1.中府 32
2.云门 32
3.天府 32
4.侠白 32
5.尺泽 32
6.孔最 33
7.列缺 33
8.经渠 33
9.太渊 33
10.鱼际 34
11.少商 34
第二节 手厥阴心包经 35
经脉循行 35
主要病候 35
主治概要 35
本经腧穴(9穴) 35
1.天池 35
2.天泉 35
3.曲泽 35
4.郄门 36
5.间使 36
6.内关 37
7.大陵 37
8.劳宫 37
9.中冲 37
第三节 手少阴心经 38
经脉循行 38
主要病候 38
主治概要 38
本经腧穴(9穴) 38
1.极泉 38
2.青灵 39
3.少海 39
4.灵道 39
5.通里 39
6.阴郄 39
7.神门 40
8.少府 40
9.少冲 40
第四节 手阳明大肠经 41
经脉循行 41
主要病候 41
主治概要 41
本经腧穴(20穴) 41
1.商阳 41
2.二间 41
3.三间 41
4.合谷 42
5.阳溪 42
6.偏历 42
7.温溜 42
8.下廉 42
9.上廉 43
10.手三里 43
11.曲池 43
12.肘髎 43
13.手五里 44
14.臂臑 44
15.肩髃 44
16.巨骨 44
17.天鼎 44
18.扶突 44
19.口禾髎 45
20.迎香 45
第五节 手少阳三焦经 46
经脉循行 46
主要病候 46
主治概要 46
本经腧穴(23穴) 46
1.关冲 46
2.液门 46
3.中渚 46
4.阳池 47
5.外关 47
6.支沟 47
7.会宗 47
8.三阳络 48
9.四渎 48
10.天井 48
11.清冷渊 48
12.消泺 48
13.臑会 48
14.肩髎 48
15.天髎 48
16.天牖 49
17.翳风 49
18.瘛脉 49
19.颅息 49
20.角孙 49
21.耳门 50
22.耳和髎 50
23.丝竹空 50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50
经脉循行 50
主要病候 50
主治概要 51
本经腧穴(19穴) 51
1.少泽 51
2.前谷 51
3.后溪 51
4.腕骨 51
5.阳谷 52
6.养老 52
7.支正 52
8.小海 52
9.肩贞 52
10.臑俞 53
11.天宗 53
12.秉风 53
13.曲垣 53
14.肩外俞 53
15.肩中俞 53
16.天窗 53
17.天容 53
18.颧髎 54
19.听宫 54
第七节 足阳明胃经 54
经脉循行 54
主要病候 55
主治概要 55
本经腧穴(45穴) 55
1.承泣 55
2.四白 55
3.巨髎 55
4.地仓 56
5.大迎 56
6.颊车 56
7.下关 56
8.头维 57
9.人迎 57
10.水突 57
11.气舍 57
12.缺盆 57
13.气户 57
14.库房 57
15.屋翳 58
16.膺窗 58
17.乳中 58
18.乳根 58
19.不容 58
20.承满 58
21.梁门 58
22.关门 59
23.太乙 59
24.滑肉门 59
25.天枢 59
26.外陵 59
27.大巨 60
28.水道 60
29.归来 60
30.气冲 60
31.髀关 60
32.伏兔 60
33.阴市 60
34.梁丘 61
35.犊鼻 61
36.足三里 61
37.上巨虚 62
38.条口 62
39.下巨虚 62
40.丰隆 62
41.解溪 62
42.冲阳 63
43.陷谷 63
44.内庭 63
45.厉兑 63
第八节 足少阳胆经 64
经脉循行 64
主要病候 64
主治概要 64
本经腧穴(44穴) 64
1.瞳子髎 64
2.听会 64
3.上关 64
4.颔厌 64
5.悬颅 65
6.悬厘 65
7.曲鬓 65
8.率谷 65
9.天冲 65
10.浮白 65
11.头窍阴 66
12.完骨 66
13.本神 66
14.阳白 66
15.头临泣 66
16.目窗 66
17.正营 67
18.承灵 67
19.脑空 67
20.风池 67
21.肩井 67
22.渊腋 68
23.辄筋 68
24.日月 68
25.京门 68
26.带脉 68
27.五枢 68
28.维道 69
29.居髎 69
30.环跳 69
31.风市 69
32.中渎 69
33.膝阳关 70
34.阳陵泉 70
35.阳交 70
36.外丘 70
37.光明 70
38.阳辅 70
39.悬钟 71
40.丘墟 71
41.足临泣 71
42.地五会 71
43.侠溪 71
44.足窍阴 71
第九节 足太阳膀胱经 72
经脉循行 72
主要病候 72
主治概要 72
本经腧穴(67穴) 72
1.睛明 72
2.攒竹 73
3.眉冲 73
4.曲差 73
5.五处 73
6.承光 73
7.通天 73
8.络却 74
9.玉枕 74
10.天柱 74
11.大杼 74
12.风门 74
13.肺俞 75
14.厥阴俞 75
15.心俞 75
16.督俞 76
17.膈俞 76
18.肝俞 76
19.胆俞 76
20.脾俞 76
21.胃俞 77
22.三焦俞 77
23.肾俞 77
24.气海俞 77
25.大肠俞 77
26.关元俞 77
27.小肠俞 78
28.膀胱俞 78
29.中膂俞 78
30.白环俞 78
31.上髎 78
32.次髎 78
33.中髎 78
34.下髎 78
35.会阳 79
36.承扶 79
37.殷门 79
38.浮郄 79
39.委阳 79
40.委中 79
41.附分 80
42.魄户 80
43.膏肓 80
44.神堂 80
45.譩譆 80
46.膈关 80
47.魂门 80
48.阳纲 81
49.意舍 81
50.胃仓 81
51.肓门 81
52.志室 81
53.胞肓 81
54.秩边 81
55.合阳 81
56.承筋 81
57.承山 82
58.飞扬 82
59.跗阳 82
60.昆仑 82
61.仆参 82
62.申脉 82
63.金门 83
64.京骨 83
65.束骨 83
66.足通谷 83
67.至阴 83
第十节 足太阴脾经 83
经脉循行 83
主要病候 84
主治概要 84
本经腧穴(21穴) 84
1.隐白 84
2.大都 84
3.太白 84
4.公孙 84
5.商丘 85
6.三阴交 85
7.漏谷 86
8.地机 86
9.阴陵泉 86
10.血海 86
11.箕门 86
12.冲门 86
13.府舍 87
14.腹结 87
15.大横 87
16.腹哀 87
17.食窦 87
18.天溪 87
19.胸乡 88
20.周荣 88
21.大包 88
第十一节 足厥阴肝经 88
经脉循行 88
主要病候 88
主治概要 88
本经腧穴(14穴) 88
1.大敦 89
2.行间 89
3.太冲 89
4.中封 90
5.蠡沟 90
6.中都 90
7.膝关 90
8.曲泉 90
9.阴包 91
10.足五里 91
11.阴廉 91
12.急脉 91
13.章门 91
14.期门 92
第十二节 足少阴肾经 92
经脉循行 92
主要病候 92
主治概要 92
本经腧穴(27穴) 92
1.涌泉 92
2.然谷 93
3.太溪 93
4.大钟 94
5.水泉 94
6.照海 94
7.复溜 94
8.交信 94
9.筑宾 94
10.阴谷 95
11.横骨 95
12.大赫 95
13.气穴 95
14.四满 95
15.中注 95
16.肓俞 95
17.商曲 96
18.石关 96
19.阴都 96
20.腹通谷 96
21.幽门 96
22.步廊 96
23.神封 96
24.灵墟 96
25.神藏 96
26.彧中 97
27.俞府 97
第十三节 督脉 97
经脉循行 97
主要病候 97
主治概要 97
本经腧穴(28穴) 97
1.长强 97
2.腰俞 98
3.腰阳关 98
4.命门 98
5.悬枢 98
6.脊中 98
7.中枢 99
8.筋缩 99
9.至阳 99
10.灵台 99
11.神道 99
12.身柱 100
13.陶道 100
14.大椎 100
15.哑门 100
16.风府 100
17.脑户 101
18.强间 101
19.后顶 101
20.百会 101
21.前顶 102
22.囟会 102
23.上星 102
24.神庭 102
25.素髎 102
26.水沟 102
27.兑端 103
28.龈交 103
第十四节 任脉 103
经脉循行 103
主要病候 103
主治概要 103
本经腧穴(24穴) 104
1.会阴 104
2.曲骨 104
3.中极 104
4.关元 105
5.石门 106
6.气海 106
7.阴交 106
8.神阙 106
9.水分 106
10.下脘 106
11.建里 107
12.中脘 107
13.上脘 107
14.巨阙 107
15.鸠尾 107
16.中庭 108
17.膻中 108
18.玉堂 108
19.紫宫 108
20.华盖 108
21.璇玑 108
22.天突 108
23.廉泉 109
24.承浆 109
第十五节 常用经外奇穴 110
一、头颈部穴 110
1.四神聪 110
2.印堂 110
3.鱼腰 110
4.太阳 110
5.牵正 110
6.夹承浆 111
7.耳尖 111
8.翳明 111
9.球后 111
10.金津玉液 111
11.安眠 112
二、背腰部穴 112
1.定喘 112
2.夹脊 112
3.腰眼 112
4.十七椎 113
5.腰奇 113
三、胸腹部穴 113
1.子宫 113
2.三角灸 113
四、上肢部穴 114
1.十宣 114
2.四缝 114
3.八邪 115
4.落枕穴 115
5.腰痛点 115
6.二白 115
五、下肢部穴 115
1.鹤顶 115
2.膝眼 115
3.百虫窝 116
4.胆囊穴 116
5.阑尾穴 116
6.八风 117
中篇 针法灸法 118
第四章 毫针刺法 118
第一节 针具及练针法 118
一、针具 118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118
(二)毫针的检查和保藏 119
二、练针法 120
(一)指力练习 120
(二)手法练习 120
(三)自身试针 120
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 121
一、选择针具 121
二、安排体位 121
三、消毒 123
(一)针具器械消毒 123
(二)医生手指消毒 123
(三)施术部位消毒 123
第三节 操作方法 123
一、进针法 123
(一)单手进针法 124
(二)双手进针法 124
(三)管针进针法 125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125
(一)针刺的角度 126
(二)针刺的方向 126
(三)针刺的深度 126
三、行针与得气 127
(一)行针 127
(二)得气 129
四、针刺补泻 130
(一)机能状态 131
(二)腧穴特性 131
(三)针刺手法 131
五、留针与出针 132
(一)留针 132
(二)出针 133
第四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33
一、晕针 133
二、滞针 134
三、弯针 134
四、断针 134
五、出血与血肿 135
六、外伤性气胸 135
第五节 针刺注意事项 135
第五章 灸法、拔罐法 137
第一节 灸法 137
一、灸用材料 137
二、灸法的作用 137
(一)温经散寒 137
(二)回阳固脱 138
(三)消瘀散结 138
(四)防病保健 138
三、灸法的种类及操作 138
(一)艾炷灸 139
(二)艾条灸 140
(三)温针灸 142
(四)温灸器灸 142
(五)其他灸法 142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143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143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143
(三)施灸的禁忌 143
(四)灸后的处理 143
第二节 拔罐法 143
一、罐的种类 144
(一)竹罐 144
(二)陶罐 144
(三)玻璃罐 144
二、吸附操作方法 144
(一)闪火法 144
(二)投火法 144
(三)贴棉法 145
(四)架火法 145
三、临床应用方法 145
(一)单罐 145
(二)多罐 145
(三)闪罐法 145
(四)走罐法 145
(五)留针拔罐法 146
(六)刺络拔罐法 146
四、拔罐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146
五、注意事项 146
第六章 三棱针、皮肤针、电针法、穴位注射法 148
第一节 三棱针法 148
一、操作方法 148
(一)持针式 148
(二)消毒 149
(三)针刺方法 149
二、适应范围 150
三、注意事项 150
第二节 皮肤针法 150
一、操作方法 151
(一)叩刺部位 151
(二)刺激强度与疗程 151
(三)操作 151
二、适应范围 151
三、注意事项 152
第三节 电针疗法 152
一、操作方法 152
(一)配穴处方 152
(二)电针方法 152
(三)电流的刺激强度 153
二、适应范围 153
三、注意事项 153
第四节 穴位注射疗法 154
一、操作方法 154
(一)针具 154
(二)穴位选择 154
(三)常用药物 154
(四)注射剂量 154
(五)操作及疗程 155
二、适应范围 155
三、注意事项 155
「附」埋线法简介 156
第七章 耳针、头针 158
第一节 耳针 158
一、耳郭表面解剖 159
二、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 159
(一)耳穴的分布 159
(二)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160
三、耳穴的临床应用 160
(一)耳穴的适应范围 160
(二)选穴原则 165
四、操作方法 165
(一)毫针刺法 165
(二)电针法 165
(三)埋针法 165
(四)压丸法 165
(五)穴位注射法 166
五、注意事项 166
第二节 头针 166
一、标准头穴线定位及主治 167
二、操作方法 168
三、适应范围 169
四、注意事项 169
下篇 针灸治疗 171
第八章 针灸治疗概述 171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171
一、疏通经络 171
二、扶正祛邪 171
三、调和阴阳 171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172
一、补虚泻实 172
二、清热温寒 172
三、治病求本 173
四、三因制宜 173
第三节 针灸处方 174
一、选穴原则 174
(一)按部位选穴 174
(二)辨证与对症选穴 174
二、配穴方法 174
(一)按经脉配穴法 175
(二)按部位配穴法 175
三、刺灸法的选择 175
(一)疗法的选择 175
(二)操作方法的选择 176
(三)治疗时机的选择 176
第四节 特定穴的应用 176
一、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176
二、原穴和络穴的应用 178
三、俞穴和募穴的应用 179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79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180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180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181
第九章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182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82
一、腰痛 182
二、痹证 183
三、癃闭 185
四、感冒 186
五、哮喘 188
六、胃痛 189
七、呕吐 191
八、腹痛 192
九、泄泻 193
十、头痛 195
十一、中风 197
十二、面瘫 200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202
一、痛经 202
二、闭经 204
三、崩漏 205
四、带下 207
五、胎位不正 208
六、阴挺 209
七、疳积 211
八、遗尿 212
九、急惊风 213
第三节 五官科病证 214
一、近视 214
二、麦粒肿 215
三、目赤肿痛 217
四、牙痛 218
五、耳鸣、耳聋 219
六、咽喉肿痛 221
第四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 222
一、落枕 222
二、痔疮 224
三、脱肛 225
四、乳痈 226
五、风疹 227
六、痄腮 228
第五节 急症 230
一、晕厥 230
二、心绞痛 231
三、胆绞痛 233
第六节 其他 234
一、肥胖症 234
二、美容 235
三、延缓衰老 236
四、戒烟综合征 237
五、戒毒综合征 237
附篇 参考资料 239
第一部分 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 239
一、头颈部 239
二、躯干部 240
三、上肢部 241
四、下肢部 242
第二部分 针灸经文节录 242
一、《灵枢·本输》 242
二、《灵枢·小针解》 244
三、《灵枢·官针》 245
第三部分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246
一、《玉龙歌》 246
二、《标幽赋》 248
三、《百症赋》 249
四、《肘后歌》 250
五、《金针赋》 251
六、《通玄指要赋》 253
七、《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254
八、《四总穴歌》 255
第四部分 针灸学近代研究进展 255
一、关于经络研究概况 255
(一)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255
(二)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257
(三)针刺作用传导途径的研究 258
二、关于腧穴研究概况 260
(一)腧穴的形态结构研究 260
(二)腧穴功能特异性的研究 261
(三)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261
(四)经穴与脏腑相关及腧穴在临床诊断上的研究 262
三、关于针灸作用及其原理的研究概况 263
(一)镇痛作用的研究 263
(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265
(三)针灸增强机体防御免疫的作用 267
参考文献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