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边坡工程勘察 1
1.1 边坡勘察 1
1.1.1 边坡勘察工作大纲 1
1.1.2 勘察阶段划分 1
1.1.3 边坡调查测绘 3
1.1.4 边坡勘探 4
1.1.5 边坡试验 5
1.1.6 边坡稳定性评价 5
1.1.7 坡率法 8
1.1.8 边坡监测 9
1.1.9 边坡勘察报告 9
1.2 滑坡勘察 10
1.2.1 滑坡的分类 11
1.2.2 勘察大纲的编写 12
1.2.3 滑坡调查测绘 12
1.2.4 滑坡勘探 14
1.2.5 滑坡试验 16
1.2.6 滑坡监测 19
1.2.7 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 19
1.2.8 滑坡防治 20
1.2.9 滑坡勘察报告 20
1.3 危岩和崩塌勘察 21
1.3.1 危岩和崩塌勘察目的 21
1.3.2 危岩和崩塌调查测绘 21
1.3.3 危岩和崩塌勘探 22
1.3.4 危岩和崩塌试验 23
1.3.5 危岩和崩塌分类 23
1.3.6 危岩和崩塌防治 24
1.3.7 危岩和崩塌监测 25
1.3.8 危岩和崩塌勘察报告 25
1.4 泥石流勘察 26
1.4.1 泥石流勘察阶段划分及勘察目的 26
1.4.2 泥石流分类 26
1.4.3 泥石流调查测绘 29
1.4.4 泥石流勘探 31
1.4.5 泥石流试验 32
1.4.6 泥石流监测 32
1.4.7 泥石流防治 32
1.4.8 泥石流勘察报告 33
1.5 塌岸勘察 34
1.5.1 塌岸分类 35
1.5.2 塌岸调查测绘 35
1.5.3 塌岸勘探 36
1.5.4 塌岸试验 38
1.5.5 塌岸预测与评价 38
1.5.6 塌岸监测 39
1.5.7 塌岸勘察报告 39
1.6 边坡工程试验 39
1.6.1 结构面(滑面)的抗剪试验 40
1.6.2 现场大重度试验 53
1.6.3 原位渗透试验及水分析 54
1.6.4 岩体(石)变形试验 56
1.6.5 岩石强度试验 59
第2章 边坡工程的评价 64
2.1 瑞典圆弧法 64
2.1.1 基本假定 64
2.1.2 稳定性分析 65
2.2 Terzaghi法 66
2.3 Bishop法 67
2.3.1 基本假定 68
2.3.2 稳定性分析 68
2.4 Janbu法 70
2.4.1 基本假定 70
2.4.2 稳定性分析 71
2.4.3 Janbu法计算步骤 73
2.4.4 主要特点及适用条件 73
2.5 Sarma法 73
2.5.1 基本原理 73
2.5.2 稳定性分析 74
2.5.3 主要特点及适用条件 81
2.6 Morgenstern-Price法 81
2.6.1 力学分析 81
2.6.2 稳定性系数计算 83
2.6.3 主要特点及适用条件 84
2.7 Spencer法 84
2.7.1 力的平衡分析 84
2.7.2 解题步骤 85
2.8 平面直线型滑面的稳定性评价 86
2.8.1 平面破坏的一般条件 86
2.8.2 平面直线型滑面的稳定性分析计算 86
2.9 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 88
2.9.1 单一滑动面时滑坡的推力计算方法 88
2.9.2 滑动面为圆弧时 88
2.9.3 滑动面呈折线形时 89
2.10 楔形体滑动的稳定性评价 91
2.10.1 基本假定 91
2.10.2 稳定性分析计算 91
2.10.3 计算步骤 95
2.11 赤平极射投影评价边坡稳定性 99
2.11.1 滑动方向的分析 100
2.11.2 滑动可能性与稳定边坡角的初步判断 100
2.11.3 多组结构面条件下稳定边坡角的初步确定 107
2.12 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的灵敏度分析 108
2.12.1 单因素灵敏度分析 108
2.12.2 多因素灵敏度分析 109
2.12.3 正交试验用于边坡稳定性多因素灵敏度分析 109
2.13 地下空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评价 111
2.13.1 地下空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112
2.13.2 地下空区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原理 112
2.14 滑坡反分析法 115
2.14.1 两剖面联立反算 115
2.14.2 利用单一剖面反算 116
2.14.3 影响反分析法的因素 117
2.15 数值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17
2.15.1 有限元法 117
2.15.2 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 119
2.15.3 离散元法 120
2.16 边坡可靠性分析 121
2.16.1 边坡稳定分析 121
2.16.2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破坏概率 122
2.16.3 安全系数与破坏概率之间的关系 124
2.17 蠕滑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126
2.17.1 滑动面的蠕滑试验 127
2.17.2 滑动时间预测 128
2.17.3 蠕滑边坡评价 128
2.18 高速滑坡机制研究 129
2.18.1 剧动启程阶段——锁固段聚能效应 129
2.18.2 行程高速阶段 132
2.18.3 高速凌空飞越阶段——空气动力擎托持速机理 133
2.18.4 撞击弹落—冲击夯实阶段 133
2.19 崩塌评价 134
2.19.1 崩塌的失稳方式 134
2.19.2 潜在崩塌体的评价 135
2.20 塌岸评价与预测 140
2.20.1 塌岸的形成机制 140
2.20.2 塌岸的预测 146
2.21 泥石流评价 154
2.21.1 泥石流流量计算方法 155
2.21.2 流速计算 156
2.21.3 评价过程示例 157
第3章 边坡工程治理 158
3.1 概述 158
3.1.1 防治原则 158
3.1.2 防治方法 158
3.1.3 边坡防治工程设计应具备的工程地质资料 160
3.2 地表排水 160
3.2.1 环形截水沟 160
3.2.2 树枝状排水系统 161
3.3 地下排水 163
3.3.1 盲沟 163
3.3.2 盲洞 166
3.3.3 钻孔排水 167
3.4 抗滑挡墙 168
3.4.1 挡墙布置 171
3.4.2 设计计算步骤 172
3.5 卸载与压脚 172
3.5.1 原则 174
3.5.2 卸载和压脚的方法 174
3.6 锚杆和锚索 175
3.6.1 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原理 177
3.6.2 锚杆设计 178
3.6.3 五种可能的破坏情况 179
3.7 抗滑桩工程 179
3.7.1 抗滑桩的类型 180
3.7.2 抗滑桩设计荷载的确定 180
3.7.3 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181
3.7.4 抗滑桩设计 187
3.8 土钉墙的工程设计 188
3.8.1 原则 189
3.8.2 土钉墙施工 189
3.8.3 土钉墙结构设计 189
3.8.4 土钉墙稳定性分析 190
3.9 固结灌浆 190
3.9.1 固结灌浆施工 190
3.9.2 固结灌浆效果检验 191
3.10 其他方法 192
3.10.1 拦石网 192
3.10.2 焙烧法 193
3.10.3 钻孔爆破法 195
3.10.4 电渗排水法 195
3.10.5 植树造林 195
3.11 泥石流的防治 196
3.11.1 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 196
3.11.2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197
3.12 崩塌的防治 199
3.12.1 崩塌的工程治理程序 199
3.12.2 崩塌防治的基本方法 200
第4章 边坡工程监测 206
4.1 概述 206
4.1.1 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 206
4.1.2 边坡监测原则 207
4.1.3 边坡监测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07
4.1.4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2
4.2 边坡地表变形监测 212
4.2.1 大地测量法 213
4.2.2 GPS测量法 217
4.2.3 近景摄影测量法 226
4.2.4 地表沉降变形远程自动化监测 227
4.3 边坡内部变形监测 230
4.3.1 钻孔测斜仪 231
4.3.2 钻孔位移计 237
4.4 边坡应力监测 240
4.4.1 边坡内部应力测试 241
4.4.2 岩石边坡地应力监测 242
4.4.3 边坡锚固应力测试 242
4.5 边坡地下水监测 244
4.5.1 地下水位监测 244
4.5.2 孔隙水压力监测 244
4.6 监测方案设计 245
4.6.1 监测设计的原则 245
4.6.2 测点布点原则 246
4.6.3 边坡工程监测周期与频率 248
4.7 监测实施和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 248
4.7.1 监测工作的实施 248
4.7.2 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 249
第5章 边坡工程实例 253
5.1 边坡排水治理方案研究 253
5.1.1 工程概况 253
5.1.2 稳定性计算分析 253
5.1.3 边坡防护措施 256
5.1.4 结语 258
5.2 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259
5.2.1 工程概况 259
5.2.2 工程地质条件 259
5.2.3 坝区边坡有限元分析 260
5.2.4 边坡稳定性平面有限元分析 263
5.2.5 结论 264
5.3 草炭土路堤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研究 265
5.3.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65
5.3.2 评价方法及工程处理措施 266
5.3.3 实例 270
5.3.4 路堤极限填高统计结果 272
5.3.5 结论与建议 272
5.4 公路边坡锚索设计研究 272
5.4.1 研究路段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273
5.4.2 室内试验 274
5.4.3 K6+606~K6+646段边坡稳定性评价 274
5.4.4 K6+606~K6+646段滑坡治理方案 276
5.5 公路路线隧道与边坡方案的对比研究 278
5.5.1 工程地质条件 279
5.5.2 试验分析 281
5.5.3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82
5.5.4 路堑边坡应力及坡度分析 287
5.5.5 结论及建议 288
5.6 抗滑盲沟工程应用研究 289
5.6.1 01标段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289
5.6.2 01标段滑坡稳定性评价 290
5.6.3 01标段滑坡治理方案 292
5.6.4 结论及建议 296
5.7 抗滑桩在中里滑坡中的应用研究 297
5.7.1 工程概况 297
5.7.2 抗滑桩设计研究 297
5.7.3 抗滑桩的形变分析 304
5.7.4 工程治理效果 307
5.8 露天矿大型防渗帷幕墙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307
5.8.1 工程概况 308
5.8.2 工程地质条件 308
5.8.3 稳定性分析评价 311
5.8.4 结论及建议 314
5.9 南芬铁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315
5.9.1 工程概况 315
5.9.2 排土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5
5.9.3 室内试验 317
5.9.4 大东沟排土场滑坡稳定性分析 318
5.9.5 结论及建议 333
5.10 天然边坡的蠕滑分析方法 334
5.10.1 工程概况 334
5.10.2 工程地质条件 334
5.10.3 山体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335
5.10.4 月牙岭边坡物理力学性质 336
5.10.5 月牙岭边坡稳定性分析 336
5.10.6 影响稳定性因素的灵敏度分析 339
第6章 常用边坡分析程序 341
6.1 边坡稳定性计算Sarma法 341
6.1.1 程序功能及主要算法 341
6.1.2 程序使用说明 341
6.1.3 源程序 342
6.1.4 应用实例 347
6.2 数据文件转化程序 349
6.2.1 程序功能 349
6.2.2 程序使用说明 349
6.2.3 程序原文 349
6.3 边坡稳定性计算Janbu法 351
6.3.1 程序功能及主要算法 351
6.3.2 程序使用说明 352
6.3.3 程序原文 352
6.3.4 应用实例 355
6.4 边坡稳定性计算Bishop法 356
6.4.1 程序功能及主要算法 356
6.4.2 程序使用说明 357
6.4.3 程序原文 357
6.4.4 应用实例 359
6.5 滑坡推力计算程序 359
6.5.1 功能及算法 359
6.5.2 程序使用说明 360
6.5.3 程序原文 361
6.6 抗滑桩内力计算m法程序 372
6.6.1 功能及算法 372
6.6.2 程序使用说明 373
6.6.3 程序原文 373
6.7 抗滑桩内力计算K法程序 386
6.7.1 功能及算法 386
6.7.2 程序使用说明 386
6.7.3 程序原文 386
6.8 塌岸预测程序 398
6.8.1 功能及算法 398
6.8.2 程序使用说明 398
6.8.3 程序原文(略) 398
6.8.4 使用塌岸预测软件实例 398
参考文献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