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诗的拓展时期 1
第一节 建安黄初和正始 2
曹操与曹丕 6
一 建安体与黄初体 6
二 正始体 14
A 应璩何晏 15
B 竹林七贤 17
三 吴蜀的诗人和三国的谣辞 27
A 蜀诗人 28
B 吴诗人 29
C 谣辞 30
D 曹魏诗坛的总结 31
第二节 两晋的诗坛 33
一 两晋的太康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34
A 张陆潘左 35
B 张华傅玄 44
二 刘琨郭璞与陶潜(东晋) 47
三 魏晋的女诗人和谣辞 59
A 女诗人 59
B 谣辞 63
第三节 魏晋的乐歌 65
一 演奏的乐府 66
二 形式的乐府 82
第五章 诗的叠变与翻新 89
第一节 北朝诗系 91
一 北魏宗室的诗尚 91
A 孝文联句和诸宗室的篇章 93
B 北魏的新旧两诗派 95
二 北齐的邢魏及其他诗人 99
三 北周的诗人王褒庾信 107
第二节 南朝诗系 115
一 宋代的元嘉体 117
二 齐梁的永明体与宫体 136
A 萧梁父子 139
B 永明体 143
C 宫体诗 157
三 陈隋宫体之变本加厉和其起伏之状态 160
A 齐梁宫体的余势 162
B 陈后主与江总 166
C 宫体诗的繁演 174
a 杨素的复古 176
b 统一文学与反动 177
c 宫体诗的作家 178
第三节 南北朝及隋的乐府 192
一 郊庙歌辞 192
二 燕射歌辞 200
三 鼓吹曲辞 205
四 横吹曲辞 210
五 相和歌辞 215
六 清商曲辞 216
A 吴声歌曲 217
B 西曲歌 219
C 齐梁的共戏乐和杨叛儿 222
D 梁武帝的改制与创作——江南弄与襄阳踏铜蹄 223
E 陈后主的新声——玉树后庭花 225
F 隋炀帝的新声——泛龙舟和春江花月夜 226
七 舞曲歌辞 228
八 杂歌谣辞 231
A 南北歌谣的特质 231
B 总结——南北朝及隋 234
第六章 诗之隆替时期 237
一 唐诗兴盛的原因 237
二 四唐与三唐 240
第一节 唐的初期诗派 246
一 六朝的余势 246
A 李百药,长孙无忌,李义府,王绩,唐太宗,武则天 246
B 魏徵与十八学士 250
a 魏徵的仿古诗 251
b 何谓十八学士? 252
二 四杰的『当时体』 254
三 上官体与沈宋的诗律 262
A 唐律是怎样起的? 262
B 上官主孙的试卷诗 271
C 成就律诗的沈宋 273
四 所谓珠英学士与陈子昂 278
a 甚么叫珠英学士? 278
b 复古的陈子昂(附「吴中四士」) 283
第二节 盛唐诗业的郁茂 288
一 三个古董诗人——张说 苏颋 张九龄 289
a 燕许大手笔 289
b 张九龄 292
二 集大成的李白 杜甫 294
A 李白 杜甫的优劣 295
B 天才诗人李白 301
a 李白传 301
b 李白的诗 306
C 社会诗人杜甫 315
a 杜甫传 315
b 杜甫的诗 321
三 盛唐的北方诗人 331
A 所谓田园诗人? 332
B 岑参高适及其流辈 348
第三节 大历元和的诗人 363
一 矫古的诗人 365
二 后期的田园诗人 389
三 大历十才子的台阁体 399
A 才子们的台阁诗 400
B 才子体的例外 406
四 诗的白话化 410
第四节 晚唐诗的终了 440
小论 诗到晚唐所以终了的原因 440
一 浅近作家的诗风 444
二 香奁体的作者和格律诗人 450
A 香奁集与香奁体 450
B 格律诗人 452
三 温李与许郑 454
A 温庭筠与李商隐 454
B 许浑与郑谷 459
第五节 乐府歌与木兰诗 462
一 古诗与乐府 463
二 唐诗与乐府 468
三 木兰诗 476
木兰是否果有其人?和木兰诗的时代底决定。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