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体质研究的作用 3
一、创新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3
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体系 4
三、丰富中医预防医学理论 5
四、促进与多学科的交融 6
五、实现与其他医学的对话 7
第二节 中医体质研究形成的科研范式 7
一、理论研究的三个要素 7
二、技术路线的三个要素 10
三、科研方法的三个要素 12
四、科学发现与创新的三个要素 13
第三节 理论体系的架构 15
一、基本概念 15
二、基本规律 16
三、基本原理 17
第二章 理论渊源 18
第一节 先秦至西汉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形成的源头 18
一、《内经》对体质形成的认识 18
二、《内经》体质分型思想 21
三、《内经》对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认识 22
四、《内经》对体质与治未病关系的认识 24
第二节 东汉时期——中医体质思想临床应用的开端 24
一、《伤寒杂病论》对体质现象的表述 25
二、《伤寒杂病论》对体质与发病的认识 25
三、《伤寒杂病论》对体质与疾病转归的认识 26
四、《伤寒杂病论》对体质与治疗的认识 27
第三节 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体质思想的进一步积累 27
一、对不同体质脉象的认识 27
二、对体质与病因、证候相关性的认识 28
三、对特殊人群(小儿、妇人、老人)体质的认识 28
四、对体质与养生关系的认识 30
五、对体质与方药用量关系的认识 31
第四节 金元时期——中医体质思想的不断丰富 31
一、刘完素的体质思想 31
二、张从正的体质思想 32
三、李杲的体质思想 32
四、朱震亨的体质思想 33
第五节 明清时期——中医体质思想的临床应用 34
一、张介宾在体质思想与应用方面的论述 34
二、叶桂对中医体质思想临床应用的贡献 35
三、其他医家关于体质思想的重要阐述 36
第三章 基本概念 38
第一节 体质与中医体质学 38
一、体质概念及其定义原则 38
二、体质相关概念的辨析 42
三、兼夹体质概念 44
四、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与内涵 45
第二节 九种体质概念系统 45
一、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命名依据 45
二、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特征表述的原则与方法 46
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内涵 46
第三节 体质辨识 52
一、体质辨识的概念 52
二、体质辨识的原则 53
三、体质辨识的内容 54
第四节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56
一、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概念 56
二、以“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带动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 57
三、辨体论治的意义 57
第五节 体质三级预防体系 64
一、一级预防 64
二、二级预防 67
三、三级预防 67
第六节 概念延伸 68
一、中医体质与模块思想 68
二、中医体质与转化医学 70
三、中医体质与4P医学 71
四、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 73
第四章 基本原理 75
第一节 四个基本原理 75
一、生命过程论 75
二、形神构成论 76
三、环境制约论 78
四、禀赋遗传论 79
第二节 三个关键科学问题 80
一、体质可分论 80
二、体病(证)相关论 81
三、体质可调论 82
第五章 基本规律 83
第一节 体质形成 83
一、先天因素 83
二、后天因素 88
第二节 体质生理 103
一、体质与形态结构 104
二、体质与年龄 104
三、体质与性别 110
四、体质与心理 112
五、体质与适应能力 114
六、体质的生理特点 117
第三节 体质与证候关系 120
一、体质与证候的区别 120
一、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125
第四节 体质与疾病关系 127
一、体质与发病 128
二、体质与病证的演变 134
第五节 体质与治疗 138
一、体质与治则 138
二、因人施治依据 141
三、辨体用方 144
四、调体宜忌 150
五、体质与治疗反应 152
中篇 体质分类的形成及其基础研究 155
第六章 体质分类的依据 157
第一节 中国历代医家对体质分类的认识 157
一、《内经》的体质分类 157
二、后世体质分类 163
三、历代体质分类方法对现代体质分类研究的启示 164
第二节 国外体质分类的研究 165
一、西方体质分类的研究 165
二、日本体质分类的研究 174
三、韩国体质分类的研究 179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质分类的研究 185
一、藏医学体质理论 185
二、维吾尔医学体质理论 187
三、蒙医学体质理论 188
四、傣医学体质理论 189
第四节 个体差异的四个特征群 190
一、形态结构 191
二、生理机能 191
三、心理特点 191
四、反应状态 192
第五节 体质分类的生物学依据 193
一、体质人类学依据 193
二、体质遗传学依据 194
第七章 体质分类研究的方法学体系 195
第一节 文献研究方法 195
一、古代文献研究的方法 195
二、现代文献的研究方法 197
第二节 分类研究方法 199
一、古代体质分类研究 199
二、现代体质分类研究 199
第三节 基础实验研究方法 200
一、生化检测方法 200
二、生物物理学方法 201
三、免疫遗传学方法 201
四、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 202
五、心理测量方法 203
六、生命质量测量方法 204
第四节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05
一、横断面研究 205
二、随机对照试验 206
三、病例报告 207
第五节 定性研究方法 208
一、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208
二、定性研究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209
第八章 标准化的研究与建立 211
第一节 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 211
一、量表编制的原则 211
二、体质类型的界定和亚量表的设定 212
三、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过程 212
四、中医体质量表的性能评价 215
五、中医体质量表日文版的开发 220
六、中医体质量表英文版的开发 220
第二节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建立 221
一、判定标准的建立 221
二、判定标准的使用方法 222
第三节 体质辨识技术研究 223
一、兼夹体质判定的雷达图 223
二、三维中医体质模型 224
三、中医体质判定计算机自修正系统 225
第九章 文献研究 227
第一节 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文献依据 227
一、平和体质(A型) 227
二、气虚体质(B型) 228
三、阳虚体质(C型) 229
四、阴虚体质(D型) 230
五、痰湿体质(E型) 230
六、湿热体质(F型) 231
七、血瘀体质(G型) 232
八、气郁体质(H型) 233
九、特禀体质(I型) 234
第二节 九种基本体质类型成因的文献研究 235
一、平和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35
二、气虚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35
三、阳虚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39
四、阴虚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44
五、痰湿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47
六、湿热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50
七、血瘀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53
八、气郁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56
九、特禀体质成因的文献研究 258
第三节 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研究 261
一、资料来源和方法 261
二、研究结果 262
三、研究讨论 267
第十章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270
第一节 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横断面研究 270
一、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270
二、体质心理特征研究 272
三、体质与生命质量研究 274
四、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76
第二节 调体干预的临床试验研究 278
一、轻健胶囊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痰湿体质疗效观察 278
二、过敏康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观察 282
三、中药威脑口服液干预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285
第三节 体质研究的病例报告 287
一、气虚体质调体医案 287
二、阳虚体质调体医案 287
三、阴虚体质调体医案 288
四、痰湿体质调体医案 289
五、湿热体质调体医案 290
六、血瘀体质调体医案 291
七、气郁体质调体医案 292
八、特禀体质调体医案 292
第十一章 体质分类的现代实验研究 294
第一节 生理生化研究 294
一、生物物理学研究 294
二、生物化学研究 298
第二节 免疫遗传学研究 300
一、研究背景 301
二、研究结论 301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研究 302
一、基因组学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302
二、代谢组学研究 320
第四节 动物实验研究 329
一、轻健胶囊的动物实验研究 329
二、过敏康抗过敏的实验研究 331
第十二章 临床应用 341
第一节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临床应用 341
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评价性研究 341
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 342
第二节 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45
一、气虚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46
二、阳虚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47
三、阴虚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48
四、痰湿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49
五、湿热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53
六、血瘀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55
七、气郁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56
八、特禀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58
第三节 不同病种与体质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61
一、不同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概述 361
二、呼吸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67
三、心脑血管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70
四、神经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74
五、消化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76
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77
七、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81
八、免疫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86
九、皮肤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388
十、其他疾病 389
第四节 辨体用方的临床应用 391
一、平和体质辨体用方 391
二、气虚体质辨体用方 392
三、阳虚体质辨体用方 392
四、阴虚体质辨体用方 393
五、痰湿体质辨体用方 393
六、湿热体质辨体用方 394
七、血瘀体质辨体用方 394
八、气郁体质辨体用方 394
九、特禀体质辨体用方 395
第五节 体质与亚健康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395
一、体质与亚健康概述 396
二、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397
三、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 399
第十三章 体质与公共卫生 400
第一节 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400
一、以体质辨识为主的中医特色体检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400
二、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401
三、应用前景与展望 404
第二节 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 405
一、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405
二、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406
第十四章 体质与养生康复 410
第一节 体质与养生 410
一、体质养生的基本观点 410
二、体质养生的意义 412
第二节 体质与营养 414
一、中医体质的研究与营养学的关系 414
二、体质营养学的现实意义 415
第三节 体质与康复 416
一、康复调体的目的 416
二、辨体康复的原则 416
三、辨体康复方法 418
第十五章 学术影响与展望 419
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术国内影响 419
一、总体应用情况 419
二、学术影响与评价 420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术国际影响 424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424
二、国际竞争 427
三、国际评价 427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展望 428
一、学术发展趋势 428
一、发展规划 430
附篇 433
Ⅰ 中医体质学术论文著作目录 435
一、国内期刊 435
二、国外期刊 443
三、会议论文 444
四、报刊论文 447
五、著作 447
Ⅱ 中医体质学科研课题一览表 449
Ⅲ 中医体质学科技奖励一览表 450
Ⅳ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452
Ⅴ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大事年表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