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概况与成土条件 1
一、地形轮廓和地貌概况 2
(一)剥蚀残丘 2
(二)黄泛沉积平原 3
(三)河湖相沉积低平地 3
二、母质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4
(一)近代河流冲积物 4
(二)河湖相沉积物 4
(三)湖相及近代河流冲积物的二元母质 5
(四)残积、坡积、洪积物 5
三、气候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5
(一)水分 5
(二)热量 7
1、光热、日照 7
2、气温、地温、无霜期 8
(三)风 10
四、河流与地下水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10
五、植被 12
六、农业生产概况 15
第二章:土壤分类和土壤分布 21
一、土壤分类 21
(一)土壤分类的依据 22
(二)土壤命名 25
(三)土壤分类系统 25
二、土壤分布 29
(一)剥蚀残丘地区的土壤分布 29
(二)黄泛平原的土壤分布 30
(三)南部低平湖地的土壤分布 31
第三章:土壤类型及性态特征 33
一、潮土 33
(一)黄潮土 34
1、两合土属 34
2、淤土属 45
3、黑底潮土土属 50
(二)盐化潮土 54
二、砂姜黑土 60
1、灰质砂姜黑土土属 62
2、灰质黑老土土属 66
三、褐土 69
(一)褐土性土亚类 70
1、耕种褐土性土 70
2、薄层淡石土(非耕作土壤) 72
3、薄层灰石土(非耕作土壤) 72
(二)潮褐土亚类 73
第四章:土壤肥力状况 75
一、土壤的化学性质 75
(一)土壤养分状况 76
(二)土壤养分含量分级 79
(三)土壤有机质 84
(四)土壤全氮 88
(五)土壤全磷与速效磷 91
(六)土壤速效钾 95
(七)土壤代换量 96
(八)土壤酸碱度和碳酸钙含量(石灰反应) 98
二、土壤的物理性质 99
(一)土壤质地 99
(二)土体构型 100
(三)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101
(四)土壤耕层和犁底层 102
三、土壤水分状况 103
(一)田间持水量 103
(二)土壤有效水 104
(三)土壤的透水性 104
(四)土壤毛管水特性 105
四、耕层养分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06
第五章:土壤改良利用意见 111
一、当前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一)土壤肥力瘠薄、养分含量低 111
(二)涝渍灾害 112
(三)干旱频繁 113
(四)盐渍 114
(五)土壤本身存在多种障碍因素 114
(六)土壤肥料方面智力水平低 114
二、土壤改良利用意见 115
(一)建立合理的碳、氮循环系统、培肥土壤 115
(二)搞好以排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除涝防旱建设稳产高产田 122
(三)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改良低产土壤 124
1、盐渍土的改良和利用 124
2、砂姜黑土的改良利用 129
(四)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135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136
2、因土施肥 137
3、因作物种类及其需肥规律施肥 138
4、注意施肥方法 139
第六章: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141
一、改良利用分区划分原则 141
二、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142
三、改良利用分区概述 142
(一)黄泛平原盐渍土综合改良培肥区 142
Ⅰ1、两合土高产培肥付区 142
Ⅱ2、漏体两合土改良培肥付区 144
Ⅲ3、淤土深耕培肥付区 144
Ⅳ4、漏体淤土深翻改良付区 145
Ⅴ5、盐渍土综合改良培肥付区 145
(二)湖洼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区 146
Ⅰ1、灰质黑老土治理培肥付区 147
Ⅱ2、灰质砂姜黑土综合治理付区 147
(三)剥蚀残丘育林区 147
第七章:认真搞好土壤普查成果应用 148
一、加强领导 148
二、运用土壤普查成果,搞好农业区划 148
三、建立专门机构、抓好土壤普查成果应用 149
四、进行试验课题设计,搞好科学试验 149
附件:永城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 150
附录:参加永城县土壤普查人员名单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