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区分价值分歧与学理之争 1
一、《讲话》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2
二、胡风与讲话派文艺思想的根本分歧 4
三、学理之争与价值之争混同的学术思路 8
四、本书的主要议题 10
第一章 人性与阶级性 13
第一节 “问题与主义”之争 14
一、论争概况 14
二、胡适的学理方法对毛泽东的积极影响 15
三、毛泽东与胡适的根本分歧 17
第二节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 18
一、论争背景 18
二、《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要点解读 19
三、阶级工具与宣传方式 24
四、大众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5
第三节 胡风的批评立场 27
一、对林语堂之“个性”或“性灵”的批评 27
二、《张天翼》论的人民性立场 31
三、钱谷融的“人学”呼应 33
第四节 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37
一、周扬的理论历程 37
二、从批判个性主义到回归“人”的中心 39
三、阶级观念的终结与人学的兴起 41
第二章 典型问题论争 44
第一节 胡风与周扬典型观的同中之异 45
一、论争过程与双方主要观点 45
二、双方观点的异同与分歧实质 47
三、典型范畴的历史内涵 48
四、文艺理论家与政治伦理家的分流 51
第二节 典型范畴的现代转换 54
一、典型与类型关系的再审视 54
二、再现与表现的动态关系 57
第三章 两个口号之争 61
第一节 焦点文献分析 62
一、论争的前因和背景 62
二、《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63
第二节 政治策略与启蒙立人思想的冲突 65
一、鲁迅的人学思想 65
二、胡风将启蒙和救亡统一起来 67
三、鲁迅阐释的历史矛盾 70
第三节 历史主义原则与人学批评尺度 72
一、立足人生和文艺的批评 72
二、胡风的批评理论与讲话派文论比较 75
三、历史观点与人学观点 76
第四节 文化人学视野的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 79
一、文化人学的价值思考 79
二、文化研究兼容多种价值立场 80
三、启蒙思想是文化研究的先导 82
第四章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86
第一节 民族形式论争的渊源与旨归 86
一、胡风对大众化运动的回顾与总结 86
二、瞿秋白强调民族形式的观点 88
第二节 胡风反对民族形式的实质 91
一、新文艺传统的定性 91
二、胡风的民族形式观念 94
三、雅俗之争与大众文学问题 95
四、主体的价值立场与思想倾向 98
第五章 主观战斗精神论之争 100
第一节 焦点文献分析之《论主观》 100
一、“主观”的决定性地位 101
二、个性、自由与“重客观”的矛盾 104
三、机械—教条主义 106
四、《论主观》的逻辑与学术思路 113
第二节 主观战斗精神论 116
一、厨川白村和鲁迅文艺观的影响 116
二、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 120
三、主观战斗精神论与《讲话》的对立 123
四、黑格尔哲学和胡风所反对的两种创作倾向 125
第三节“五把刀子”与“现实主义” 129
一、胡风只是反宗派主义吗? 129
二、作为文论体系名称的“现实主义” 132
三、思想解放时代的小结 136
第六章 形象思维问题论争 138
第一节 形象思维探源 139
一、俄苏语境中的“形象思维” 139
二、胡风形象思维论的实质 14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形象思维问题论争 145
一、第一次论争 145
二、新时期的形象思维问题论争 148
第三节 形象思维论的进一步清理 153
一、科学领域 153
二、意象 156
第七章 文学定义与边界之争 160
第一节 文学越界与扩容问题 161
一、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 161
二、文学边界与文艺学的边界 164
第二节 关于文学和文艺学的一般探讨 167
一、“文学”一词的多义性 167
二、“文学是人学”还是“文艺学是人学” 169
三、文学定义未动的“审美”边界 170
四、文学定义的历史争点:意识形态性 172
五、由语言文本探究文学定义的逻辑矛盾 174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文本 177
一、与权威定义的对照说明 178
二、核心词分析 179
第四节 边界淡化后的价值问题 183
结语 18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色 188
二、马列文论学科的历史贡献与发展困境 192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方向 199
主要参考文献 201
后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