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谈战争 2
慎战——兵者,国之大事 2
慎交——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5
军争的利与危——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9
途有所不由——途有所不由 13
半济而击之——令半济而击之,利 17
利导思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21
突然袭击——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24
协同配合——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 28
重在力与慑——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 31
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34
孙子谈将才 38
五德——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8
武德——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42
将帅之道——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之安危之主也 46
成为得力助手——将者,国之辅也 50
大胜无名——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55
君命有所不受——君命有所不受 59
将有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 63
目标很重要——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66
冷静平正——将国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70
制怒——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73
孙子谈治兵 80
制定法度——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80
激将法——杀敌者,怒也 83
重赏之下有勇夫——取敌之利者,货也 86
恩威并施——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89
以身作则——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93
爱兵如子——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96
有罪必罚——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若骄子,可用也 99
孙子谈谋略 104
兵行诡道——兵者,诡道也 104
学会伪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107
以利相诱——利而诱之 111
声东击西——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115
以弱示人——卑而骄之 118
不战而屈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21
借钱生财——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124
出奇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127
上兵伐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130
隐藏实力——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134
争取主动——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137
以迂为直——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142
兵不厌诈——兵以诈立,以利动 146
人性的弱点——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149
顺敌之意——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 152
先见之明——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156
谋事在人——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160
用间——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者,有生间 164
孙子谈攻防 170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170
主动退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173
速战速决——兵贵胜,不贵久 177
自我保护——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181
疾而有节——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184
围师必阙——围师必阙 186
穷寇勿迫——穷寇勿迫 190
提高警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 193
乘虚而入——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196
孙子谈制胜 200
扬长避短——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200
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 203
取长补短——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207
减少损失——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211
收放自如——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215
上下一心——上下同欲者胜 218
做好准备——以虞待不虞者胜 221
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4
先为不可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228
谨慎小心——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231
集中优势——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235
周密计划——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238
因地制宜——夫地利者,兵之助也 242
天时地利——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246
保护胜利成果——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248
孙子谈机变 254
造势——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254
因势利导——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257
发展创新——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260
机动灵活——悬权而动 263
兼顾利害——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267
能屈能伸——屈伸之利,人情之理 270
随机应变——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273
动静合宜——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人及拒 276
孙子谈虚实 282
避实击虚——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282
因敌取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85
攻心战——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289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293
以静待哗——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296
以佚待劳——以近待远,以佚待劳,此治力者也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