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水生病毒病症及水生病毒学技术 2
第一章 水生生物病毒病症状 2
1.1江豚疱疹样病毒病 3
1.2中华鳖病毒病 5
1.3沼泽绿牛蛙病毒病 8
1.4大鲵疑似病毒病 10
1.5中华鲟病毒病 11
1.6胭脂鱼病毒病 13
1.7长吻?病毒病 16
1.8斑点叉尾?病毒病 17
1.9鲤病毒病 19
1.10牙鲆病毒病 20
1.11草鱼病毒病 22
1.12鳜病毒病 25
1.13加州鲈病毒病 26
1.14黄鳝病毒病 27
1.15大菱鲆病毒病 29
1.16黄颡鱼疑似病毒病 32
1.17凡纳滨对虾病毒病 33
1.18近江牡蛎疑似病毒病 34
1.19浮丝藻病毒病 35
1.20鱼腥藻病毒病 40
1.21铜绿微囊藻病毒病 43
第二章 水生动物的细胞与组织培养 47
2.1内脏组织原代培养 48
2.2鱼类皮肤组织原代培养 53
2.3细胞传代培养 58
2.4新建细胞系核型分析 64
2.5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66
2.6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69
第三章 鱼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71
3.1细胞融合 72
3.2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75
3.3免疫印迹分析 77
3.4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术 79
3.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 80
3.6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观察 83
第四章 水生病毒的检测 86
4.1细胞化学检测 87
4.2组织化学检测 100
4.3细胞集落形成测验 105
4.4病毒侵染后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 108
4.5 RNA干扰调节病毒基因的表达及其荧光检测 114
4.6病毒基因产物与细胞器在宿主细胞中的共定位 116
4.7免疫扩散检验与酶联免疫检测 121
4.8流式细胞计量检测 123
4.9电泳图谱分析 124
4.10水生病毒蛋白质高级结构的预测 130
4.11水生病毒基因组组织结构 133
4.12水生病毒的基因功能解析 139
4.13含EGFP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其细胞病变空斑的识别 143
4.14噬藻体的检测 146
第二部分 水生哺乳动物病毒 156
第五章 江豚疱疹样病毒 156
第三部分 爬行动物病毒 172
第六章 中华鳖病毒 172
6.1超薄切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173
6.2负染电镜图 181
第四部分 两栖动物病毒 184
第七章 蛙虹彩病毒 184
7.1细胞病变 185
7.2病毒加工厂(病毒基质)形成 192
7.3病毒装配 200
7.4空衣壳及异常病毒颗粒 209
7.5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分布 220
7.6病毒释放 240
7.7免疫电子显微镜观察 246
7.8纯化的蛙虹彩病毒负染电镜图 250
第八章 大鲵病毒样颗粒 251
第五部分 鱼虾类动物病毒 256
第九章 中华鲟病毒样颗粒 256
第十章 胭脂鱼弹状病毒 261
10.1细胞感染 263
10.2包涵体 270
第十一章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与正粘样病毒颗粒 275
11.1淋巴囊肿病毒中国分离株 276
11.2牙鲆正粘样病毒 285
第十二章 牙鲆弹状病毒和双RNA病毒 286
12.1牙鲆弹状病毒 287
12.2牙鲆双RNA病毒 302
第十三章 草鱼呼肠孤病毒 316
13.1超薄切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317
13.2负染电镜图 332
第十四章 鳜球形病毒与鳜弹状病毒 334
14.1鳜球形病毒 335
14.2鳜弹状病毒 342
14.3负染电镜图 349
第十五章 加州鲈呼肠孤病毒 351
15.1超薄切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352
15.2负染电镜图 355
第十六章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358
第十七章 黄鳝球形病毒和弹状病毒 368
17.1黄鳝球形病毒 369
17.2黄鳝弹状病毒 371
第十八章 大菱鲆弹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 372
18.1大菱鲆弹状病毒 373
18.2大菱鲆呼肠孤病毒 390
第十九章 对虾杆状病毒 397
第六部分 淡水浮游病毒 404
第二十章 浮游病毒的多样性 404
20.1淡水环境中的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405
20.2长尾病毒科的噬藻(菌)体 411
20.3肌尾病毒科的噬藻(菌)体 413
20.4短尾病毒科的噬藻(菌)体 416
20.5球形病毒 417
20.6脂毛或丝杆状病毒样颗粒 418
第二十一章 东湖分离的浮丝藻病毒 424
21.1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425
21.2负染电镜图 437
第二十二章 鱼腥藻病毒样颗粒 441
22.1鱼腥藻球形病毒样颗粒 442
22.2鱼腥藻双生病毒样颗粒 452
第二十三章 铜绿微囊藻球形病毒样颗粒和有尾噬藻体 454
23.1铜绿微囊藻球形病毒样颗粒 455
23.2铜绿微囊藻有尾噬藻体超薄切片电镜图 458
23.3铜绿微囊藻有尾噬藻体负染电镜图 460
参考文献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