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轶峰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1363782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论述以下内容: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特征及其基本要素;中华文明演变经历的整体图景和共同文化、生存基础;中华文明共同体的组织方式和制度特点等。全书紧扣教学实践,突出了教学适应性,并且强调文章叙述的艺术性,晓畅易懂、风格平易而见解精到。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2

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进化 2

二、农业的发生 5

三、文明初曙时代的手工技艺 6

四、早期国家与夏王朝 8

五、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传说 12

第二讲 中华多民族文明的内聚和演进 16

一、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和精神特质 16

二、中华文明的内聚性 18

三、中华文明演进之大势(上) 20

四、中华文明演进之大势(中) 22

五、中华文明演进之大势(下) 23

第三讲 文字符号系统与书籍 27

一、汉字的起源和刻写方式 27

二、甲骨文和金文 29

三、秦汉以后的汉字书体及其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32

四、中华文明史上的其他文字 34

五、中国的书籍 35

第四讲 中华思想文化的古典绽放 40

一、商周文化环境之大概 40

二、孔子的古典政治哲学 42

三、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学说 45

四、墨家学说表达的平民价值体系 48

五、韩非子与法家学派 50

六、士阶层的兴起与百家争鸣 51

第五讲 秦汉帝制国家体系及其遗产 56

一、皇权政治 56

二、贵族和贵族政治 57

三、郡县制与官僚政治 59

四、法律形态与中华法系 61

五、学校、科举与士大夫 63

第六讲 经济与民生 71

一、土地所有制 71

二、赋税与财经 77

三、货币 82

四、城市与乡村 85

五、士农工商 91

第七讲 中华各民族的差异、互动与融合 96

一、先秦时代的古族 96

二、“华夷之辨”与万里长城 98

三、帝制时代的民族互动与融合 103

四、现代中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09

第八讲 家庭、宗族、国家和“天下” 113

一、祖先崇拜与孝悌价值观 113

二、家庭、宗族与宗法 117

三、群体认同、国家意识与“天下观” 120

四、世界知识与世界观 125

第九讲 两性关系与女性角色 131

一、从母系社会到父权社会 131

二、阴阳和合观念与两性定位 133

三、公共社会历史中的女性 136

四、社会生产中的女性 140

五、婚姻形态变迁与家庭中的女性 143

六、现代女性的角色定位与自我意识 147

第十讲 儒学的流变 151

一、“独尊儒术”与“经学”兴起 151

二、佛教对儒学的影响及唐代儒学的复兴 153

三、宋明理学与心学 155

四、清初学术反思及清代汉学与今文经学 158

五、儒学的现代命运 161

第十一讲 宗教与民间信仰 167

一、泛神崇拜与鬼神信仰 167

二、佛教 169

三、道教 172

四、巫术与萨满 175

五、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177

六、民间秘密宗教、堪舆、卦相 180

第十二讲 科学发明和创造 184

一、天文学与历法 184

二、算学 190

三、医药学 192

四、建筑及水利工程技术 196

五、四大发明 200

六、物理和化学 203

第十三讲 手工业技艺的独特成就 209

一、青铜文化与冶金工艺 209

二、丝绸与纺织 214

三、陶瓷 218

四、制茶 222

五、造船 225

第十四讲 文学艺术的形态、成就与特色 233

一、音乐 233

二、诗词、散文、赋 237

三、小说 243

四、戏曲创作与舞台艺术 247

五、绘画与雕刻 250

第十五讲 军事和军事学 256

一、夏至春秋时代战争之大要 256

二、孙子奠定的中华传统军事学 259

三、秦汉以后的杰出军事家 265

四、军事制度与军事技术 268

第十六讲 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275

一、中华史学的悠远传统 275

二、中华史学的特色 278

三、伟大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 282

四、中西史学的会通 285

第十七讲 帝制时代的中外交流与互动 291

一、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291

二、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293

三、唐、元时代开放的中国 295

四、封贡体系与大航海 299

五、明清时代的中欧文化交融与礼仪之争 303

六、清前期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变局 308

第十八讲 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 314

一、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经济变革与政体改建 314

二、民族解放与新国家 316

三、“新文化”的曲折之路 322

四、新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324

五、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明 326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