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卷一 建置 5
第一章 县置沿革 5
第一节 境域 5
第二节 领属 5
第二章 区划建制 7
第一节 里甲制 7
第二节 区乡村制 8
第三节 社队(管理区)制 12
第四节 乡(镇)村制 14
第三章 县城村镇 17
第一节 县城 17
第二节 乡镇 18
第三节 村庄 24
卷二 自然环境 33
第一章 地质 33
第一节 地层 33
第二节 构造 35
第三节 地质演变 37
第二章 地貌 38
第一节 山地 38
第二节 丘陵 39
第三节 平原 39
第三章 气候 40
第一节 日照 辐射 41
第二节 气温 42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44
第四节 风霜 45
第五节 物候 46
第四章 水文 50
第一节 地表水 50
第二节 地下水 51
第五章 土壤 56
第一节 棕壤 56
第二节 褐土 56
第三节 草甸土 58
第六章 资源 64
第一节 植物资源 64
第二节 动物资源 66
第三节 矿物资源 66
第七章 灾害 69
第一节 干旱 69
第二节 洪涝 70
第三节 其它灾害 72
卷三 人口 75
第一章 人口规模 75
第一节 总量变动 75
第二节 自然增减 78
第三节 迁徙流动 79
第四节 区域密度 8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82
第一节 性别构成 82
第二节 年龄构成 84
第三节 民族构成 86
第四节 文化构成 86
第五节 职业构成 89
第三章 人口组合 90
第一节 婚姻 90
第二节 家庭 94
第四章 人口素质 95
第一节 妇幼健康 95
第二节 儿童发育 96
第三节 残疾人口 97
第四节 人口寿命 97
第五章 人口姓氏 98
第一节 姓氏构成 98
第二节 姓氏分布 102
第六章 人口控制 106
第一节 计划生育 106
第二节 节育措施 107
卷四 经济综述 109
第一章 经济体制 109
第一节 私有制 109
第二节 公有制 110
第三节 体制改革 113
第二章 经济实绩 114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114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 115
第三节 社会商品零售额 116
第四节 财政收入 118
第五节 国民收入 119
第三章 经济结构 119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19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21
第四章 经济投入 124
第一节 工业投入 124
第二节 农业投入 125
第三节 交通邮电投入 126
第四节 商业投入 126
第五节 文教卫生投入 127
第六节 城市建设投入 127
第五章 经济生活 128
第一节 农民收入 128
第二节 职工收入 129
第三节 生活消费 132
第四节 居民储蓄 138
卷五 农业 139
第一章 生产体制 139
第一节 封建式小农经营 139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40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4
第二章 生产条件 145
第一节 耕地 145
第二节 劳力 149
第三节 农机具 151
第四节 农业区划 153
第三章 种植结构 157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5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61
第四章 农田耕作 164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64
第二节 田间管理 166
第五章 经营管理 169
第一节 计划劳动管理 169
第二节 财务管理 170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71
第四节 收益分配 172
卷六 林业 175
第一章 采种育苗 175
第一节 采种 175
第二节 育苗 175
第三节 树种引进 177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78
第一节 田园绿化 178
第二节 山川造林 180
第三章 经济林木 182
第一节 林木概况 182
第二节 水果 182
第三节 干果 185
第四章 林木管理 186
第一节 林权归属 186
第二节 防火护林 186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87
卷七 汾州核桃 189
第一章 概况 189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89
第二节 树源分布 189
第三节 类群品种 191
第四节 产量 194
第五节 生产基地 195
第二章 栽培管理 196
第一节 育苗嫁接 196
第二节 整形剪枝 197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99
第四节 霜冻预防 200
第五节 科研实验 200
第三章 加工销售 202
第一节 加工 202
第二节 销售 203
卷八 畜牧 205
第一章 牧草饲料 205
第一节 牧草 205
第二节 饲料 207
第二章 畜禽牧养 208
第一节 家畜 208
第二节 家禽 213
第三节 养殖专业户 213
第三章 疫病防治 215
第一节 兽医 215
第二节 畜禽病检防 215
卷九 水利 219
第一章 防洪排涝 219
第一节 疏河筑堰 219
第二节 泊洼改造 220
第三节 排水改碱 221
第二章 蓄水工程 223
第一节 水库兴废 223
第二节 重点水库 224
第三章 引水灌溉 227
第一节 文峪河灌区 227
第二节 峪道河灌区 230
第三节 向阳河灌区 231
第四节 虢义河灌区 231
第五节 永田渠 232
第四章 提水灌溉 233
第一节 井灌 233
第二节 机电灌站 236
第三节 喷灌 238
第五章 水土保持 240
第一节 综合治理 240
第二节 小流域治理 241
第六章 用水管理 24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2
第二节 灌溉管理 243
第三节 山区饮水管理 244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 248
卷十 工业 251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51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51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52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54
第二章 机械工业 255
第一节 通用机械 255
第二节 专用机械 257
第三节 农业机械 258
第三章 化工 建材 260
第一节 化工 260
第二节 建材 263
第四章 纺织 缝纫 265
第一节 纺织 265
第二节 缝纫 268
第五章 食品工业 270
第一节 酿造业 270
第二节 食品加工 272
第六章 其它工业 274
第一节 造纸 274
第二节 印刷 275
第三节 五金制品 276
第四节 木器加工 276
第五节 皮麻制品 277
第六节 油漆加工 277
第七章 企业选介 278
第一节 省地驻汾企业 278
第二节 县营国有企业 280
第三节 县营集体企业 283
卷十一 煤炭 电力 289
第一章 煤田 289
第一节 勘探 289
第二节 煤层 煤质 289
第二章 煤炭开采 293
第一节 开采方式 293
第二节 矿井兴建 293
第三节 煤矿 294
第四节 安全生产 299
第三章 加工 运销 299
第一节 加工 299
第二节 运销 300
第四章 发电 301
第一节 机械发电 301
第二节 火力发电 301
第三节 水力发电 302
第五章 输变电 303
第一节 变电 303
第二节 输电 303
第六章 用电 304
第一节 农村(业)用电 304
第二节 工业用电 305
第三节 城市生活用电 306
卷十二 汾酒 309
第一章 酒乡环境 309
第一节 自然地理 309
第二节 水源水质 309
第二章 汾酒源流 311
第一节 名酒溯源 311
第二节 义泉泳作坊 312
第三节 晋裕汾酒有限公司 312
第三章 杏花村汾酒厂 315
第一节 工厂建设 315
第二节 机构设置 317
第三节 企业管理 318
第四节 企业荣誉 319
第四章 生产经营 320
第一节 原料 320
第二节 设备 321
第三节 酿造 323
第四节 储运 325
第五节 销售 326
第五章 产品 质量 328
第一节 品种 产量 328
第二节 质量管理 331
第三节 商标注册 333
第四节 佳酿殊荣 335
第六章 汾酒文化 336
第一节 碑文 传说 336
第二节 名人萍踪 338
第三节 题诗留句 341
卷十三 乡镇企业 347
第一章 企业概述 347
第一节 乡镇(社)村(队)企业 348
第二节 联办企业 348
第三节 个体企业 349
第二章 行业构成 350
第一节 工业 350
第二节 建筑业 353
第三节 运输业 354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354
第三章 主要企业简况 355
卷十四 交通 邮电 367
第一章 交通设施 367
第一节 驿道 367
第二节 干线公路 367
第三节 县乡公路 368
第四节 乡村道路 370
第五节 桥涵 373
第六节 铁路 375
第二章 交通运输 376
第一节 货运 376
第二节 客运 378
第三节 运输企业 380
第三章 交通管理 382
第一节 公路养护 382
第二节 运输管理 384
第三节 交通监理 384
第四章 邮政 385
第一节 邮政设施 385
第二节 邮政业务 388
第五章 电信 390
第一节 电报 390
第二节 电话 392
卷十五 城乡建设 395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95
第一节 城垣 395
第二节 街道 395
第三节 给水排水 403
第四节 公共设施 405
第二章 村镇建设 407
第一节 村建概况 407
第二节 集镇建设 409
第三章 民居 411
第一节 民居概况 411
第二节 典型民居 415
第四章 建筑 421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21
第二节 工程设计 422
第三节 工程施工 423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428
第一节 房产管理 428
第二节 地产管理 429
第六章 环境保护 430
第一节 环境污染 430
第二节 污染治理 431
卷十六 商业 433
第一章 经济成份 433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33
第二节 集体商业 434
第三节 国营商业 437
第二章 经营网点 438
第一节 行商 438
第二节 座商 439
第三节 集市 441
第四节 专业公司 供销社 446
第三章 商品贸易 452
第一节 购进 452
第二节 销售 454
第三节 行业 456
第四章 饮食服务 462
第一节 饮食业 462
第二节 服务业 463
第五章 对外贸易 466
第一节 出口商品 466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69
第六章 境外汾商 470
第一节 旅俄汾商 470
第二节 京津汾商 471
第三节 外省汾商 471
卷十七 粮食 473
第一章 征收征购 473
第一节 征收 473
第二节 收购 475
第二章 销售 477
第一节 粮市 粮店 477
第二节 统销 478
第三章 储运加工 482
第一节 储藏 482
第二节 调运 484
第三节 粮油加工 485
卷十八 财税 487
第一章 财政 48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8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8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90
第二章 税务 494
第一节 税种 494
第二节 征管 498
第三章 管理监督 500
第一节 管理 500
第二节 监督 501
卷十九 金融 505
第一章 金融机构 505
第一节 铺号 505
第二节 银行 506
第三节 信用社 507
第二章 货币流通 508
第一节 市场货币 508
第二节 流通量 509
第三节 货币管理 509
第四节 金银收兑 511
第三章 存款 信贷 511
第一节 存款 储蓄 511
第二节 借贷 信贷 513
第四章 汇兑 结算 516
第一节 民间汇兑 516
第二节 银行结算 517
第五章 债券发行 518
第一节 公债 518
第二节 国库(债)券 518
第六章 社会保险 519
第一节 保险机构 519
第二节 保险业务 519
卷二十 经济管理 52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5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1
第二节 计划编制 521
第三节 计划执行 522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2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4
第二节 登记发证 525
第三节 集市贸易管理 526
第四节 商标注册 528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528
第三章 劳动管理 5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9
第二节 就业管理 529
第三节 工资管理 532
第四节 劳保福利 537
第四章 物价管理 5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9
第二节 物价变化 540
第三节 交换比价 544
第四节 物价检查 546
第五节 价格种类 546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54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49
第二节 度量衡演变 549
第三节 计量管理 550
第四节 标准管理 552
第五节 计量器具生产 552
第六章 土地管理 5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53
第二节 土地现状 553
第三节 地籍管理 555
第四节 土地监察 556
第五节 农田保护 557
第七章 统计 557
第一节 统计机构 557
第二节 统计调查 558
第三节 主要统计指标 559
卷二十一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561
第一章 组织建设 561
第一节 县委及县级党组织 561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 566
第三节 党员 569
第二章 思想建设 570
第一节 党员教育 570
第二节 党校 571
第三节 整党整风 572
第三章 统战 纪检 573
第一节 统一战线 573
第二节 纪律检查 575
第四章 代表大会 576
第一节 党员代表会议 576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577
第五章 重大活动 579
第一节 民主革命斗争记略 57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主要活动记略 583
卷二十二 政权 587
第一章 权力机构 587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87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588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纪要 592
第四节 公民选举 595
第二章 行政机构 596
第一节 县署 县府 596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府 597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598
第四节 基层政权 605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构 607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 607
第二节 政协工作要点 610
卷二十三 政务 613
第一章 民政 613
第一节 社会救济 613
第二节 社会福利 615
第三节 优待 抚恤 618
第四节 安置 就业 625
第五节 抗灾 救灾 628
第六节 婚姻登记 631
第七节 信访接待 632
第二章 人事 633
第一节 机构编制 633
第二节 干部管理 634
第三节 干部待遇 636
第三章 外事侨务 637
第一节 外事 637
第二节 侨务 638
第四章 史志档案 639
第一节 史志编纂 639
第二节 档案管理 641
卷二十四 政法 643
第一章 司法机关 643
第一节 公安机关 643
第二节 检察机关 645
第三节 审判机关 646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构 646
第二章 社会治安 647
第一节 户籍管理 647
第二节 消防 648
第三节 特行管理 649
第四节 专项斗争 650
第五节 治安保卫 652
第六节 监所管理 653
第七节 管制监督 654
第八节 案件综述 655
第三章 人民检察 656
第一节 刑事检察 656
第二节 经济检察 657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58
第四节 监所检察 658
第四章 案件审理 659
第一节 刑事审判 659
第二节 民事审判 660
第三节 经济审判 661
第四节 申诉处理 662
第五章 司法行政 662
第一节 法制宣传 662
第二节 民事调解 663
第三节 律师事务 664
第四节 公证业务 665
卷二十五 党派社团 667
第一章 党派 667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667
第二节 其它党派 669
第二章 社会团体 670
第一节 牺牲救国同盟会 670
第二节 工人团体 671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673
第四节 妇女团体 676
第五节 工商团体 677
第六节 文化科技团体 678
卷二十六 军事 681
第一章 兵要地志 681
第一节 关隘 高地 681
第二节 城池 堡寨 683
第三节 机场 地道 684
第二章 兵役 685
第一节 招募 抽丁 685
第二节 自愿 义务 686
第三章 驻军防务 687
第一节 清军 687
第二节 国民军 晋军 687
第三节 新军 八路军 689
第四节 人民解放军 691
第四章 地方武装 692
第一节 人民军事机关 692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 693
第三节 民国政府地方武装 695
第五章 民团 民兵 696
第一节 民团 696
第二节 民兵 697
第六章 兵事记略 698
卷二十七 教育 707
第一章 科举教育 707
第一节 蒙馆 707
第二节 书院 708
第三节 学宫 709
第二章 幼儿教育 710
第一节 幼稚园 710
第二节 幼儿园 710
第三节 学前班 713
第三章 普通教育 713
第一节 小学教育 713
第二节 典型小学 717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19
第四节 典型中学 722
第四章 职业教育 727
第一节 师范学校 727
第二节 农林职业学校 729
第三节 煤炭工业学校 730
第四节 其它职业学校 731
第五章 成人教育 732
第一节 农(市)民教育 732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734
第六章 教育管理 735
第一节 行政管理 735
第二节 管理制度 736
第三节 教师 736
第四节 教育研究 740
第五节 教育经费 742
卷二十八 科学技术 745
第一章 科学普及 745
第一节 科普宣传 745
第二节 科技推广 746
第二章 科技成果 750
第一节 科研项目 750
第二节 主要成果简介 756
第三章 科技信息 761
第一节 气象测报 761
第二节 疫情监测 762
第三节 地震测报 763
第四节 综合农业区划详查 764
第四章 科技队伍 765
第一节 科研机构 765
第二节 科技人员 767
第三节 科普网络 768
卷二十九 文化 769
第一章 文学创作 769
第一节 诗歌 小说 散文 769
第二节 传说 民谣 民歌 772
第三节 创作园地 776
第二章 表演说唱 778
第一节 秧歌 778
第二节 皮影戏(碗碗腔) 780
第三节 话(歌)剧 780
第四节 曲艺 781
第五节 民乐 782
第三章 晋剧 783
第一节 班社 剧团 783
第二节 戏台 剧场 785
第三节 艺人流布 786
第四章 美术 书法 摄影 787
第一节 美术 787
第二节 书法 789
第三节 摄影 789
第五章 新闻 广播 影视 790
第一节 新闻报道 790
第二节 有线广播 791
第三节 影视 793
第六章 群众文化 795
第一节 文化网络 795
第二节 文艺演出 796
第三节 社火 797
第七章 图书 799
第一节 图书发行 799
第二节 藏书阅览 800
卷三十 文物 801
第一章 古建筑 801
第一节 寺院庙宇 801
第二节 楼塔亭台 809
第二章 古遗址 812
第一节 文化遗址 812
第二节 军事遗址 813
第三节 建筑遗址 814
第三章 古墓葬 816
第一节 发掘墓葬 816
第二节 保护墓坊 819
第四章 遗物 820
第一节 化石 820
第二节 金石 820
第三节 纪念物 823
第四节 陶瓷 824
第五章 文物保护 825
第一节 文物管理机构 825
第二节 古建筑维修 826
第三节 古币收藏 826
第四节 发掘与研究 827
卷三十一 卫生 831
第一章 防疫 831
第一节 公共卫生 831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33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835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836
第二章 保健 837
第一节 妇幼保健 837
第二节 学生保健 838
第三章 医疗 839
第一节 医疗设施 839
第二节 典型医院 842
第三节 医疗队伍 845
第四节 医疗技术 846
第四章 医学研究 847
第一节 著述 论文 847
第二节 培训 进修 848
第五章 制药 849
第一节 中药制作 849
第二节 西药制作 850
卷三十二 体育 851
第一章 体育组织 851
第一节 体育运动委员会 851
第二节 体育协会 851
第二章 学校体育 852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852
第二节 业余少体校 855
第三章 群众体育 858
第一节 体育活动 858
第二节 民间武术 859
第三节 武术伤科 862
第四章 体育竞赛 863
第一节 赛事综述 863
第二节 体育设施 868
卷三十三 民情风俗 871
第一章 民性民情 871
第二章 风俗习惯 872
第一节 衣食住行 872
第二节 人生礼仪 876
第三节 岁时节日 880
第四节 交往礼节 882
第三章 名讳 称谓 882
第一节 名讳 882
第二节 称谓 883
第四章 禁忌 陋习 884
第一节 禁忌 884
第二节 陋习 885
第五章 美德良风 886
第一节 传统美德 886
第二节 当代新风 887
卷三十四 宗教 889
第一章 道教 889
第一节 道教传入 889
第二节 道教宫观 890
第三节 教派道徒 890
第四节 道教法事 891
第二章 佛教 892
第一节 佛教传人 892
第二节 佛教寺院 892
第三节 僧尼教派 893
第四节 教务佛事 894
第三章 天主教 895
第一节 天主教传人 895
第二节 神职人员 896
第三节 教务活动 897
第四节 教会事业 897
第四章 基督教 898
第一节 基督教传入 898
第二节 教堂教产 899
第三节 教士教徒 900
第四节 布道教务 900
第五节 教会事业 901
第六节 基督教安息日会 903
卷三十五 方言俗语 905
第一章 语音 905
第一节 声母和声母的比较 905
第二节 韵母和韵母的比较 908
第三节 声调和声调的比较 911
第四节 声母韵母配合表 912
第五节 儿韵母和儿化韵母 916
第二章 词汇 918
第一节 方言词语 918
第二节 文白异读 926
第三章 语法特点 931
第一节 特殊词缀 931
第二节 “的”的用法 934
第三节 重叠 935
第四节 补语 935
第四章 俗语 937
第一节 惯用语 937
第二节 谚语 938
第三节 歇后语 940
第四节 谣谚 941
卷三十六 人物 947
第一章 人物传 947
第二章 人物表 995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1025
大事记 1061
大事记(前594—1990年) 1061
附录 1089
一 旧志序跋 1089
二 文献辑存 1100
三 碑碣文字 1119
四 新志编修 1131
修志始末 1143
跋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