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
三、主要概念的界说 12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五、研究重点及难点 16
六、理论与实践创新 17
第一章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22
(一)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23
(二)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 30
(三)党员主体地位的主要特征 35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思想 43
(一)民主建党的价值向度 44
(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46
(三)政党结构中党员角色的平等模式 50
(四)组织框架下发挥角色作用的独特思路 53
(五)发挥制度功能的基本理念 56
三、世界主要政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借鉴 64
(一)世界主要政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基础 65
(二)世界主要政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探索 69
(三)各国主要政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经验借鉴 75
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规律 85
(一)实现“执政合法性”的必然途径 85
(二)防止“寡头政治铁律”的必然选择 89
(三)发挥“政党功能”的必然方式 93
(四)适应“善治”理论的必然要求 98
第二章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实践基础 103
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历史轨迹描述与分析 10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 104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发展与挫折 108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恢复和发展 109
(四)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的着力推进 112
(五)十六大以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15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实践意义 120
(一)创新“党建理论”的根本标志 121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124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 129
(四)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理性思考 131
(五)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路径 133
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存在的实践问题 136
(一)理论研究滞后 138
(二)主体意识不强 141
(三)动力机制缺失 147
(四)制度供给不足 149
四、构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民主条件:“存量”与“增量” 152
(一)民主条件的学理分析 152
(二)当代中国民主条件的“存量”与“增量” 158
(三)当代中国“增量”民主条件对党员主体地位的促进 164
(四)“增量”民主条件视域下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总体特征 166
第三章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 170
一、自然人、社会人与政治人:意识激活机制的构建 170
(一)党员主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171
(二)主体意识是党员成为主体的前提 176
(三)构建意识激活机制引导党员政治参与 179
二、社会化、世俗化与实践化:素质提升机制的构建 186
(一)党员素质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 186
(二)素质因素是党员成为主体的基础 190
(三)构建素质提升机制促使党员成为政治人 195
三、多元化、多向度与多渠道:党员知情机制的构建 204
(一)民主制度有效运行需要信息公开 205
(二)享有知情权是党员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 210
(三)构建知情机制确保党内信息对称 214
四、主体决定而非精英选择:民主授权机制的构建 222
(一)民主选举是党员授权的基本途径 223
(二)民主选举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逻辑起点 226
(三)构建授权机制理顺党内权力运行关系 230
五、智慧聚集与协商共识:民主决策机制的构建 244
(一)民主决策是政党执政的重要条件 244
(二)决策权是党员成为主体的根本权利 247
(三)构建决策机制聚集全体党员智慧 250
六、权利轴心与权力制约:民主监督机制的构建 268
(一)公共权力运行必须受到监督 268
(二)监督权是党员成为主体的重要权利 271
(三)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构建监督机制 274
七、社会需求与人文回应: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构建 287
(一)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含义和本质 287
(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党员成为主体的重要条件 290
(三)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政治归属感 295
第四章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评价体系 302
一、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主要标准 302
(一)统一党员主体地位的理想与现实 303
(二)拓展党员主体地位的广度与深度 307
(三)兼顾党员主体地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10
(四)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 313
(五)统一党员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 316
二、党员成为主体的主要标准 319
(一)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的同步提高 320
(二)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高度统 322
(三)政治参与和制度构建的平衡协调 325
(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发展 329
(五)个体作用和组织功能的双重发挥 331
三、机制构建评价体系的确立及运行 334
(一)机制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335
(二)机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338
(三)评价主体及其方法的选择 341
结论 344
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