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学翻译中的热点问题 1
一、文学翻译的本质及特点 1
1.多重因素介入翻译 1
2.文学翻译中文学性的再现 4
二、翻译的理想与理想的翻译之辨 8
1.翻译的理想 9
2.理想的翻译 12
二、译者主体性问题 17
1.负面隐喻下的重负 18
2.译者主体性呈现 20
四、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22
1.译者的文化身份问题 22
2.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24
3.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动态关系 27
五、认识文化差异 30
1.英汉文化差异 30
2.文化空缺的几种表现 32
六、操控文学翻译的三个因素 36
1.诗学 37
2.意识形态 44
3.赞助者 45
七、芙洛托的女性主义翻译观 46
1.实验性女性主义写作及其翻译 46
2.翻译场中的女性主义 48
3.重振父权社会中“丢失”的妇女作品 50
4.进一步的更正措施 51
八、小说翻译中的风格重构 53
1.风格可译论 53
2.译者风格举证 55
九、伪翻译的居间性 60
1.伪翻译的概念的沿革 61
2.伪翻译存在的原因和用途 64
3.伪翻译的二重性 67
十、文学经典复译的必要性 69
1.多译本存在的必然性 69
2.文学经典复译的意义 71
十一、文学翻译不可逆归性 73
1.回译的类型及作用 73
2.回译对于文学翻译的意义 75
3.“People Hide Their Love”的“回译”实验 79
第二部分 中国部分古代文学经典的译介与个案分析 83
一、西方汉学家英译的《诗经》 83
1.从节译本到全译本 83
2.《诗经》翻译三难 88
二、英美国家唐诗的英译 94
1.唐诗在英国的译介 94
2.唐诗在美国的译介 95
3.唐诗英译之难 96
4.著名诗人诗作翻译赏析 100
三、韦利译白居易诗对英语诗歌的影响 111
1.韦利对白诗的偏爱 112
2.再现白诗的不同风格 114
3.韦译白诗在英语文学中的经典化 122
四、汉语“朦胧诗”的跨界呈现 125
1.英语中ambiguity的多义性 125
2.《锦瑟》代表的“朦胧” 127
3.名译传递的“朦胧” 128
五、庞德对汉诗意象的借用 134
1.意象派运动的领袖 134
2.《神州集》对汉诗的再创造 136
六、20世纪的宋词英译 142
1.词的独特的形式与情趣 142
2.标记性特点的翻译 144
3.《钗头凤》和《声声慢》的英译与赏析 149
七、英语世界三大名著的翻译略述 158
1.部分小说英译简介 158
2.《红楼梦》英译史略 161
3.《水浒传》英译史略 165
4.《三国演义》英译史略 167
八、《西游记》英译个案研究 169
1.韦利《猴》中的创造性翻译 170
2.“援耶入佛”的李提摩太译本 181
九、译者林语堂的《浮生六记》 200
1.林语堂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动 201
2.林语堂文化思想与《浮生六记》的主题互应 204
3.林语堂对译入语文化意象的借鉴 206
十、辜鸿铭对《论语》翻译的中西格义 208
1.辜鸿铭的西式教育与中国情怀 208
2.《论语》翻译的格义之法 210
3.借西方思想家之言引证儒家思想的普适性 214
附录一 现当代英译中国文学的英美汉学家 217
附录二 现当代英译中国文学的中国翻译家 244
附录三 现当代英译中国文学的海外华人 256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