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编 建置 72
第一章 地域概况 72
第二章 建置沿革 74
第三章 行政区划 76
第一节 清朝 76
第二节 俄日占领时期 76
第三节 旅顺解放后 80
第四章 地名演变 85
附1.水师营变迁 88
附2.旅顺南北城 89
第五章 街道镇(乡) 场 90
第二编 自然环境 97
第一章 地质 97
第一节 地层 97
第二节 岩石 102
第三节 地质构造 102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 106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07
第二章 地貌 108
第一节 地貌发展简史 108
第二节 地貌特征 109
第三节 地貌类型 109
第四节 流水地貌 113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113
第一节 土壤种类 113
第二节 土壤物理性状 114
第三节 土壤化学性状 116
第四节 土壤分级 118
第五节 植被区系与演变 119
第六节 覆被分区与覆被率 119
第四章 海域 120
第一节 海域空间 120
第二节 海底地貌 121
第三节 海湾 121
第四节 岛礁 122
第五节 滩涂 浅海海底 124
第六节 潮汐 126
第七节 水温 水文 126
第五章 气候 127
第一节 气候类型特征 127
第二节 气温 128
第三节 地温和冻土 133
第四节 霜期 135
第五节 降水 137
第六节 风 141
第七节 光热 144
第六章 植物 147
第一节 特点 147
第二节 分布 148
第三节 资源 149
第七章 动物 151
第一节 兽类 152
第二节 鸟类 152
第三节 鱼类 153
第四节 贝类 154
第五节 蛇及其它爬行类 154
第六节 昆虫 154
第七节 其它 155
第八章 矿产 155
第一节 非金属矿 156
第二节 金属矿 158
第九章 自然保护区 162
第一节 蛇岛 162
第二节 老铁山鸟站 165
第十章 自然灾害 169
第一节 干旱 170
第二节 水灾 风灾 大浪 暴潮 170
第三节 冰雹 寒潮 流冰 172
第四节 虫灾 173
第三编 人口 174
第一章 人口变动 174
第一节 早期人口 174
第二节 殖民统治时期人口 174
第三节 旅顺解放后人口 177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81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81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82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85
第四节 行业 职业构成 186
第五节 民族构成 189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89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189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90
第三节 政策措施 192
第四节 宣传指导 192
第四章 姓氏 193
第一节 早期姓氏 193
第二节 姓氏更易及现有姓氏 193
第五章 民族 194
第一节 民族演变 194
第二节 民族政策 195
第六章 婚姻与家庭 196
第一节 婚姻 196
第二节 家庭 197
第四编 农业 199
第一章 管理机构 19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99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99
第二章 土地归属及生产关系变革 200
第一节 官有 国有土地 200
第二节 私有土地 201
第三节 农民集体所有制 203
第四节 土地联产承包制 207
附:全民所有制农林牧企业 208
第三章 生产条件 211
第一节 土地与劳动力资源 211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214
第三节 农机具 216
第四节 肥料 219
第四章 农村经济结构 220
第一节 农业区域 220
第二节 生产结构 223
第三节 收益分配 226
第五章 粮棉油生产 228
第一节 作物构成 228
第二节 耕作方式 231
第三节 作物品种 232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34
第六章 蔬菜 23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35
第二节 蔬菜品种 236
第三节 生产技术 243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44
第七章 果树 24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45
第二节 树种与品种 247
第三节 修剪技术 250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50
第八章 林业 252
第一节 林木资源 252
第二节 林场苗圃 254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55
第四节 林木保护 256
第九章 饲养业 25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58
第二节 畜禽种类品种 259
第三节 蚕 蜂饲养 261
第四节 饲料 262
第五节 疫病防治 263
第十章 渔业 264
第一节 资源 264
第二节 海洋捕捞 266
第三节 水产养殖 271
第四节 渔业基地建设 273
第五节 资源保护与安全生产 276
第六节 水产供销 278
第五编 工业 281
第一章 综述 281
第二章 机电工业 292
第一节 机械 292
第二节 电器 295
第三章 建筑材料工业 303
第一节 砖瓦 白灰 303
第二节 水泥及制品 304
第三节 平板玻璃 305
第四节 砂石 涂料 305
第四章 食品加工工业 308
第一节 糕点 糖果 309
第二节 酿酒 味食品 310
第三节 冷饮 罐头 311
第四节 豆制品 肉食品 311
第五节 粮油加工 312
第五章 化学工业 315
第一节 化工 315
第二节 化肥 316
第三节 医药 317
第四节 塑料制品 橡胶加工 317
第六章 轻工业 320
第一节 服装 鞋帽 320
第二节 纺织 324
第三节 造纸 印刷 327
第四节 原木加工及木制品 328
第五节 其他 329
第七章 冶金工业 331
第一节 铸造 锻造 331
第二节 冶炼 331
第三节 轧钢 332
第八章 盐业 334
第一节 盐业开拓 335
第二节 盐场建设 336
第三节 生产技术 337
第四节 产品及销售 337
第五节 经营管理 338
附:市属以上工业企业选介 339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346
第一章 公路 346
第一节 公路建设 346
第二节 公路运输 349
第二章 铁路 354
第三章 海运 355
第四章 交通管理 3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7
第二节 公路管理 357
第三节 航政管理 359
第四节 运输管理 359
第五节 安全监理 360
第五章 邮政电信 3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61
第二节 邮政 362
第三节 电信 367
第七编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371
第一章 城区房屋 371
第一节 公用建筑 371
第二节 居民住宅 371
第三节 建筑结构 372
第四节 房产管理 373
第二章 城区公共设施 376
第一节 道路 376
第二节 桥涵 377
第三节 排水 378
第四节 环境卫生 378
第五节 园林绿化 379
第三章 集镇 村屯建设 382
第一节 集镇建设 382
第二节 村屯建设 383
第四章 建筑管理 384
第一节 建筑用地管理 384
第二节 建筑施工管理 385
第三节 建筑队伍 386
第五章 供水 供电 387
第一节 供水 387
第二节 供电 389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92
第一节 环境污染源 392
第二节 污染治理 393
第八编 商贸业 396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96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96
第二节 国营商业 398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399
第四节 集体商业 400
第二章 商业机构 4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1
第二节 经营机构 401
第三章 商品购销 405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405
第二节 地方工业产品收购 409
第三节 废旧物资收购 410
第四节 商品输入 411
第五节 商品销售 413
第四章 集市 417
第一节 集市设置 417
第二节 集市贸易 418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419
第五章 饮食服务 420
第一节 饮食业 420
第二节 旅店业 422
第三节 理发业 423
第四节 浴池业 424
第五节 照相业 425
第六节 洗染业 425
第七节 刻字修表业 426
第六章 粮食 油料 4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8
第二节 经营机构 429
第三节 粮油购进 430
第四节 粮油销售 431
第五节 粮油储运 435
第七章 物资管理 435
第一节 经营机构 435
第二节 物资购进 436
第三节 物资供应 437
第八章 对外贸易 439
第一节 外贸机构 439
第二节 出口贸易 439
第三节 对外经济 440
第九编 经济管理 441
第一章 计划 441
第一节 机构 441
第二节 体制 441
第三节 计划编制 442
第四节 组织实施 443
第二章 统计 44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446
第二节 专业统计 447
第三节 专项调查 448
第四节 资料应用 450
第五节 统计基础与质量检查 452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453
第一节 机构 453
第二节 集市管理 454
第三节 企业登记 454
第四节 商标注册 457
第五节 经济合同 458
第六节 经济检查 458
第四章 物价 459
第一节 机构 45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460
第三节 物价监督 461
第四节 价格及指数 461
第五章 标准计量 4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6
第二节 计量单位 466
第三节 计量管理 469
第四节 器具修造 471
第五节 标准化管理 471
第六节 质量监督 472
第六章 审计 473
第一节 机构 473
第二节 审计监督 473
第十编 财税金融 475
第一章 财政 475
第一节 财政机构 475
第二节 财政体制 475
第三节 财政收入 476
第四节 财政支出 478
第五节 财政管理 480
第二章 税务 481
第一节 税制与税种 481
第二节 税源与税额 484
第三节 税额减免 487
第四节 海关 489
第三章 金融 489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89
第二节 钱庄 492
第三节 币制 493
第四节 货币管理 494
第五节 结算管理 495
第六节 城乡储蓄 496
第七节 信贷 498
第八节 金银收购 502
第九节 保险 503
第十节 公债 504
第十一编 党派群团 50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旅顺地方组织 50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旅顺的早期活动 506
第二节 中共旅顺市(区)委员会 508
第三节 中共旅顺市(区)委组织机构 510
第四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 511
第五节 基层组织 515
第六节 党员发展 516
第七节 党员教育 519
第八节 整党整风 520
第九节 纪律检查 521
第十节 统战工作 52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外围组织 522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旅顺市(区)党部 522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旅顺分团 523
第三节 其他外围组织 523
第三章 群众团体 524
第一节 旅顺市民众联合会 524
第二节 旅顺市(区)总工会 524
第三节 旅顺市农民联合会 525
第四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顺市(区)委员会 525
第五节 旅顺市(区)妇女联合会 526
第六节 中苏友好协会旅顺市支会 527
第七节 旅顺市(区)工商业联合会 527
第八节 旅顺市(区)科学技术协会 528
第九节 其他群众团体 528
第十二编 政权 529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529
第一节 市(区)人民代表大会 529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32
第三节 基层选举 533
第二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535
第一节 旅顺市(区)政府 535
第二节 政府工作机构 538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42
第四节 干部状况 544
第三章 人民政协 545
第一节 政协机构 545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 54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46
附:重要法令、条例辑录 547
第十三编 政法 563
第一章 公安 56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63
第二节 安全保卫 565
第三节 治安管理 566
第四节 户口管理 569
第五节 交通管理 570
第六节 监所管理 571
附:旅顺日俄监狱 571
第七节 消防工作 572
第二章 检察 5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73
第二节 检察工作 574
第三章 法院 5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77
第二节 审判工作 578
第三节 申诉复查 579
第四节 人民陪审 57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79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80
第三节 民事调解 580
第四节 公证与法律服务 580
第十四编 民政 劳动 人民生活 581
第一章 民政 581
第一节 战时支前 581
第二节 优抚 582
第三节 烈士褒扬 583
第四节 安置 584
第五节 社会救济 585
第六节 社会福利 588
第七节 婚姻登记管理 589
第八节 殡葬管理 590
第二章 劳动 5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91
第二节 劳动就业 592
第三节 工资与福利奖金 595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 599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下乡 601
第三章 人民生活 602
第一节 城市人民生活 602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603
第十五编 军事 605
第一章 驻军及入侵外军 605
第一节 清代驻军 605
第二节 俄国侵略军 610
第三节 日本侵略军 611
第四节 苏联红军 612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613
第二章 军事设施与装备 613
第一节 明 清防务与装备 613
第二节 俄 日侵略军军事设施 617
第三章 兵役 618
第一节 八旗兵制 618
第二节 募兵制 619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619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620
第五节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623
第六节 预备役兵役制 623
第四章 民兵 62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24
第二节 组织演变 626
第三节 民兵训练 627
第五章 人民防空 62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28
第二节 指挥系统 628
第三节 防空工程 629
第六章 兵事 630
第一节 明 清(后金)争夺旅顺口 630
第二节 甲午战争旅顺保卫战 633
附:万忠墓轶事 640
第三节 日俄战争在旅顺 643
第十六编 文化 体育 651
第一章 机构 651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651
第二节 文物管理机构 653
第三节 新闻刊物出版发行机构 653
第四节 广播电视管理机构 654
第五节 档案管理机构 654
第六节 体育管理机构 654
第二章 设施 655
第一节 文化设施 655
第二节 广播电视设施 656
第三节 体育设施 657
第三章 群众文化 658
第一节 文艺演出 658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659
第三节 曲艺 660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660
第五节 民间文学 661
附:民间传说 661
第四章 戏剧 电影 665
第一节 戏剧演出 665
第二节 影片发行 667
第三节 电影放映 667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史志 668
第一节 图书发行 668
第二节 图书馆网 669
第三节 档案管理 670
第四节 档案利用 670
第五节 档案业务指导 670
第六节 史志工作 671
第六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672
第一节 报刊 672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672
第七章 文物 674
第一节 古遗址 墓葬 674
第二节 古城址 碑刻 675
附:碑文 677
第三节 近现代文物 遗址 681
第四节 陈列 研究与保护 682
第八章 风景名胜 685
第一节 海水浴场 685
第二节 海岛风光 685
第三节 园林碑塔 686
第九章 体育 687
第一节 群众体育 687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89
第三节 业余体育 691
附: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简介 693
第十章 文艺荟萃 694
第十七编 教育 697
第一章 行政管理 69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97
第二节 学校管理 697
第三节 教育经费 699
第二章 私塾 702
第三章 幼儿教育 70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03
第二节 教学工作 704
第三节 课程与设备 705
第四章 小学教育 706
第一节 沿革 706
第二节 学制 711
第三节 课程设置 712
第四节 教学工作 713
附: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小学 714
第五章 中学教育 715
第一节 沿革 715
第二节 学制 718
第三节 课程设置 719
第四节 教学工作 720
附:大连市旅顺中学 722
第六章 高等教育 724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的大专学校 724
第二节 解放后的大专学校 725
第七章 专业 职业教育 726
第一节 军工学校 726
第二节 技工学校 726
第三节 职业学校 727
第四节 体育学校 729
第五节 师范学校 730
第六节 教师进修学校 731
第八章 成人教育 731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31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33
第三节 军队教育 734
第四节 干部教育 734
第九章 勤工俭学 735
第十章 教师 737
第一节 教师状况 737
第二节 师资培训 738
第三节 教师待遇 739
第四节 教师地位 740
第十八编 卫生 742
第一章 卫生机构 742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42
第二节 专业机构 743
第三节 医疗机构 743
第二章 医疗 751
第一节 医疗队伍 751
第二节 医术 754
第三节 医药 756
第四节 医疗设施 758
第五节 医疗制度 760
第三章 预防 761
第一节 防疫 761
第二节 疫病防治 763
第三节 卫生监测 764
第四节 劳动卫生 766
第五节 妇幼保健 767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768
第十九编 科学技术 772
第一章 机构 7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72
第二节 科研推广机构 772
第三节 科技团体 773
第二章 科技队伍 774
第一节 专业队伍 774
第二节 工农技术队伍 775
第三章 科技普及与科技情报 777
第一节 科技普及 777
第二节 科技情报 778
第四章 科技成果 778
第一节 科技成果研制 778
第二节 科技成果推广 782
第五章 气象 地震 能源 784
第一节 气象测报 784
第二节 地震测报 784
第三节 沼气 785
第四节 太阳灶 786
第二十编 民俗 787
第一章 生活习俗 787
第一节 饮食居住 787
第二节 服饰用具 789
第三节 时令节日 790
第四节 祝祭风情 792
第五节 婚丧礼仪 793
第六节 积弊陋习 794
第二章 社会新风 796
第一节 舍己救人 796
第二节 关心集体 797
第三节 助人为乐 798
第四节 遇难相助 799
第五节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799
第六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800
第三章 方言土语 803
第一节 语音 803
第二节 方言土语简释 804
第三节 谚语 805
第四节 民谣 807
第五节 歇后语 808
第六节 称谓 809
第四章 宗教 810
第一节 佛教道教 810
附:反动会道门 812
第二节 基督教 812
第五章 社会组织 813
第一节 秘密结社 813
第二节 社会团体 814
第六章 轶事 掌故 815
陈家洞 815
乔有年拜师 815
乾隆金牌调高勋 816
蛇岛传说 816
第二十一编 人物 817
第一章 传记 817
金伯阳 817
王立功 819
董振厚 822
第二章 传略 824
袁保龄 824
徐邦道 825
刘含芳 826
乔有年 826
心一和尚 827
周文富、周文贵 827
谢在勤 829
刘立富 830
张继周 831
金纯泰 831
刘清宇 832
林升亭 833
梁子川 834
丛春梅 835
贾恩高 836
张国周 836
袁军 836
孙成勇 837
赵成满 838
于清文 839
方化 839
罗振玉 841
张本政 841
韩冈祥 842
王子衡 843
王秉铎 843
关永德 844
第三章 人物录 844
穆超 844
孙华喜 845
张有萱 845
郭洁 846
董云波 846
姜世发 846
田桂英 847
刘清平 848
董惠兰 849
孙效祖 849
宋卓敏 849
丛者余 850
徐世满 850
孙云山 851
赵慧华 851
吕行义 852
王朋森 852
张广一 853
韩伟 853
王军 853
王家曾 854
凌霄 854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854
第五章 省级以上英模名录 861
第二十二编 十年建设(1986~1995) 880
第一章 前五年概况 880
第一节 党的建设 880
第二节 政权建设 882
第三节 教科文卫体事业 883
第四节 经济建设 890
第五节 经济管理 897
第六节 人民生活 900
附:驻旅顺口地区省、市及军工主要企业概况 901
第二章 后五年概况 902
第一节 1991年 902
第二节 1992年 907
第三节 1993年 912
第四节 1994年 918
第五节 1995年 923
附:驻旅顺口地区省、市及军工主要企业概况 928
第三章 改革开放新事 929
旅顺经济开发区 929
开发旅游业 932
大连韩伟企业集团 936
水师营小城镇建设 938
重修“万忠墓” 940
20个排头村 941
镇(乡)综合经济实力20强企业 949
出现一批电话村 951
第二十三编 局部对外开放 952
第一章 实现对外开放的历程 952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952
第二节 真抓实干争取对外开放 953
第三节 抓住机遇推进对外开放 954
第四节 军地协作实现对外开放 956
第二章 实施四大战略 957
第一节 以港兴区 957
第二节 外向牵动 959
第三节 旅游经济 960
第四节 科教兴区 962
第三章 城乡建设 965
第一节 “五个一”工程 965
第二节 城区改造 967
第三节 村镇开发 969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 970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 970
第二节 人民生活 972
修志始末 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