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考论 修订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天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8156
  • 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封建”概念的辨析,对“封建”的滥用以及改变的设想.原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一种,出版后广受关注.是一本学术性很高的专业性图书。

题记 1

第一章 古义演绎 8

第一节 “封建”本义 8

一 释“封”·释“建”·释“封建” 8

二 西周封建 18

三 东周:封建解纽 29

四 秦汉以下:“郡县”与“封建”镶嵌并存,制度主流“非封建” 36

第二节 皇权时代(秦至清)的“封建论” 50

一 秦廷议“封建” 50

二 汉、晋“封建论” 53

三 唐代“封建论” 58

四 宋以后“封建论”的多元走向 61

五 “封建”有益思想学术创发论 71

第三节 《文献通考》及其续编的《封建考》 76

一 《文献通考·封建考》 77

二 诸续编的《封建考》 87

三 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狭义“封建”与广义“封建” 90

第二章 中外通约 94

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社会及其术语Feudalism厘定 94

一 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来龙去脉 94

二 Feudalism释义 102

三 布洛赫的《封建社会》 107

四 中国、西欧封建制比较:“宗法封建”与“契约封建” 110

第五节 日本的“封建论” 115

一 日本近代以前的封建观 115

二 明治初废封建:“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123

三 近代日本的“封建论” 127

四 近代日本“废封建”举措的民族文化根据 132

第六节 欧日封建制“酷似” 137

一 英国首任驻日公使欧卢柯库:日本是“东洋版Feudalism” 137

二 欧美学者的欧日封建社会异同研究 141

三 留学德国的福田德三在课堂上发出“会心之笑” 147

第七节 日本学界对“封建时代”的定位及历史分期说 151

一 以“籍土之制”、“封建之制”翻译Feudalism 151

二 “封建时代”定位与日本封建社会分期 157

三 “封建时代”定位与日本东洋史学界的中国历史分期 164

第八节 清末民初采用融通古义与西义的新名“封建” 169

一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的“封建”用例 170

二 梁启超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 173

三 严复:以“封建”翻译Feudalism 178

四 章太炎:前近代中国“去封建远”,日本“去封建近” 182

五 孙中山:“中国两千多年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 186

第三章 名实错位 191

第九节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泛封建”说 191

一 陈独秀“封建=前近代=落后”公式的提出 192

二 从日本、法国套用而来的观点 195

三 陈氏命题忽略了中西日历史的重大差异 200

四 “泛封建”说五四时期罕有同调,但对后世影响甚巨 204

五 泛化“封建”说模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真实内容 210

第十节 苏俄及共产国际以“半封建”指称现实中国 215

一 泛化封建观的“祖义” 216

二 “大革命”前后现实中国“半封建”说逐步流行 222

第十一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 229

一 “大革命”失败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229

二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导引出“中国社会史论战” 232

三 古典封建论(以陶希圣为代表) 234

四 泛化封建论(以郭沫若为代表) 237

五 不应被遗忘的论者:李季、胡秋原、李麦麦 240

第十二节 社会史论战“封建观”平议 251

一 重大进展:以“社会形态”学说诠释中国历史 251

二 “历史单线进化论”以西欧历史模型硬套中国历史,指鹿为马 255

三 忽视术语准确性:内涵、外延任意游走,名不副实 257

四 指称现实中国为“封建社会”的早期原因探略 262

第十三节 从毛泽东著作看泛化封建观的定型过程 264

一 泛化“封建”在毛泽东著作中较为晚出 265

二 一九二六年以后毛泽东著作出现泛化“封建”用例 267

三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的封建说 271

四 《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为泛化封建观提供理论框架 275

第四章 正本清源 283

第十四节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的封建社会论 283

一 泛化封建观并非源出卡·马克思 284

二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从未将中国的前近代称之“封建社会” 286

三 卡·马克思晚年对中古世界多途演变的思考 293

四 可以让渡的非贵族土地所有制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 298

五 君主专制、村社结构的东方中古社会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 302

六 尊重卡·马克思原论的中外学者针砭泛化封建观 309

第十五节 关注中国史自身特点的学者质疑泛化封建观 312

一 周谷城及其《中国社会之结构》 312

二 王亚南及其《封建制度论》 315

三 胡适及其《今日思想界的一大弊病》 319

四 瞿同祖及其《中国封建社会》 324

五 钱穆及其《国史大纲》 326

六 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 329

七 雷海宗及其《中外的春秋时代》 330

八 李剑农及其《中国经济史讲稿》 332

九 缪凤林及其《中国通史要略》 334

十 费孝通及其《皇权与绅权》 335

十一 梁漱溟及其《中国文化要义》 339

十二 齐思和、胡厚宣的思考 342

十三 小结 345

第五章 制名指实 347

第十六节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探略 347

一 中国历史分期说鸟瞰 347

二 中国学者关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尝试 353

三 周秦之际是古代中国社会形态的转折点 355

第十七节 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 358

一 名辩之学不可轻慢 358

二 试拟中国历史分期命名四标准 361

三 称秦以下两千年为“封建时代”有违命名理则 365

第十八节 当代学人批评泛化封建观 367

一 侯外庐、顾准、林志纯抨击“封建”误译 367

二 港台及海外华裔学者坚持“封建”古义与西义融通的理路 372

三 欧美日本学者的前近代中国“非封建”说 376

四 李慎之评议“封建”滥用,王元化重估五四“反封建”命题 382

第十九节 “皇权时代” 389

一 “宗法制”流变 389

二 “民得买卖”土地制度(地主制)的演绎 396

三 君主专制及其官僚政治趋于完备 403

四 “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皇权时代” 412

五 皇帝梦:皇权时代的一种社会心理 414

六 从士人效忠对象的变化,看封建时代与皇权时代的差异 420

七 中国历史分期试拟 423

结语 425

主要参考文献 432

第一版跋 439

第二版后记 441

修订版说明——兼议“封建”名实之辩的现代意义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