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病理学的内容 1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2
第一章 疾病概论 4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4
一、健康的概念 4
二、疾病的概念 4
第二节 病因学 5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5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6
第三节 发病学 7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8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8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9
一、潜伏期 9
二、前驱期 10
三、症状明显期 10
四、转归期 10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2
第一节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 12
一、萎缩 12
二、肥大 14
三、增生 14
四、化生 14
第二节 组织、细胞的损伤 15
一、变性 15
二、细胞死亡 18
第三节 组织的修复 21
一、再生 21
二、纤维性修复 24
三、创伤愈合 25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0
第一节 充血 30
一、动脉性充血 30
二、静脉性充血 31
第二节 出血 33
一、原因和类型 34
二、病理变化 34
三、对机体的影响 35
第三节 血栓形成 35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35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36
三、血栓的结局 38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38
第四节 栓塞 39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39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40
第五节 梗死 42
一、梗死的原因 42
二、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42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45
第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46
第一节 水、钠的正常代谢 46
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46
二、体液中的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 47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47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49
一、脱水 50
二、水中毒 52
三、水肿 54
第三节 正常钾代谢与钾代谢紊乱 58
一、正常钾代谢 59
二、低钾血症 60
三、高钾血症 62
第五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65
第一节 概述 65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65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66
三、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67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69
一、代谢性酸中毒 69
二、呼吸性酸中毒 71
三、代谢性碱中毒 72
四、呼吸性碱中毒 74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75
一、二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75
二、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75
第六章 缺氧 77
第一节 缺氧的类型与特点 78
一、低张性缺氧 78
二、血液性缺氧 78
三、循环性缺氧 79
四、组织性缺氧 80
第二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81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81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81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82
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82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82
第三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83
一、代谢耗氧率 83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83
第四节 吸氧疗法与氧中毒 83
一、吸氧疗法 83
二、氧中毒 84
第七章 发热 85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85
一、发热的原因 85
二、发热的发生机制 87
第二节 发热时机体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 89
一、代谢的变化 89
二、功能的变化 89
第三节 发热的防治原则 90
第八章 应激 91
第一节 概述 91
一、应激的概念 91
二、应激原的概念 91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 91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92
一、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 92
二、应激时细胞体液反应 94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95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96
一、应激性溃疡 96
二、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 97
第四节 应激性损伤的防治原则 97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8
第一节 原因和发病机制 99
一、组织损伤 99
二、血管内皮损伤 99
三、血细胞破坏和血小板被激活 99
四、促凝物质入血 100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01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101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101
三、血液的高凝状态 101
四、微循环障碍 101
第三节 DIC的分期和分型 101
一、分期 101
二、分型 102
第四节 DIC时机体功能与代谢的变化 102
一、出血 102
二、器官功能障碍 103
三、休克 103
四、贫血 104
第五节 DIC的防治原则 104
第十章 休克 105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05
一、按休克的病因分类 105
二、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分类 106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机制 106
一、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106
二、休克的分期和微循环变化 107
三、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111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与器官功能变化 113
一、细胞代谢障碍 113
二、细胞的损伤与凋亡 114
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14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16
第十一章 炎症 118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118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119
一、变质 119
二、渗出 119
三、增生 124
第三节 常见炎症介质 125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25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126
第四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127
一、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 127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128
第五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29
一、临床分类及病变特点 129
二、病理学分类及病理变化 130
第六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134
一、痊愈 134
二、迁延不愈 134
三、蔓延扩散 134
第十二章 肿瘤 136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136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136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组织结构 136
二、肿瘤的异型性 138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140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40
五、肿瘤的复发 144
六、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144
七、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44
第三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45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46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146
二、肿瘤的分类 147
第五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 148
一、上皮性肿瘤 148
二、间叶组织肿瘤 152
第六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158
一、肿瘤的病因学 158
二、肿瘤的发病学 160
第七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161
第八节 肿瘤的防治原则 162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63
第一节 风湿病 16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63
二、基本病理变化 164
三、风湿性心脏病 164
四、其他器官风湿病变 165
第二节 慢性心瓣膜病 166
一、二尖瓣狭窄 166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67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67
四、主动脉瓣狭窄 167
第三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67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68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68
第四节 心肌炎 169
一、病毒性心肌炎 169
二、细菌性心肌炎 169
第五节 高血压病 16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70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171
第六节 动脉粥样硬化 17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73
二、基本病理变化 174
三、冠状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176
四、脑动脉粥样硬化 178
五、肾动脉粥样硬化 178
第十四章 心力衰竭 179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179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 179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180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180
第二节 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反应 181
一、心脏代偿反应 181
二、心脏外代偿反应 182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82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182
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和顺应性降低 184
三、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185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186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186
二、呼吸功能的变化 187
三、其他器官功能变化 187
四、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88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188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 190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 190
一、慢性支气管炎 190
二、肺气肿 191
三、支气管哮喘 193
四、支气管扩张症 193
第二节 肺炎 194
一、细菌性肺炎 194
二、病毒性肺炎 197
三、支原体肺炎 198
第三节 肺硅沉着症 19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99
二、病理变化 199
三、硅肺的分期和病变特征 200
四、并发症 200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0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01
二、病理变化 201
三、病理与临床联系 201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202
一、鼻咽癌 202
二、肺癌 203
第十六章 呼吸衰竭 205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05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205
二、弥散障碍 206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207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208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208
二、呼吸系统变化 209
三、循环系统变化 209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209
五、肾功能变化 210
六、胃肠道变化 210
第三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210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211
第一节 胃肠疾病 211
一、胃炎 211
二、消化性溃疡 212
三、阑尾炎 215
第二节 肝、胆和胰腺疾病 215
一、病毒性肝炎 215
二、胆囊炎与胆石症 219
三、肝硬化 220
四、胰腺炎 223
第三节 消化系统肿瘤 224
一、食管癌 224
二、胃癌 225
三、大肠癌 226
四、原发性肝癌 228
第十八章 肝性脑病 230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 230
一、病因 230
二、分类 230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31
一、氨中毒学说 231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233
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233
四、γ-氨基丁酸学说 234
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诱因 235
第四节 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236
第十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237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3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38
二、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240
第二节 肾盂肾炎 24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46
二、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247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249
一、肾细胞癌 249
二、膀胱癌 250
第二十章 肾功能衰竭 252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52
一、病因与分类 252
二、发病机制 253
三、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 254
四、防治原则 255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55
一、病因 255
二、发病过程及其机制 256
三、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 257
第三节 尿毒症 25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58
二、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 259
三、防治原则 260
第二十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261
第一节 子宫疾病 261
一、慢性子宫颈炎 261
二、子宫颈癌 262
三、子宫内膜增殖症 264
第二节 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265
一、葡萄胎 265
二、侵袭性葡萄胎 266
三、绒毛膜上皮癌 266
第三节 卵巢肿瘤 267
一、卵巢囊腺瘤 267
二、畸胎瘤 267
第四节 乳腺癌 268
一、病因 268
二、病理变化 268
三、扩散与转移 270
第二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271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271
一、非毒性甲状腺肿 271
二、毒性甲状腺肿 272
第二节 糖尿病 27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73
二、病理变化 273
三、病理与临床联系 274
第二十三章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275
第一节 结核病 275
一、概述 275
二、肺结核病 278
三、肺外器官结核病 281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28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83
二、病理与临床联系 283
第三节 伤寒 28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85
二、病理与临床联系 285
三、结局和并发症 287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28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87
二、病理变化 288
三、病理与临床联系 288
四、结局和并发症 289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8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89
二、病理变化 290
三、病理与临床联系 290
四、结局和并发症 291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9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91
二、病理变化 291
三、病理与临床联系 292
四、结局和并发症 292
第七节 寄生虫病 292
一、阿米巴病 292
二、血吸虫病 294
三、丝虫病 297
第八节 性传播性疾病 298
一、淋病 298
二、尖锐湿疣 299
三、梅毒 300
四、艾滋病 301
第二十四章 多器官功能衰竭 303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经过 303
一、病因 303
二、发病经过 304
第二节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304
一、肺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 304
二、肾功能与代谢的变化 304
三、肝脏功能与代谢的变化 305
四、胃肠道的功能代谢变化 305
五、免疫系统的变化 305
六、新陈代谢的变化 305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306
一、免疫反应与炎症介质的作用 306
二、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细菌移位 307
三、微循环血液灌注障碍 307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 307
主要参考文献 309
附录一 病理学实习(实验)指导 310
病理学实习(实验)须知 310
尸体剖检和活体组织检查 312
实验一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314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16
实验三 炎症 318
实验四 肿瘤 319
实验五 心血管系统疾病 320
实验六 呼吸系统疾病 321
实验七 消化系统疾病 322
实验八 泌尿系统疾病 324
实验九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324
实验十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326
实验十一 高钾血症 327
实验十二 缺氧 329
实验十三 失血性休克 330
实验十四 急性右心衰竭 332
实验十五 急性肾功能衰竭 334
附件二 病理学授课计划(参考)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