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逻辑 清末司法独立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鼎楚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1816566
  • 页数:1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清末司法独立分为思想、制度与实效三个层面进行考察,论述在宪政背景下中国司法独立的思想启动以及文化认同与选择;认为权力角逐是司法独立制度落实到中国最真实的动力,在落实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法权一体”、“司法组织”和“司法受制”,必然会影响今后中国司法独立的趋向;最后考察司法独立在清末的实效,并在结论中认为一种“圆盾”倾向而非“刀把子”倾向的司法独立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

第1章 引论 1

一、问题与立场 1

二、回顾与反思 3

三、构想与求新 5

第2章 清末司法独立思想的端倪、动因及途径——至预备立宪前夕的考察 7

一、端倪:自西徂东的新观念 8

(一)端倪出现的三个阶段或时期 8

(二)演进过程中的特点 13

二、动因:自身需求与外来逼迫的共同作用 14

(一)社会经济变革的需求 15

(二)刑狱黑暗腐败的反省 16

(三)思想界国家意识的觉醒 19

(四)治外法权的催化 20

三、途径: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引入的蜕变 21

(一)传教士的“精神侵入” 22

(二)出洋官员的桥梁作用 23

(三)留学生们的言传身教 25

第3章 清末官方主流思想对司法独立的理解与选择——以预备立宪期间官员的言论为中心 28

一、一种直观的宪政逻辑:“制度崇拜”的司法独立 30

二、“清弊救亡”:宪政神话下的“司法专官”论 35

三、认同与选择:立宪主义“大权政治”下的一项措施 47

四、小结:未曾迈进国家主权的领域 58

第4章 清末司法独立制度构建中的两场“斗法”——试析当局人在权力重置中的阶层意识与角色扮演 62

一、新的观察点:从理论认知的确立过渡到制度中的权力分配 63

(一)突破宪政“三权理论”的分析框架 63

(二)历史解释中最真实的权力角逐 64

(三)从必要性到可行性的转向 66

二、削权与踞权:中央当权者与地方督抚的较量 68

(一)当家者的“诡计”:地方官制改革中的司法独立设置 68

(二)看家人的拖沓与要挟:督抚对司法独立制度的冷漠与反对 77

(三)“标新取宠”的另一派:袁世凯试办天津审判厅 86

三、司法领域内部的争权:法部与大理院的龃龉 94

(一)内讧的经过:以三部法规和三份奏折进行勾勒 94

(二)大权的“如来佛之掌”:部院的行政化倾向与清廷的“平衡术” 102

(三)在朝与在野的专家们:知识精英的意气与品性、论道与践行 106

四、问题以及趋势:当家人、看家人和专家们的影响 111

第5章 清末司法独立操作中的实情与实效——以权利保障为中心 115

一、旨趣与方案:清末司法独立实效解读 116

(一)可行性分析的深入:从制度文本转化为现实操作 116

(二)警觉目的论的泥潭:解释“大事件”与“历史描绘的精细化” 117

(三)一种真实的局限:定位清末司法独立实效考察的有效范围 118

二、“同情”与“移情”:考察抑制实效的困难 120

(一)匮乏的困窘:人、财与法律 120

(二)传统的窒碍:无奈的思维惯性 128

(三)外来的“绊脚石”:领事裁判权的侵害 131

三、“自评”与“他评”:案件处判的实情实效 134

(一)案件处判概况及其问题 134

(二)裁判者:权力运用与权威形成 138

(三)当事人:纠纷中的权利诉求与保障 143

四、“短板效应”:配套审判的相关运作 147

(一)司法独立中的人事:法官选任、惩戒与法政教育 148

(二)“护身符”与“利剑”:法官保护与行政裁判 156

(三)法律人与普通人的沟通:陪审与律师辩护制度 161

五、“圆盾”与“刀把子”:司法独立倾向于何? 167

结语 评判与拓展 171

一、事实与逻辑 171

二、三种评价:权力、权舆与权宜 173

三、转变:视角决定评判 175

四、问题的拓展 176

主要参考文献 178

后记:怀着感恩之心行在路上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