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长城与北边经营 3
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 3
汉代河西长城与西北边地贸易 23
汉代北边的“关市” 34
两汉时期的北边军屯论议 47
论汉文帝三年太原之行 62
西汉时期匈奴南下的季节性进退 72
论西汉北边“亡人越塞”现象 83
附论1:《安世房中歌》“纷乱东北”、“盖定燕国”解 96
第二编 辽东发展与“海东”“真藩”征服 107
秦汉时期渤海航运与“海北”朝鲜交通 107
秦汉时期“浮海”移民与辽东民族构成 116
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及相关问题 122
秦汉时期朝鲜“亡人”问题 135
第三编“南夷”居地汉文化的扩张 153
汉代“亡人”、“流民”动向与“南边”的开发 153
岭南移民与汉文化的扩张 166
中原文献记录的越人礼俗 176
附论2:龙川秦城的军事交通地位 183
附论3:烝姓的源流 195
第四编“通西南夷”的成功 209
秦人“定蜀”及对周边地区的控制 209
荣经何君阁道石刻再发现的意义 214
海西幻人来路考 225
中江塔梁子崖墓壁画榜题大鸿芦拥兵平羌事考论 239
中江塔梁子崖墓石刻画像榜题“襄人”考 250
康巴草原通路的考古学调查与民族史探索 256
说“鲜水”:康巴草原民族交通考古札记 269
第五编 秦汉边地少数民族经济生活 281
匈奴经济生活 281
西南夷经济生活 292
西域民族经济生活 299
越人经济生活 303
羌人经济生活 309
东北诸族经济生活 312
第六编 汉地的胡越人 319
西汉长安的“胡巫” 319
两汉军队中的“胡骑” 332
两汉的“越巫” 348
汉王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 357
汉代的“商胡”、“贾胡”、“酒家胡” 370
汉地的“胡奴” 381
第七编 秦汉社会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391
“汉朝”的发生:国家观念的历史考察 391
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 406
“重译”理想与“重译”记录 421
汉代北边“亡人”的民族立场与文化表现 431
附录一 边疆史民族史丛谈 449
穆天子神话和早期中西交通 449
秦人与西北部族的文化交往 453
昆仑神话与西王母崇拜 456
南宫公主的婚事 459
“镔铁”和张骞西行的动机 467
张骞和苏武:汉代外交的双子星座 474
武威雷台铜马“紫燕骝”说商榷 479
流沙坠简 483
《长罗侯费用簿》应为《过长罗侯费用簿》 486
登高明望四海 489
刘秀的西部方略 491
附录二 边疆史民族史学术评论 497
评李天虹著《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 497
中古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力作——读罗丰著《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 500
《山戎文化探幽》序 505
早期草原丝路的文化地图——读纪宗安著《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 510
评李大龙著《汉唐藩属体制研究》 521
作者相关研究成果目录 525
后记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