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意义 1
第一节 研究区域与实践意义 1
第二节 学术价值与目标 3
第三节 制度结构优化 5
第四节 创新性 9
一、关于互动发展观的思维 9
二、关于生态制度优化的理论观点 10
三、首次关于生态捆绑制度的建议 10
四、首次提出生态义务的对策建议 10
五、关于陕甘宁老区及相关典型区互动发展模式的探索 10
第二章 基于历史经验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失调机理分析 12
第一节 陕甘宁老区气候暖干化趋势 12
一、气温变化 13
二、降水变化 17
三、干燥指数 19
四、小结 20
第二节 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问题背景及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21
一、生态问题 21
二、经济问题 28
三、社会问题 38
第三节 历史时期陕甘宁老区生态与经济开发经验 46
一、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开发历史演进 46
二、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进展——以高西沟为例 52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以大寨为例 57
四、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的经验总结 64
第四节 近20年来陕甘宁老区脱贫效果评价与经验分析 67
一、黄土高原脱贫效果评价 67
二、高西沟脱贫效果综合评价 69
三、主要经验总结 71
第三章 基于国际经验的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分析 7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经验借鉴 74
一、美国 74
二、德国 76
三、加拿大 78
四、日本 79
五、澳大利亚 80
第二节 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经验借鉴 81
一、巴西 81
二、印度 82
三、南非 83
四、东南亚 84
第四章 基于人口因素的生态环境脆弱变化动力学机制分析 85
第一节 人口增加过程与压力程度分析 85
一、人口发展与生态环境 85
二、我国人口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征 87
三、人口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大 93
第二节 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变化相关性评价 98
一、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8
二、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评价体系初探 101
三、陕西省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104
第三节 生态环境脆弱变化动力学机制分析 113
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的一般问题 113
二、基于人口因素的人口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研究 118
三、榆林市人口增加过程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压力分析 121
四、人口变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影响分析 126
五、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综合评价 131
第四节 农村人口空壳现象的生态与经济效应分析 136
一、农村人口空壳现象 136
二、研究区概况 138
三、农村人口空壳的主要影响 143
四、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及建议 146
五、结论 151
第五章 生态与经济互动共赢关系分析 153
第一节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靖边县生态与经济关系分析 154
一、靖边县生态与经济系统分析 154
二、生态与经济系统概况 156
三、生态与经济系统要素间的关系 160
四、生态与经济系统组成结构 160
五、靖边县生态与经济系统结构分析 161
六、生态与经济系统因果关系 164
七、SD(System Dynamics,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与应用 166
第二节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大寨生态与经济关系分析 188
一、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188
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189
三、模型的应用 191
四、模型的分析 192
第三节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水平评价 193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模型框架的建立 193
二、指标权重的确立 194
三、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评价 202
第四节 陕北风沙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度评价 211
一、互动度 211
二、互动类型 214
三、陕北风沙区互动度测算 215
第六章 生态与经济互动制度建设与发展模式 219
第一节 生态认证 219
一、国内外生态认证发展现状 220
二、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24
三、生态认证概念 225
四、生态认证指标确定 226
五、生态认证地区的划分 234
六、其他规定 236
第二节 生态捆绑 238
一、生态捆绑 241
二、生态捆绑发展模式设计 243
三、结论 248
第三节 特色产业脱贫模式分析 249
一、甘肃靖远县沿河农区“水体生态农(渔)业”模式 249
二、陇东黄土高原区庆阳市特色产业选择 250
三、米脂高西沟新集体经济模式 254
四、甘肃陇西可持续发展模式 256
第四节 区域综合发展模式选择 259
一、大寨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 259
二、高西沟区域综合发展模式选择 266
第七章 生态义务与典型区生态脱贫对策分析 275
第一节 生态义务 275
一、关于生态义务 275
二、生态义务与生态文明 277
三、实行生态义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81
四、履行生态义务的可能途径 282
五、《生态义务法》建议大纲 283
第二节 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285
一、生态环境对策 285
二、经济发展对策 290
三、社会发展对策 292
四、循环经济对策 294
第三节 靖边县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295
一、合理规划 295
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的环境意识 296
三、因地制宜,搞好生态与经济建设工作 296
四、传统农牧业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期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96
五、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297
六、品种优良化、市场化 297
第八章 研究总结 298
第一节 主要观点 298
第二节 项目其他研究成果 300
附录 302