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的对象 1
二 研究的内容 3
三 研究的现状 4
(一)关于民族理论方面的研究 4
(二)关于民族关系的研究 4
(三)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4
(四)关于民族政策的研究 5
(五)关于民族法制建设的研究 5
(六)关于民族地区的宗教研究 5
(七)关于执政方略的研究 5
四 思路和方法 6
五 框架和重点 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确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前提 10
一 党确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历史依据 10
(一)历代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观 11
(二)历代王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方略 14
(三)历代王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方略的借鉴意义 21
二 党确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理论依据 24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24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0
三 党确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实践依据 41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解决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政策构想 41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对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政策的探索 42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4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艰苦探索 51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面临的形势 51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完全解放,敌对势力分裂活动猖獗,匪患严重 52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55
(三)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56
(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且发展严重不平衡 58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探索 61
(一)走和平解放的道路,顺利实现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执政 61
(二)坚持“两步走”的战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确立“慎重稳进”的方针 66
(三)制定国家大法,确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 69
(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政治上保证边疆少数民族的平等 72
(五)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77
(六)采取特殊政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94
(七)做好民族统战工作,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 98
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初步成果 102
(一)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干涉和民族分裂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第一要务 102
(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进步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基本目标 104
(三)“慎重稳进”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基本方针 105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基本方法 108
(五)依法执政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基本方式 109
(六)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1
(七)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组织基础 113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曲折发展 117
一 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形势认识和判断的失误 117
(一)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错误认识和判断 117
(二)对民族差别状况的错误认识和判断 119
(三)对国内民族关系的错误估计 121
二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出现的偏差 122
(一)认为民族矛盾已由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变 123
(二)提出处理民族问题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126
(三)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7
(四)否定民族问题上的“特殊论”、“落后论”、“条件论” 129
(五)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搞“政治边防” 132
三 执政方略的偏差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损害 135
(一)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业已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执政基础造成了损害 135
(二)影响边疆稳定、社会安定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136
(三)民族关系受到严重损害 137
(四)宗教工作受到严重冲击 138
(五)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139
四 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坚持正确执政方略的努力 140
(一)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初步调整的同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政策进行初步调整 140
(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工作进行初步调整 144
(三)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上层人士工作进行初步调整 146
(四)对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情况进行检查 148
(五)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坚持与努力 149
五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出现曲折和偏差的成因分析 154
(一)党的执政经验不足,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还处在探索阶段 154
(二)执政方略超越了执政环境和执政基础所能适应的客观条件,特别是执政方略之“矢”偏离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的” 156
(三)正确的执政方略在实践中被主观臆想所歪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有序性、规律性被打断 156
(四)在探索正确执政方略的过程中,未能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58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拨乱反正 159
一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拨乱反正 159
(一)恢复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指导思想 159
(二)纠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错误,平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冤假错案 165
(三)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重心的转移 168
二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172
(一)不断推进党的民族理论的与时俱进,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 172
(二)有序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创造良好的内外条件 175
(三)大力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夯实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物质基础 182
(四)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筑牢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政治前提 196
(五)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200
(六)切实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提供根本保证 204
(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提供制度保障 209
(八)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提供组织支撑 213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形成 214
一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基本内容 214
(一)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理论 215
(二)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222
(三)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机制 231
(四)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方式 236
二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主要特征 241
(一)地缘性特征 241
(二)民族性特征 243
(三)继承性特征 246
(四)差异性特征 248
三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谋略重点 251
(一)维护国家统一 251
(二)实现民族平等 254
(三)巩固民族团结 257
(四)保持边疆稳定 260
(五)加快边疆发展 263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面临的特殊问题 266
一 民族分裂主义问题 266
(一)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基本情况 266
(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破坏活动 274
(三)民族分裂主义的危害 275
二 宗教问题 277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277
(二)宗教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 279
三 毒品和艾滋病问题 285
(一)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趋势 285
(二)毒品和艾滋病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危害 289
四 少数民族特殊群体问题 292
(一)“直接过渡”民族 292
(二)人口较少民族 299
(三)跨境而居民族 303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谋划和实施的制约因素 309
一 地理环境因素 309
(一)自然条件恶劣 311
(二)生态环境恶化 312
(三)自然资源开发率低 315
二 经济因素 316
(一)生产力水平低下 318
(二)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 320
(三)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 321
(四)发展资金不足,经济增长乏力 322
(五)经济体制改革滞后,软环境过“硬” 323
三 政治因素 323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历史起点较低 324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关系复杂 325
(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建设基础薄弱 326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327
(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认同面临新问题 327
四 社会文化因素 328
(一)社会发育程度低 329
(二)人口素质差 330
(三)文化教育落后 331
(四)信息不畅 332
(五)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因素 333
(六)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336
五 执政主体因素 337
(一)执政机关的架构设计和功能设置不适应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需要 338
(二)执政人员的作风不适应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需要 342
(三)执政主体的执政能力不适应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需要 346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战略思考 351
一 科学把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 351
(一)辩证分析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问题 351
(二)系统把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的酝酿出台 356
二 正确实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 363
(一)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目标 363
(二)科学把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阶段 369
(三)正确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72
(四)警惕世界不和谐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374
三 不断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方略 376
(一)密切关注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 377
(二)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汲取经验教训 379
(三)广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381
(四)不断深化区情认识,推进执政方略与时俱进 383
参考书目 386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