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镇宏,孔庆榕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0543105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省委统战部委托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完成的课题。基本内容是:站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对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战略意义,对统一战线工作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以及对“凝聚力工程”的概念涵义等进行分析,为统一战线有效地实施和推进这项巨大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新世纪统一战线的战略举措 1

一、“凝聚力工程”的涵义 1

二、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面临的新问题 3

三、实施“凝聚力工程”的重大意义 11

第二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 13

一、民族凝聚力的涵义 13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质 16

三、新世纪中华民族凝聚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

第三节 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28

一、两者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28

二、统一战线在凝聚全民族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目的实现的必要条件 35

第二章 凝聚力工程的领导核心 3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 38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38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1

三、凝聚力工程的根本是增强党在全民族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3

第二节 加强党对凝聚力工程的领导 45

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45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 48

三、高举两面旗帜 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51

第三节 加强党自身的凝聚力与凝聚力工程建设 55

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性 55

二、凝聚力工程与党的建设 59

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键在于增强党的凝聚力 61

第三章 中华文化与凝聚力工程 70

第一节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凝聚基因 70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特征 70

二、民族层面上和合与凝聚的相近性 73

三、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凝聚机制 74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辩证关系 78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 78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内在本质 79

三、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作用 81

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 86

第三节 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文化路径 88

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是统一战线的思想精髓 89

二、重新启动文化统一战线战略 91

三、以文化认同为基点 开拓统一战线新思路 92

第四章 政党关系与凝聚力工程 96

第一节 政党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96

一、政党关系的内涵 96

二、政党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 102

三、政党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 106

第二节 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 109

一、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互动的规律 109

二、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的正向互动 113

三、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的逆向互动 118

第三节 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 122

一、有利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经验 122

二、有碍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 126

三、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 130

第五章 民族关系与凝聚力工程 138

第一节 民族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38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138

二、民族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 142

三、民族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 146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 148

一、民族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48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152

三、制约当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 155

第三节 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159

一、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 159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165

三、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168

第六章 宗教关系与凝聚力工程 173

第一节 宗教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73

一、宗教关系的内涵 173

二、宗教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 175

三、宗教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 178

第二节 宗教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 182

一、宗教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82

二、党的宗教政策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184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凝聚力工程 186

第三节 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展 189

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89

二、促进宗教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94

三、促进爱教与爱国的统 197

第七章 阶层关系与凝聚力工程 203

第一节 阶层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3

一、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特点 203

二、阶层关系和新社会阶层的本质特征 208

三、阶层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作用 210

第二节 阶层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 213

一、社会阶层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213

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215

三、新社会阶层与社会关系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制约 219

第三节 促进阶层关系的和谐发展 222

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222

二、促进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健康成长 224

三、提升新社会阶层的素质 226

第八章 海内外同胞关系与凝聚力工程 230

第一节 海内外同胞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30

一、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内涵 230

二、海内外同胞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 233

三、海内外同胞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 235

第二节 海内外同胞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 236

一、海内外同胞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区别和联系 236

二、“文化认同”是凝聚海内外同胞的基本点 239

三、“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启示 242

四、在海内外同胞关系中实施凝聚力工程的现状分析 247

第三节 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 256

一、促进港澳的“人心回归” 256

二、推动两岸的“政治认同” 257

三、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推进海外华侨华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59

四、增强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有效性 260

第九章 凝聚力工程的完善与发展 263

第一节 强化凝聚力工程理论的认识 263

一、加强理论认识 263

二、深化理论研究 268

三、普及理论知识 274

第二节 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发展 277

一、强化领导管理 277

二、优化工程结构 281

三、掌握工作方略 285

第三节 提高凝聚力工程实施的质量 289

一、提高人员素质 290

二、健全辅助机制 293

三、创建凝聚途径 297

四、注重总结推广 300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